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八》

电影音乐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片,即使时光流逝,优秀的电影音乐依然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人们对影片的记忆虽已淡忘,但只要熟悉的主题音乐旋律在耳边响起,影片所有情节都将被一一唤醒。在文学上,有文以载道之说,而电影艺术亦应如此,一部优秀的电影,应是视觉效应与听觉效应的高度完美结合。电影音乐为影片进行多方面的渲染,让观众随着听觉感受进入电影情景中,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渲染效果。宏大真实的场面,扣人心弦的情节,悦耳动听的音乐,烩炙人口的插曲,方可称之为经典传世之作。

Now We Are Free Hans Zimmer;Lisa Gerrard - Gladiator -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电影《角斗士》又名《帝国骄雄》,它的原声配乐是由hans zimmer(汉斯季默)作曲的,他是当初风靡国内的《狮子王》原声碟的作者。而歌曲则是由澳大利亚歌手丽莎·杰拉德(Lisa Gerrard)演唱的。整首歌曲就像在做庄严的圣颂,从残酷的战争中解脱出来,回到心灵最返璞归真的地方。让听者能感觉到一种看尽世间繁华。听不懂的歌词给歌曲带来了一种另类的美。每次听这首歌总是让人感觉难以言语的那种荡气回肠的凄美。

值得一提的是,Now we are free(我们自由了)的歌词不是任何一种存在于世的语种,丽莎·杰拉德曾说:那是来自于她 12岁时自创的用来“与上帝对话”的语言。

影片的最后,罗马将军马克西穆斯(罗素克罗)除掉暴君后,终于不支倒在竞技场中,仿佛走进了梦境中的那片稻田时,这首主题曲'Now We are Free'缓缓响起,丽莎·杰拉德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主音空灵飘荡,让人感觉难以言喻,有一种荡气回肠的凄美,令人唏嘘、联想。

Saving Private Ryan - Hymn To The Fallen (威廉森:歌的堕落(拯救大兵瑞恩)) Paul Bateman - 100首经典电影原声 CD1

Hymn To The Fallen John Williams - Saving Private Ryan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海滩时,一小队由约翰·米勒中尉(汤姆·汉克斯饰演)率领的美军士兵却深入敌区,冒著生命危险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雷恩(麦特·戴蒙饰演)。詹姆斯·雷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幺,他的三名兄长都在这次战役中相继阵亡。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的将领为了不让这位不幸的母亲再承受丧子之痛,决定派一支特别小分队,将她仅存的儿子安全地救出战区。

当小分队的士兵们陷入敌区,面对随时降临的各种危险,他们逐渐怀疑这项任务的合理性:为什么这个士兵,就值得让八名士兵去冒死拯救?雷恩的一条命为何比他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但是,尽管他们心存疑惑,他们还是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

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条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战争中受到考验。

【战争+人性】

说到著名编剧罗伯特·罗达特(Robert Rodat)创作本片剧本灵感的来源,与诺曼底登陆战役50周年纪念和罗达特儿子的降生密不可分。罗达特回忆说:“关于诺曼底登陆的书籍不胜枚举,儿子降生时,我恰巧正在读这些书。那时,我住在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镇里。每天早上,我都要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出去散步。小镇中心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镌刻着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为国捐躯的小镇英雄们的姓名。从中可以看出,几乎在每次战争中都有同胞兄弟一起血洒疆场。在战争中失去一个儿子已然非常痛苦,而同时失去几个儿子的悲恸更是可想而知。”罗达特将自己对影片的构思告诉给制片人马克·戈登(Mark Gordon),戈登认为这是一个既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又可以深刻剖析战争中人性弱点的好故事。1994年,罗达特和戈登连同制片人加里·莱文森(Gary Levinsohn)一起将这个构思发展扩充为剧本。随后他们将剧本分别送给大导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他们一直认为最适合担纲主演的汤姆·汉克斯。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斯皮尔伯格和汉克斯对这个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汉克斯说:“我一直对二战历史很着迷,而且一直在寻找能够从人性或人类情感经历而不只是从战略行动上来描绘整个二战的书籍与材料,而《拯救大兵瑞恩》的编剧正是出神入化的将这一点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不仅是一个气势恢宏的战争故事,更是一个催人泪下的剖析战争中人性的影片。”

