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窝

又到“一九二九难出手”的数九寒天了。有些奇怪的,今天的“数九寒天”远不像从前那样寒不可耐。什么原因?全球性气候变暖,冬季的绝对温度与昔日相比,高了不少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今天的人们无论老少肚子里吃得饱饱的,身上穿得暖暖的也是一个方面。
单单说穿的吧,50年前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们绝大多数人在这冬天最冷的日子里,通常也就是里面一件衬衣——是夏天穿在外面的衬衫,这时节把它穿到了里面当做内衣来穿了;衬衣外面是一件毛线衣,最外面则是一件老棉袄——这“老”绝对是名副其实,可能已经传了三五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比如说我,我小时候穿的棉袄,就是上面的哥哥姐姐“下放”给我的:他们的个子高了,身量大了,再也穿不了了,于是我继承下来接着传。也因此,这样的棉袄是不是缓和可想而知。
脚下的问题更加严峻。为什么?因为跟衣服不一样的是,鞋无论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都有可能让我们的脚十分受罪。而有限的经济条件,让很多人家未必能够年年做得起或者是买得起棉鞋。所以,我小时候身边的小伙伴里,大冬天的,依然穿着单布鞋或者胶鞋等的,有相当的比例。因此,有一种价廉物美,最重要的则是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御寒的鞋就出现在不少孩子的脚上了——茅窝。
茅窝,今天的年轻人不仅可能从没见过,而且恐怕也很难顾名思义——即由它的名称想到它的材质、功能等。说开了,其实它乃是鞋之一种:用稻草或者混合了布条和芦花编织加工而成的“草鞋”。因为是用稻草编织的,里面通常又在稻草中编织进了芦花,所以,暖和是一定的;可与此同时,体量超大,模样有些难看也是一定的。这种鞋,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上课比较合适,但假如要走几步,特别是上体育课需要做运动,那就有些麻烦。最最要命的则是,如果是在雪后,鞋底一定会沾上不少的积雪,而一旦积雪开始融化,问题也就来了:融化开来的雪水会渗透到鞋里,一会儿就会让你的双脚冷得不行。
我穿过茅窝,我的哥哥姐姐也一样穿过它。因为有一定的需求量,所以,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街头就会出现卖茅窝的农民。一双茅窝大概也就两三毛钱。但是,其实这钱并不好挣——在我后来我插队农村当知青期间,我们那个生产队据我所知,就连一个会“打茅窝”——即编织茅窝的人也没有。然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人可以算是半个篾匠——即能够用竹篾编织淘米篓、竹篮之类的东西的。由此足见,“打茅窝”恐怕还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茅窝无疑是过去物质匮乏、老百姓普遍贫穷时代的产物,凝聚着中国百姓的生存智慧。因为时代的变迁,今天至少在我们这里恐怕已经绝迹或者即将绝迹——会“打茅窝”的人本来就不多,眼下无疑更是凤毛麟角。而因为我知道今天有很多民间工艺都已经进入不同级别的“非物质遗产”名单,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保护,所以,我不禁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打茅窝”是不是也可以算作一种文化遗产予以保护?不过我也知道,它申遗成功的几率并不大,可退一步说,至少它作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是不是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还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