草稿箱里,藏着你的欲言又止

有两种阶段你必须度过:

难过的事情找不到人倾诉;

开心的事情找不到人分享。

你还会分享心情吗?

当我某天看到一个好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在微博里发了一段很丧的话:

“我怎么越来越没有勇气,没有勇气去喜欢一个人,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不敢在别人面前表露情绪,我终究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个人。”

当我编辑了一长段话发送评论时,却显示“此微博已被作者删除。”

如今,大多数人的朋友圈、微博都是发自己的精致生活,或是画了美美的妆和朋友去逛街,或是约好兄弟吃一顿大餐,或是旅行时拍的风景照。

总之,都是“汇报近况”式的更新动态,图片要凑够九宫格,文案要显得很快乐……

那么,悲伤时候的情绪被隐藏在哪里了?

偶尔听到一首歌,或看到某个句子,有所触动,想要在社交平台上感慨一番,反复斟酌字句后打出一段话,在发送时却还是犹豫了。

最终,选择把自己的心事保存在草稿箱。

我们在担心什么呢?

选择保存草稿,只是怕负面情感传递出去,怕这样显得很幼稚,怕别人看到说自己故作矫情……

所以宁愿把自己所有的情绪都埋藏在深夜里,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

“草稿箱”的形式还有很多,日记、手帐、便签……这些都是记录给自己看的,那些没法说出口的秘密只能分享给自己。

《暗恋橘生淮南》中洛枳的日记本写满了青春时的少女情怀,胆怯而小心翼翼的暗恋是她一个人的秘密。

“学生时期的大多数的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吧,他穿着白衬衫闪闪发光在我们最青涩纯真的年华里,光芒万丈。老是会注意到他,看他微笑、读书、打篮球,在你的眼里他总是发着光。

于是,你默默地藏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脸红心跳生涩地在他面前大笑,刻意地走动,或是沉默不语。都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但是你的自卑、怯懦、对他的喜欢在互相撕扯。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出口,这才是大多数的我们。故事就是故事,我们得是我们。”

《想见你》中陈韵如的日记本里写到:

我在遗憾的青春中渐渐凋零

我在失落的荒原中学会了哭泣

我在扮演我自己的过程中丢弃了我自己

我在心里最深处那关着灯的房间

吟唱着,只有自己才能拥抱自己的情歌

这是青春的遗憾,是对命运的哀叹,她的痛苦写在纸上,她的呐喊留在了天台上。

不是不想表达,也不是没有情绪,只是,有些话不适合分享……

我扮演大人,谁扮演“我”?

隔了很久再翻看自己的草稿箱,那里面尘封的文字和心情已经很远了,那些曾经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冲动已经没有了,甚至有些庆幸自己没有发出来。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村上春树

我们渐渐学着扮演大人,曾经和好朋友缩在被窝讲心事的场景已经模糊了,如今,习惯性地独自消化不良情绪,对别人没有期待,也就不会失望了。

就像躺在草稿箱或者日记本里的那些文字,句句含泪,字字悲泣,不能也不敢分享给别人,怕期望会落空,怕收到的都是嘲笑声。没有人能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干脆闭口不谈,这是自己最后的倔强。

找个“树洞”分享故事吧!

既要学着做一个理性的大人,也不要忘了自己身上的孩子气。

情绪外化,一点也不幼稚,关心你的人自然会注意到你的难过不安,倾听你的烦恼。如果做不到自我治愈,就找个树洞吧,不要一遍遍地回顾那些被眼泪打湿的草稿箱了。

勇敢地表达,在热闹的火锅店,或是在温暖的花坊,和朋友谈论你们各自经历的事情,分享这一年的艰难和曾经失控的情绪。

没有人会嘲笑你,他们会给你一个拥抱,帮你夹菜,给你倒满果汁,听你慢慢讲你的故事。

如果能遇见一个人,在充满阴霾的日子里“拯救”自己,那么,从此草稿箱里不再有秘密,日记本上不会有被泪水晕开的字迹。

互/动/话/题

你的草稿箱里还有秘密吗?

来源:媒说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