斯皮尔伯格与汉克斯交情莫逆,两人一直希望能够携手合作,本片终于让他们梦想成真。“能和汉克斯合作我很兴奋,我对他一直十分敬仰,而这次拍片的经历使我对汉克斯的为人和演技都更加钦佩。汉克斯经常能够提出一些重要建议,而当我阐明塑造角色的看法时,他总能虚心聆听,”斯皮尔伯格说。

【重现诺曼底战场】

重现50多年前诺曼底登陆的恢宏场面是斯皮尔伯格和摄制组面临的最大挑战。其中最棘手难题就是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奥马哈海滩--这片昔日的战场如今已经成为受到保护的历史遗迹,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己变得面目全非。美工汤姆·桑德斯等人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法国、英国和爱尔兰的很多海滩,最终在爱尔兰发现了一处非常完美的狭长海滩。这片海滩沙质很好,海水的颜色是金黄色,而且还背靠险峻的悬崖,一切都与诺曼底颇为相似。桑德斯和他的人马将这片爱尔兰海滩迅速变成了德国人固若金汤的诺曼底海滩。在海滩上,他们设下各种障碍;在海岸上,修建了布满铁丝网的防护墙和位置隐蔽火力强大的地堡。

制片人伊安·布莱斯(Ian Bryce)面临的更困难的任务就是找到二战时使用的登陆艇。布莱斯说:“坦克和其它武器应有尽有,唯独登陆艇奇缺。我们在英国和苏格兰四处寻找,仅发现了几艘。但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在美国加州的棕榈滩竟发现了大量这种登陆艇,随后这些船被运到英国,然后重新粉刷一新,参加登陆的拍摄。”

制片人伊安·布莱斯(Ian Bryce)面临的更困难的任务就是找到二战时使用的登陆艇。布莱斯说:“坦克和其它武器应有尽有,唯独登陆艇奇缺。我们在英国和苏格兰四处寻找,仅发现了几艘。但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在美国加州的棕榈滩竟发现了大量这种登陆艇,随后这些船被运到英国,然后重新粉刷一新,参加登陆的拍摄。”

拍摄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当然需要很多临时演员,爱尔兰军方派出了750名士兵协助拍摄,其中居然有很多人参加过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的拍摄。

服装设计师乔纳·约翰斯顿重新设计制做了3000套以假乱真的军服,还找到二战时为美军制作军靴的公司,让他们按当年的样式重新生产2000双,然后将所有军服和军靴进行特殊处理,以显得经过无数次战斗的洗礼。道具师西蒙·阿瑟顿花了3个月的时间收集、订制了2000件拍摄使用的武器,阿瑟顿每天都对枪支进行安全性能检查,查看枪栓是否被沙土或一些废弃物卡住,以确保万无一失。安全间题是剧组最关心的问题,特效总监内尔与斯皮尔伯格密切合作,根据爆炸点的位置来确定演员的移动路线,他们花费了几个月时间探测爆炸物的安全性,并且和演员们一起演练了多次,力求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真实镜像】

为了增加真实感,斯皮尔伯格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片头25分钟的登陆场面。他在拍摄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节,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手提摄影机跟踪登陆的士兵们进行近距离拍摄。斯皮尔伯格说:“这样我就像一个跟随士兵上战场的战地记者,可以真实拍摄整个登陆场面。”

斯皮尔伯格与《辛德勒的名单》的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再次合作,斯皮尔伯格称要将影片拍成1944年6月6日当天实地拍摄的彩色战地纪录片。为此卡明斯基从摄影机镜头上取下保护镜,使这台现代摄影机接近于40年代的老式机器。没有了保护镜,光线可以直接进入镜头并反射开来,比原来更加分散和柔和。同时,这位摄影师还将胶片底片进行特殊处理,淡化色彩,最终形成了影片中的效果。

