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略观察:怎样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方略
理念信念、精神追求问题,说到底是价值取向问题。理念信念或精神追求上出现问题,主要源于价值观偏移。价值取向,说到底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的定位和定向。它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价值选择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倾向。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和人生追求。
在价值多元时代,每个人的都面临太多的选择。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各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兴趣、情感等作出价值判断。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世俗化的大环境,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带来更加复杂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既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每个人经常遇到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是确立正确人生追求的基本前提。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首先要看他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不同的理想信念,反映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人生追求。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意义。
思想观念多元化,实质上是价值取向多元化;理想信念动摇,根源于价值观念偏移。当今时代,市场规则正改变着人们原有的价值取向,货币化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已成为人们普遍的行为准则。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淡化了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一些人不讲理想讲实惠,不讲真理讲利益,金钱崇拜和物质至上取代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原有的崇尚真理、坚持正义、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等高尚精神追求逐渐消解,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占了上风。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冲淡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准则,使本位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得以滋长,不少人只顾自身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而置他人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于不顾。
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渗入到各个领域,劳动力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甚至权力、原则、人格尊严等也成了等价物,社会生活中散放出浓厚的商业化、市场化的气息,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被扭曲,有的甚至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精神支撑。越是在各种思潮鱼龙混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背景下,越是需要用正确的理想信念引领价值观念,为人们在多元价值时代撑起一片蓝天。
其二,注重人生修养,是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必然途径。价值问题与人生问题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意义,其实也就是是否有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不断加强人生修养。人生的要义,除了要诚实守信外,还应遵循坚持正义、秉持正直,恪守正道等基本生活原则。
人生修养的真谛在于形成好的品格。人的品格就是人的良心。品格比品牌重要,良心比黄金重要。好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中,不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也会面临各种各样困难和诱惑,只要心地纯正、方向明确、路径正确,一定会不断朝着升华品质的目标迈进。
好的品格是在生活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只有把个人价值追求同社会发展实践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结合起来,才是顺应时代要求和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明智选择。
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每个人都面临多元价值选择的时代,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还是审慎对待、择善而从,不仅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观察思考,而且需要用敏锐的眼光明辨是非。以质疑、求证、理性的态度来决定价值取向,用客观、兼容、正道的原则去判断、处理问题,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这既是人生修养的法则,也是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
其三,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确立正确人生追求的基本要求。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是时代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动因。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列宁也曾说过,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首先重视和尊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同时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最高和最终标准;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即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当今时代也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的时代,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几乎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一些人借此鼓吹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自我、实现自我”,甚至喊出了“为个人主义正名”的论调。这种以个人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不仅是对以社会价值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冲击,也给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面对利益关系调整带来严峻考验。
在多种利益的选择面前,有的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混淆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界限,脱离人在社会中的劳动和贡献空谈个人价值。这或许是社会趋于功利化、世俗化的症结所在。
如何校正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并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可以说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不容忽视的严肃问题。这就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离开人的个人价值,就离开了实现人自身的生存发展条件,社会也将不复存在;离开人的社会价值,人也无法在社会中生活,更谈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不排斥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而是如何在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同时,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应有的奉献。
下期预告:端正“务军兴武”的价值取向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