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请你做一个深度思考的人

这篇文章受邀对即将过去的2020做一个小结。命题是“相信”,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相信深度思考的力量”。
这也是过去365天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
如今的就业形势不景气,各行各业都在内卷,单纯在职场上拼体力的人已经没有优势。而同质化竞争的结局,最后一定是价格战。无论是行业公司之间的商品价格战,还是求职者之间的薪酬价格战,大家都越来越拼,越来越累,却越来越不值钱。
想要破这个局,思考力是至关重要的武器。尤其要思考那些埋藏在日常忙碌中,项目中,会议中,邮件中的东西。把它们抽丝剥茧拎出来,细细品味,慢慢琢磨,然后再重新出发。
不要做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情,去关注只有少数人想得到的领域,你才能脱颖而出。
以下四个是我认为是深度思考的重点,算是抛砖引玉,也希望能启发到大家:
第一,重视底层规则。
只有把一个行业底层规则摸透的人才有资格吃到红利,后来的人只能喝汤,再后来的人连骨头渣都没有。
什么叫底层规则呢?
就是支撑这个业务形态不断发展的基础,少了它这个模式链条上的一切机会都不成立。
比如抖音的底层规则是系统掌控一切,高度的中心集权化。流量不在个人网红或MCN手里,全在字节跳动手里。系统想让你火你才能火,系统想打压你分分钟的事儿。
可其他平台不是这样,典型的比如腾讯系。
不同的规则,造就了平台上玩家的打法就各不相同。无论你是个人玩家还是机构玩家,想要成功突围必须钻研透彻规则,才能之后利用规则,甚至钻规则的空子。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我不止一次提到过,人的成长路径是依据外部规则的变化而不断升级的。
从刚入职时一个项目的规则,到一个团队的规则,再到一家公司的规则,最后到一个行业的规则,每一次规则的变化就是一次思想的升维。
当你换了一个规则领域,旧的思想要马上更换和适应新的框架。
比如很多人做一个项目的时候非常厉害,一个人顶八个人,但升迁到团队领导的时候却带不动人,因为单打独斗时候的规则和带领团队的规则是截然不同的。
单打独斗讲究个人英雄主义,带领团队讲究集体荣誉。团队里没有人牛逼不行,一个人太牛逼也不行。
然而到了行业层面,规则又变了。“带领”这个词的意义变得更丰富,从过去带领一大帮人,变成了带领整合一大帮资源。
这个“资源”可以是产业链条上的公司,组织,工作室,或者自由职业者,甚至还可以是IP,商标,生产线,人脉网络等等。
思维的迭代伴随规则的迭代,这就是深度思考。学习规则,参透规则,利用规则,最后改变规则。
在任何行业,一定都是深度思考者去领导浅度思考者。并且这和年龄,资历,从业经验都无关。
一个思想成熟的人,远胜过一个年龄成熟的人。
第二,不要套路。
这是我今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我自己的主业是做营销广告,所以从一个服务业(这里主要指提供各种解决方案的公司,广告、营销、咨询都在这个范畴里)的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
如今已经很少有哪个行业,是全新的没人涉足过的。大家都有经验,都有想法,甚至共享一个相同的困局。所以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最应该记在脑子里的只有一句话:
别把你的客户当傻瓜。
微信已经迭代了无数的版本,双十一已经走到第11个年头,北快手南抖音的格局不是今天才这样......所有赛道都过了草莽竞争的时代,全部转向专业化集团化作战。
现在你去任何一个甲方品牌公司看看,人家都有数字部门和电商部门。甲方懂的比乙方还多,这已经是一个常态化现象。
再拿十几年前的理论、PPT、案例套路去忽悠,已经不灵了。过去被“教育”的学生,现在经常反过来去“教育”老师。
同样的,你如果是一个战略咨询公司出身的人,再用过去的所谓经典“咨询模板”去分析客户现在的业务形态,大概率会被扫地出门。
阿里巴巴内部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拥抱变化”。为什么要拥抱变化?因为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
昨天的经验,今天可能就只能用60%,明天可能就没用了。每天睁开眼睛面对的都是新的挑战。小到一次PPT方案的写法,大到一个问题的解法,都要重新思考,从零起步。
思想不能偷懒,思考永远在路上。
第三,耐得住焦虑。
过去一年又有许多“焦虑”被贩卖出来。
但与其他人的看法不同,我认为适当的焦虑,可以催使人反思和进步。
只有眼光始终都向上看,不断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你才不会一直呆在舒适区里,才不会错过时代发展的洪流,持续向前进步。
只要你的人生有目标,有追求,有动力,那么焦虑就会始终伴随左右,成为常态,成为鞭策你的那个小人,不断告诉你“还可以更好”。
相反毫无焦虑感的人生,过一个星期就会无趣。
所以你要做的并不是逃避焦虑,消灭焦虑,而是控制焦虑,和焦虑共生。
把“焦虑感”压缩在一个自我可控的范围区间内,既不会让你觉得大受打击,处处不如人,又不会让你索性干脆躺平,从此过上废柴人生。
这是技术,也是艺术。
适当的焦虑,还能压抑随时膨胀的自信。
一旦发现自己顺风顺水刹不住车了,就给自己灌输一点焦虑感。告诉自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才不会飘。在职业发展的大后期,“做人不飘”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
记住不管身处什么地位,想事情都要全面,做事情都要踏实。
第四,学会拆解。
小时候看科幻片,特别喜欢一个段落:
一个机器人看到眼前的一架钢琴,马上展开扫描分析。这架钢琴的材质、年份、生产地、售价、曾经的主人等一系列信息全部罗列在屏幕上。
这就是拆解。而人类也应该学会这个技能,因为这会让你看问题变得非常全面有条理。
如果带着拆解的意识去看待世界,你会发现万事皆可拆。
一个项目,你能拆解成背景,需求,解决方案,资源搭配和时间规划;
一场演讲,你能拆解成开场,中段和结尾。中段里又能拆解成不同的主题,转场以及互动环节;
一款APP程序,你能拆解成前端和后端,前端又可以拆解成不同的页面,后端可以拆解成不同的模块;
如果你愿意,随便拿起手上的一个东西,面对的一个困难,正在做的一件事情,都可以练习拆解。
拆解的好处,就是将问题由表及里进行分类,然后各个击破。
就像手握手术刀的外科医生,面对病灶要精准处理。既不能伤及无辜,也要一击必中。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问题不知所措,就是因为没有拆解的思维。
问题的不同部位往往纠结掺和在一起,变成一团乱麻。而拆解就是把乱麻理顺,把大脑清空。掌握这种方法,你的思考效率能提升好几个数量级。
以上这4点,是这一年来最深刻的感受,我把它们都归结为深度思考的一部分。
我曾在30岁以后,拼体力的人都输了里提过,未来职场的核心竞争力绝不是比谁体力好,思考力才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
未来一定是深度思考者,去领导浅度思考者。也一定是深度思考者,大把去赚浅度思考者口袋里的钱。
该怎么做?相信你已经有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