汉克斯说:“以前,我从没体验过那种肾上腺素骤然分泌的感觉,因为一开拍,整个拍摄场地一片混乱。人们不断倒下,炸弹就在你附近接二连三的爆炸,我可以想像到当年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成批倒下的情景,我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我们知道这都不是真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真正恐惧”。伯恩斯补充说:“我们在整部影片拍摄的开始就拍登陆战役的镜头,这彻底改变了我们在拍摄以后的战斗场面时的态度。没人会预想到登陆的场面有多么恐怖,你会真正感受到当年士兵们需要勇敢面对的生死考验。”巴里·佩珀说:“那天坐在登陆艇上遥望爱尔兰海滩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二战时的士兵,我开始胡思乱想,我能体会到多年前士兵的心中是多么的恐惧,他们疲惫不堪,浑身湿透,然后跳下登陆艇,但是迎接他们的却是密集的子弹。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伙伴死在身边,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爬上海滩。”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权威学者斯坦芬·安布罗思是这部影片的历史顾问。他评论说:“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当年战役的情况,毫无疑问这是我曾经看到过的最真实、最准确反映战争残酷性的战争片,无论是从战斗部署,还是士兵的表情、语言、相互之间的争论与埋怨,以及彼此之间的尊敬与爱,无一不与当年的士兵如出一辙。”

精彩花絮

·片中卡帕佐的角色是专为范·迪塞尔所写。

·在所有主要演员中,只有马特·达蒙没参加军训。

·制片方之所以将影片拍摄地从英国改在爱尔兰,是因为英国国防部拒绝按照斯皮尔伯格的要求提供数千名士兵充当临时演员。

·片中出现的两辆虎式坦克实际是用苏制T-34型坦克改装的。

·虽然斯皮尔伯格让影片画面的颜色饱和度减少了60%,但当影片在电视台播出时,很多电视台都将颜色饱和度调至正常,因为在播出的头两天,很多观众投诉图像色彩出现问题。

·很多参加诺曼底登陆的二战老兵都因本片出色的真实性而向斯皮尔伯格道喜。

·狙击手将子弹射进对方狙击手瞄准镜的情节源自越战中的真实事件。

·片中战场上共死了206人。

·片中在投降时被击毙的两名德军说的是捷克语:“请不要杀我,我不是德国人,我是捷克人,我没杀过任何人,我是捷克人!”事实上,这些人实际是德军在东欧俘获的战俘,他们被迫加入德军。

·爱德华·诺顿曾被邀请扮演瑞恩,但被其拒绝。

·本片是获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最后一部用非数字剪辑系统剪辑而成的电影。

·印度电影审查机构曾因本片过于血腥暴力而亮起红灯,但斯皮尔伯格拒绝进行删剪,并决定不在印度上映,最后印度只好妥协。

·在2006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百部最鼓舞人心的电影”榜单中,本片名列第10。

·本片曾是1998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式影片。

·美工汤姆·桑德斯在海特费尔德找到一个废弃的英国空军基地,鬼斧神工的建造出一个满目疮夷、残垣断壁的法国小镇,还建造了一座小桥。桑德斯首先制作了这座小镇的三维模型,然后他用刻刀在模型上进行加工,直到模型成为千疮百孔的“废墟”。随后,桑德斯将这组遭“破坏”的模型按比例放大做成实物建筑。利用二维模型的图纸,桑德斯又设计了隐蔽的通道和藏身之处,并在实景中原样建造出来,这样斯皮尔伯格就可以在这些隐蔽之处从不同角度拍摄室内与街道的战斗场面。

获奖记录

第7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录音、最佳剪辑、最佳音效。

第56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第5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音效、最佳音效、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最佳视觉效果等。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Hymn To The Fallen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Revisting Normandy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Omaha Beach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Finding Private Ryan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Approaching The Enemy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Defense Preparations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Wade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High School Teacher

· 《抢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原声大碟 : The Last Battle

Nocturne in C-Sharp Minor Janusz Olejniczak - The Pianis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Janusz Olejniczak - The Pianis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Grande Polonaise in E-Flat Major - Molto allegro Janusz Olejniczak - The Pianis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上映于2002年的电影《钢琴家》是由波兰裔法国导演波兰斯基为了纪念不久前去世的波兰钢琴家瓦列迪斯洛-斯皮尔曼,由其自传《死亡城市》改变而拍摄的。影片主要讲述了二战期间,斯皮尔曼为了生存颠沛流离的故事。

