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59):三千繁华梦 缩影玉龙簪
图1
簪,本名“笄”,秦汉以来改称簪,是古人插定发髻和连冠于发的用具、饰品,其有时亦具备仪礼之功用。簪的制作材料丰富,有竹木、角骨牙、玉石、琉璃、金属、陶瓷等质地。最早的玉簪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峡文化、石家河文化诸遗存中都发现了玉簪,其后历代都有沿用(图2)。
图2-1:仰韶文化玉簪
图2-2:龙山文化玉簪
图2-3:商周玉簪
图2-4:河南淅川下寺春秋墓玉簪
此件玉簪长14厘米,呈现生坑的朱砂附着和泥土附着特征(图3)。
图3-1
图3-2
此件玉簪的形制比较独特:簪首为龙首形,斧形下巴为战国晚期到汉代时期龙的典型造型,浑圆的簪身略呈弧线形、由粗及细地渐变,簪首与簪身交接部位以一圈游丝毛雕纹作为分隔,纹饰处理恰到好处(图4)。
图4
簪首的龙首雕琢得栩栩如生:狂张的斧形下巴、炯炯有神的水滴眼、坚竖的龙角和飞扬的鬣毛都显示琢工的功力深厚(图5)。
图5
古砣工痕、自然的沁变过渡、沁重部位沁门的一致性和对应的斑驳土蚀洞(图6),都显示这是一件到代古玉真品。
图6-1
图6-2
图6-3
簪是历代簪花仕女的顶上饰品,也是达官权贵的冠上饰物,尽显光华璀璨(图7)。
图7
以龙头或凤鸟为簪首的纹样,历来是皇室贵族喜爱或者垄断的题材。其中汉代玉簪的首部多镂雕蟠螭纹、凤鸟纹、卷云纹,簪体表面以“游丝毛雕”琢出稀疏但流畅的卷云纹。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件玉簪:青玉质,簪首透雕凤鸟卷云纹,上涂有朱砂,簪身线刻卷云纹,残长19.2、宽1.6、厚0.5厘米(图8),堪称为汉代玉簪的典型器。
图8
返观此件玉簪,龙首昂立气度非凡,为战汉时期王室级别以上的使用的玉簪器到代真品、堪称精品(图9)。
图9-1
图9-2
图9-3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