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千秋 邀你“鉴”赏中国古代铜镜
从铜镜的照面功能出发,追溯“镜”字的缘起与文化意义,这一面面铜镜带你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徜徉在“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中,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向你讲述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
圆圆的铜镜,恰似一轮满月,给人以美好的祝福。千百年来,明月与铜镜相耀生辉,渗透着亘古的人文气息,铜镜上的故事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观众在展厅“打卡”铜镜
唐代“大吉”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局部)
展厅中唐代“大吉”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格外引人注目。左上方为凌空飞舞的嫦娥,嫦娥身段修长,舞态蹁跹,背后帔带飘举,左手擎有“大吉”二字铭文的方牌,右手托一果盘,其下方是玉兔与杵臼,右上方为桂树,桂树下是跳跃的蟾蜍。这面铜镜雕刻“嫦娥奔月”的传说,寄托着古人对明月的崇拜。几天前,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古今“嫦娥”将进行一次跨越千年的相见。
金代“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
铜镜里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不只有嫦娥奔月。在金代人物故事镜中,吴牛喘月是最常见的图案之一,主要流行于金世宗大定至金章宗明昌、承安年间。吴牛喘月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大意是说江淮地区的水牛即吴牛很怕热,看见月亮误以为是太阳,便吓得喘起气来。展厅中金代“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便是以此为题材制作。此镜上部为天空,饰云托月,下部为波涛起伏的河水,洲上卧一牛,翘首望月。作为一种流行的纹饰,“吴牛喘月”还常见于定窑、耀州窑瓷器上。
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来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一直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这些铜镜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
青铜器何尊上刻有铭文“宅兹中国”,是关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在展厅中,铜镜上的“中国”二字也吸引了多人驻足观看。这件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镜背鎏金,镜缘铸有“中国大宁”等五十二字铭文带一周,表达了希望国家安宁、子孙昌盛的愿望。镜背纹饰由一周双线弦纹分为内外两区。方框外饰博局纹中的T形纹,间饰羽人、玄武、朱雀、瑞兽等。外区间饰朱雀、青龙、独角兽等瑞兽,有些头部已经延伸到内区。内外区瑞兽纹间饰云气纹,近缘饰短斜线纹一周。据展览介绍,博局一般认为是指战国以来六博戏中的博局。
武士斗兽纹铜镜
武士斗兽纹铜镜,生动传神,画面颇具戏剧性。此镜圆形,镜背三弦钮,双层方形钮座。两组武士斗兽图像吸人眼球:第一组画面是豹子飞身跃起与武士半蹲式的小心防御,两种形象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在第二组画面中,原本豹身向前、尾巴在后的形象,转变成了豹尾冲前、豹身向后、回首张望的样子,武士的姿势未变。
唐代羽人花鸟金银平脱铜镜
历史上,我国古代铜镜以圆形为主流。发展到唐代,多样化的造型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这件唐代羽人花鸟金银平脱铜镜,呈八出葵花形,极尽自然之美。圆形钮座为重瓣莲花,是唐代的典型纹样。镜背主装饰区内侧绕钮有银质较大的蜂蝶花卉和嵌金较小的鸟鹊错落分布。外侧为银质的双飞仙和双凤鸟间隔沿镜缘飞翔,其间点缀金色的祥云、鸟鹊和花叶。
在古代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吉祥文化中,铜镜是经常出现的。铜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照面的用具,与铜镜有关的奁盒、妆具等各类用品随处可见,供人们完成梳洗的日常活动。墓葬中也有常作为日用随葬品或被赋予宗教含义的铜镜。不同时期吉祥寓意镜铭折射出美好愿望与寄托。
金代海水双鱼纹铜镜
黑龙江阿城出土的金代海水双鱼纹铜镜,显示出铜镜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海水纹也是辽金时期铜镜中流行的装饰。此镜圆形圆钮,镜形体大,质地厚重。波浪起伏的水波纹布满镜背。长须的双鲤,张口摆尾,环钮回游嬉戏,间有荷花、荷叶点缀,生动活泼,一幅灵动的画面深入心间。
唐代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
展厅中,展示了一件河南洛阳唐墓出土的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此镜镜背嵌螺钿刻画人物、树木、鸟鹊等。钮上方一株花树,树两侧各一振翅翘尾的鹦鹉。钮左侧端坐一人,手弹阮咸;右侧坐一人,手持酒盅,面前一鼎一壶,背后立一女侍,双手捧盒。钮下有仙鹤、水池,池内和池边有嬉戏的鹦鹉。整个镜背充满了大唐气象,展现出盛世的华美气韵。
清代婴戏纹铜镜
清代婴戏纹铜镜镜钮上,铸有“湖州薛晋侯自造”七字。镜背素地,饰婴戏图,以线雕技法刻画三十二个姿态各异的童子,题材多取自民俗风情,有五子夺魁、三重三元、榴开百子、围桌识字、敬奉如意等,间饰花草、山石、灵芝等纹饰,表达了对子孙满堂、幸福吉祥的美好向往。
作为民间流通的商品,铜镜在汉代、唐代等时期形成了临淄、扬州等铸镜中心,官作和私作的铜镜多通过镜铭记述制作部门和工匠信息。
铜镜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地区都有出土“汉式镜”或“仿汉式镜”,足见中国文化广泛的影响力。以三国时期吴国工匠为代表的中国工匠东渡日本后,将当时流行的画像镜与神兽镜结合,制作出具有神兽镜主要特征的“仿制镜”。日本福冈平原1号墓出土有博局四神纹镜、云雷连弧纹镜等多件铜镜,多数为仿制的汉式镜,其祖型推测来自我国洛阳一带。
三国吴变形四叶佛像对凤纹铜镜
三国吴变形四叶佛像对凤纹铜镜,深受佛教影响。此镜钮座外围四瓣桃形叶纹将镜背纹饰分为四区。每区均饰相对站立的凤纹,双凤之间由一下垂的多须球状区隔。四叶瓣内均饰佛像纹,其中三瓣内各饰一尊坐佛,头上有圆形项光,端坐于龙虎莲花座上。另一瓣内正中饰一佛在莲花座上作半跏沉思状,身前跪一供养人,背后站立一胁侍弟子,手持曲柄伞。其外为单线勾勒的内向十六连弧纹圈,内饰龙、虎、凤鸟等瑞兽纹。
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
瑞兽葡萄纹铜镜是盛唐常用器物,也是吸收异域文化元素的典型样式。这件唐代铜镜出土于陕西西安独孤思贞墓,镜背由葡萄纹和珍奇异兽装饰。镜背为伏兽钮,主装饰带由连珠纹圈带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两组姿态不一的狮形瑞兽、尖喙长颈神禽和开屏孔雀,隙间配饰葡萄枝叶蔓实、飞蝶等。外区为飞鸟、蜂蝶、蜻蜓及葡萄蔓实相间环绕,外缘饰卷草纹一周。据展览介绍,日本奈良高松冢古坟出土一件瑞兽葡萄纹铜镜,与该件铜镜属于同范镜,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