不同于他的前辈,波兰最富盛名的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斯皮尔曼经历了一个动荡的6年。故事开始于1939年,也就是德国纳粹闪电战占领波兰的那年,电影开头的黑白镜头记录下了战争前最后的宁静,背景音乐是肖邦的《第20号升C小调夜曲》(Nocturne No.20 in C-sharp minor, op.posth),乐曲逐步推进,德军的轰炸也随之降临。

根据斯皮尔曼之后的回忆,纳粹的空袭来临时,他确实是在电台录制这首夜曲。而这首基调略微沉重的夜曲,也很好地预示了战争带给这片土地的痛苦。这首曲子带有“op.posth”意味着这是肖邦死后才发行的作品,很遗憾,没有找到鲁宾斯坦的版本,鲁宾斯坦的夜曲集中似乎没有收录这首肖邦的遗作,在比较了众多版本之后,我推荐葡萄牙女钢琴家Maria Joao Pires的版本,处理显得极为细腻。当然,李云迪,阿什肯纳齐的演奏也是相当不错的。

本片虽然名为《钢琴家》,但并不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更多的还是一部人物传记,不过这并不能表明他在音乐造诣上的缺失,《钢琴家》的音乐少而精,肖邦一生,优秀作品无数,导演在乐曲的选择上十分合理,而影片中每一次的音乐响起都恰到好处。

随着战事的深入,斯皮尔曼一家的境遇变得越发窘迫,瓦列也不得不在咖啡店从事起伴奏的工作来养家糊口。他义无返顾地以2000波币的价格卖出钢琴,之后又送出手表换取食物,这和影片刚开始那个即使录音室被炮火袭击,依然不肯停止演奏的“无所谓世事的艺术家”形象形成了反差,战乱让他变得麻木。让他逐渐拖去了钢琴家的华丽外衣,他和凡人没有区别,为了生存而苟延残喘。

全片出现的第二首肖邦作品是《第一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Op.11 CT.47-Allegro maestoso).这是瓦列在咖啡店打工的时候所表演的作品。肖邦一共写了两首钢琴协奏曲(No.1&No.2),这两首协奏曲是所有钢琴协奏曲中钢琴部分最为独立,乐队部分最为简单,演奏技巧非常有难度的作品。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至今都是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钢琴作品。很高兴,这里找到了鲁宾斯坦的版本,这位当之无愧的肖邦作品演奏大师一生曾多次录制这两部作品,链接中的作品是他晚年时所录制,较之早期作品,显得更加的细腻,拥有着更加高贵的气质和广阔的胸怀。虽然有些许杂音,但依然是最优秀的肖邦演奏家。

影片中的第三部大师作品并非来自肖邦,而是一位巴洛克时期的大师,塞巴斯蒂安-巴赫。斯皮尔曼在逃亡的途中来到了他的仰慕者多洛塔的家中,这位大提琴演奏者和她的丈夫将男主角转移到了安全的住所。在转移当天的早晨,瓦列听到了多洛塔演奏了巴赫著名的作品《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 前奏曲》(Cello Suite No.1 G major, I Prelude)。这里推荐的版本来自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有人用omnivorous来形容马友友的作品风格,相比之别的古典音乐家,他的作品确实更加兼容并包。

多洛塔和她丈夫将斯皮尔曼安置在了德军医院对面的一所公寓,不大的房间中,安置了一台钢琴,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斯皮尔曼并不能弹奏钢琴。于是就有了影片中斯皮尔曼假装弹奏的场景。此处出现的音乐依然来自肖邦,《波兰舞曲》(Andante spianato & Grande polonaise in E flat. Op.22 – Polonaise Allegro molto)这首曲子的前奏相当富有气势,虽然无法触碰到琴键,但斯皮尔曼演奏时依然双眼充满着愉悦,或许是因为暂时的安定,也或许是因为胜利即将到来。可以听出,这首恢弘的舞曲带着对于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同样,在片尾的时候,波兰舞曲再次出现,此时二战以盟军的胜利告终,而斯皮尔曼又恢复了往日的衣冠楚楚,在经历了6年的噩梦后,他又变回了那个纯粹的钢琴家。

之后就是本片最引人注目的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Ballade for piano No.1 in G minor, Op.23, CT.2)。此时,斯皮尔曼正在经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他最后的住所被炮火摧毁,衣衫褴褛地在废墟中等着胜利的到来。他巧妙地躲在德军指挥所的阁楼中,却被德国军官,威廉发现。不过万幸的是,威廉并没有处决这个犹太人,当得知了斯皮尔曼的职业后,令他演奏了一首钢琴曲,并让他继续藏匿在阁楼中,还不时地送来食物和衣物。斯皮尔曼为威廉所演奏的,正是《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首曲子的历史就不做过多的阐述了,他的原作者肖邦正是在华沙起义失败,波兰亡国之际创作,这和斯皮尔曼所处的时代有着微妙的联系。

我们无法得知斯皮尔曼演奏这首曲子的动机,和导演想要表达的含义,究竟是人性的不屈还是无畏的抗争精神。我们不妨去关注一下演员阿德里安布罗迪表演时的手势与表情。曲子开始的时候特别的缓慢,中间的停顿也显得特别的不合时宜,一方面可以看出战争让斯皮尔曼久疏琴键以及恶劣的生存条件对他双手造成的伤害,一方面观察他的表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宣泄,对于艺术之热爱,对于生存之向往,对于战争之痛恨,全都在的他的沉醉的面部表情以及用力至颤抖的手指中感受到。所以这里推荐的版本是由斯皮尔曼本人亲自演奏的《G小调叙事曲》,或许在技艺上,鲁宾斯坦是更好的肖邦作品演奏者,但是在情感上,唯有经历过战争摧残,目睹过无数惨况却依然对和平与生存抱有无线期许的斯皮尔曼,更能展现出这首曲子的灵魂。

纵观《黑客帝国》三部曲的配乐,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很好地诠释了影片主题,将影片的科幻悬疑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些变化多端的电子乐、片中人物前卫的造型和虚实难辩的网络科技颇为契合,那些凶狠的工业金属音乐让人对被机械统治下的残酷世界心存恐惧,而那些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哥特式音乐,又恰到好处地对应了片中无处不在的末世纪情节与宗教式的思考。

Clubbed To Death Rob Dougan - The Matrix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Spybreak Propellerheads - The Matrix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Du Hast Rammstein - The Matrix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黑客帝国》是美国华纳电影公司耗费巨资推出的反映未来世界中人类和机器人黑色关系的科幻动作电影三部曲,分别为《黑客帝国》《重装上阵》《矩阵革命》。影片以其强烈的未来科技色彩、炫目的动作效果、新潮前卫的场景造型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青睐。黑客帝国》的配乐,也极具独特风格,与影片相得益彰,从而一举夺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音效奖。现从音乐角度谈谈配乐是如何为《黑客帝国》这部史诗科幻经典增光添彩的。

《黑客帝国》上映前,并不被专家和媒体看好,连制片人都没有指望这部电影能在票房榜上占有多高的地位。可是。《黑客帝国》于1999年3月上映后,却在票房淡季里狂收2.84亿美元。随后推出的《重装上阵》、《矩阵革命》更是掀起全球范围内的“黑客”热潮,激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中人与机器,现实世界中人与虚拟网络之间关系的广泛思考、探讨、争论。

My Own Summer Deftones - The Matrix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Leave You Far Behind Lunatic Calm - The Matrix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Prime Audio Soup Meat Beat Manifesto - The Matrix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Look To Your Orb For The Warning Monster Magnet - The Matrix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Prime Audio Soup Meat Beat Manifesto - The Matrix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观看过《黑客帝国》的观众,无不为影片风格独特的音乐而交口称赞,音效师唐・戴维斯(Don Davis)也凭借此片在高手如林的电影配乐界声名鹊起,誉满全球。下面,分别探讨该系列三部影片的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该片配乐没有采用当下流行的电子动作音乐,而是从头到尾运用标准的管弦器乐作曲,来表达抽象主题及创造新的声音效果。由于管弦器乐的重点在“声音”的表现,虽有丰富的音乐语言,但未必有具体或高旋律性的主题,因而不太容易为一般的音乐迷所接受。因而,唐・戴维斯在音乐语言中大量运用现代乐派手法。有如一场又一场音色华丽紧凑的声音实验,在同类科幻电影中树立了独特的风格。该片的管弦音色不仅恢弘繁复,而且声音效果丰富大胆,加上紧凑强烈的速度感和爆发力。使音乐兼具科幻电影的奇异色彩和动作电影音乐的紧张刺激。

  序曲“Main Title/trinity Infinity”是整部影片音乐发展的基础,其中的动作性与悬疑性描写,逐步变奏成为其后曲目中的诡异音色。唐・戴维斯运用苍凉的铜管,密疾的键盘,交错的衔乐,以及强劲的各式打击乐器,迸发出高度的音乐能量和奇异的声音效果,透射出一股独特的未来科技幻觉。此外。在人声方面的运用也十分出彩。充满反差与冲突性的不和谐钢管,加上浩大的人声,提升了“The PowerPlant”一曲的音量与气魄,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反之,“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一曲则以深幽的人声吟唱,沉淀为一种迷离忧伤的情绪。终曲“Anything ls Possible”则将情绪推展向颠峰。营造出壮阔优美的结尾乐章。整体而言,该片既将奇幻的管弦风格奉献给观众,又能开创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相当令人欣赏。

 在全球观众翘首等待四年之后,《黑客帝国》再次“重装上阵”。《重装上阵》的配乐和音效合成日趋完美,显得更加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把影片的冲击力从瞳孔扩大到了耳膜。电子乐呈现出多元化,工业噪音重金属的力度更加凶狠强劲。用重工业噪音和电子音效描述着未来所隐藏着的危机与恐惧,以及人们战胜邪恶的必胜信念。

  序曲“Main Title”以辽阔的的铜管乐开场,在黑洞般的音效过渡后,疾风暴雨般的管弦乐齐奏铺天盖地袭来。“Trinity Dream”中凶狠的重鼓,配合着凄厉的铜管乐与疲于奔命的弦乐,将观众在影片黑暗背景中的紧张神经绷至欲断。长迭十分钟的“Mona LisaOverdrive”,将片中高速公路上飞车追杀的重头戏推向高潮。妖气逼人的管弦乐与密不透风的电子音墙势均力敌,彼此不断交织碰撞,旋律、节奏不时变化。加上飞驰的非洲手鼓与庄严的声乐合唱穿插其间。杀得难解难分。到了尼奥与一百个史密斯搏斗时,管弦人声和电子乐的较劲更加白热化,都在速度上飙得火星四溅,以磅礴气势令电影场景更加震撼人心。

《矩阵革命》是《黑客帝国》系列的大结局。相对于前两部而言,本片中的电子音乐插曲有所减少,在气势磅礴的音乐中,加入了非洲音乐和印度音乐元素,展现出壮丽悠远的风格,为本系列影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拉开影片序幕的“The Matrix RevolutionsMain Title”,紧张有力、来势汹汹,预示了影片中灾难性的战争场面。进行曲式的“Man InMetal”以雄浑的铜管吹奏为主线,行军战鼓亦步亦趋地擂响,表现了锡安战士操纵金属机械巨人,誓与入侵的机器乌贼奋战到底的雄心壮志。随后的“Moribund Mifune”中。弦乐不停地往上攀登音阶,将情绪顶向高潮,稍事休整后。在壮阔的铜管引领下,跟着凝重的机械步伐周而复始地继续爬升,终于在到达顶点时,低缓幽怨的管乐结束了乐曲。片中的一曲“InMy Head”令人印象深刻,在工业金属与机械电子节拍的冲击下,神经质般的嚎叫经采样处理后,散发着死亡的气息,侵入脑体。本片音乐的经典之作当属“Navras”,以庄严肃穆的人声大合唱开场,在电子节拍中,印度风味的女声神秘妖娆,黑人土著在欢呼跳跃,迷茫的笛声在空气中飘扬。随着下行音阶的弦乐跟进,音乐再次回到热闹欢快的节奏中飞驰,并以悠远的长号终结了乐曲。影片结尾处的乐曲《Spiritof The Universe》则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其中的一小段童声领唱纯洁无邪,象征着世界的新生。曲中长笛的吹奏宛如晨曦般宁静祥和,让经历了一场壮烈战争的人们得以休憩。

When The World Ends Matrix - The Matrix Reloaded (The Complete Score)

Main Title / Trinity Infinity Don Davis - The Matrix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Don Davis - The Matrix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He's the One Alright Don Davis - The Matrix (The Deluxe Edition)

That's Gotta Hurt Don Davis - The Matrix (The Deluxe Edition)

Surprise! Don Davis - The Matrix (The Deluxe Edition)

Whoa, Switch Brokers Don Davis - The Matrix (The Deluxe Edition)

(0)

相关推荐

  • 《钢琴家》

    电影介绍 根据真人回忆录改编的电影<钢琴师>,以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亲身经历,用一种急迫而真实的视角,还原了二战里犹太人的绝望.故事主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斯皮尔曼,年轻的他在波兰电 ...

  • 这些直击灵魂的经典电影配乐,一听前奏就能治愈你心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苏格拉底说:「音乐和旋律,足以引导人们走进灵魂的秘境.」 自从有声电影出现以来,电影配乐已经成为观影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花费多年精心谱写的,还是瞬间灵感迸发而创作的,所有顶 ...

  • 一部史诗级战争片,能让硬汉看哭的佳作!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电影大师,他拍摄的电影不仅票房高,而且在电影史上也留下了成功的足迹. 不仅多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也荣获影迷的追捧,将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 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时常能看到那些通俗文 ...

  • 老少皆宜的正能量电影,煽情的《战马》,以人马情谊表现反战主题

    <战马>是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气磅礴的史诗作品,以人马情谊表现反战主题,让人很感动,配乐更是锦上添花,整部影片充满着正能量和煽情点,人的感悟真的和经历紧密相关,27岁的我并没能把影片看完 ...

  • 【轻快解压的纯音乐】Lights & Motion-Snow

    音乐信息: Snow (雪) 专辑:Save Your Heart 歌手:Lights & Motion 分类:解压纯音乐 同类风格:Reach Higher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十一》

    电影营造了一个彩色的世界,经典的电影作品,很多是音乐与画面的美妙融合. 我们喜欢一部电影,也许是因为动人的情节, 也许是因为里面美丽的场景, 也许,是爱上了美妙的电影原声音乐. 印度影片<大篷车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十二》

    电影营造了一个彩色的世界,经典的电影作品,很多是音乐与画面的美妙融合. 我们喜欢一部电影,也许是因为动人的情节, 也许是因为里面美丽的场景, 也许,是爱上了美妙的电影原声音乐. 大闹天宫 群星 - 生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十》

    电影营造了一个彩色的世界,经典的电影作品,很多是音乐与画面的美妙融合. 我们喜欢一部电影,也许是因为动人的情节, 也许是因为里面美丽的场景, 也许,是爱上了美妙的电影原声音乐. Nothing's G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九》

    电影音乐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片,即使时光流逝,优秀的电影音乐依然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人们对影片的记忆虽已淡忘,但只要熟悉的主题音乐旋律在耳边响起,影片所有情节都将被一一唤醒.在文学上,有文以载道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七》

    电影音乐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片,即使时光流逝,优秀的电影音乐依然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人们对影片的记忆虽已淡忘,但只要熟悉的主题音乐旋律在耳边响起,影片所有情节都将被一一唤醒.在文学上,有文以载道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六》

    电影音乐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片,即使时光流逝,优秀的电影音乐依然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人们对影片的记忆虽已淡忘,但只要熟悉的主题音乐旋律在耳边响起,影片所有情节都将被一一唤醒.在文学上,有文以载道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五》

    电影音乐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片,即使时光流逝,优秀的电影音乐依然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人们对影片的记忆虽已淡忘,但只要熟悉的主题音乐旋律在耳边响起,影片所有情节都将被一一唤醒.在文学上,有文以载道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四》

    电影音乐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片,即使时光流逝,优秀的电影音乐依然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人们对影片的记忆虽已淡忘,但只要熟悉的主题音乐旋律在耳边响起,影片所有情节都将被一一唤醒.在文学上,有文以载道 ...

  • 岁月留声机|中外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赏析《三》

    电影音乐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片,即使时光流逝,优秀的电影音乐依然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人们对影片的记忆虽已淡忘,但只要熟悉的主题音乐旋律在耳边响起,影片所有情节都将被一一唤醒.在文学上,有文以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