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略策划的方法汇总(下)

03 策划方案第一阶段工作内容

下面介绍策划方案第一阶段需要做的事情(部分内容直接沿用了去年的精华):

(1)理解需求和目标

任何一份方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或“产生作用”而存在,所以在正式写方案之前,跟需求的提出方进行多次反复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清楚这份方案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营销方案的目的通常包括:市场和用户研究?品牌策略和定位?品牌活动?竞品分析?消费者洞察?新品上市推广?促进销售?流量和用户运营?广告传播和创意?Social营销?媒体投放计划?PR公关宣传?等等。

拿某奢侈品牌A举例,疫情的全球蔓延让奢侈品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A品牌来说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熬过这段时间活下来,所以A品牌的需求和目标可以拆解为两大部分:开源和节流。在目标清晰的条件下,就可以顺利找到正确的策略思考方向。

譬如开源方面,可以线上做直播开辟新的销售模式、培训店员做私域流量运营、适当降价打折保证现金流等。节流也有诸多方式,如关闭盈利情况不佳和疫情重灾区的门店、减少品牌市场的广告预算挪给EC电商部门、取消年度大秀等。

只有在充分理解需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找到方案思考的角度,确保大方向不会出错。

(2)整理资料并消化

有了大方向之后,为了熟悉项目的整体情况,就需要去整理和搜集大量的资料。

比如做一份品牌定位方案,通常需要的资料包括:市场环境和趋势,政策大方向,社会文化背景,品牌和产品的介绍,竞争对手的品牌和产品,竞争对手的市场动作,消费者的属性和行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不一定有现成的,可能需要调研后获得)等。

搜集报告的网站有199IT、艾瑞网、Useit知识库、发现报告、CBNdata、企鹅智库、易观智库、阿里研究院等;搜集营销案例的网站有数英网、梅花网、TOPYS、网络广告人社区、广告门、Socialbeta等;

当然像百度、知乎、微信等也是非常好的资料搜集平台,不过搜索关键词的使用是很有讲究的一门学问,平时需要有意识的锻炼搜集资料的功力。

虽说整理搜集资料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只要熟练掌握一些搜集技巧、后面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对许多策划人来说,消化资料才是一件苦不堪言而又繁重的工作。

在短时间内不但要看完所有资料还要进行理解消化,既耗费体力又耗费脑力。但这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对后面的Idea输出提供充分的弹药支持。

(3)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有些资料是我们可以拿来即用的,像品牌和产品介绍、市场环境和趋势等。但大部分资料必须进一步研究分析,才能够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或者展开进一步的调查,才能得出我们需要的结论。

比如拿到竞品的市场宣传资料时,我们就得去研究它的市场策略是什么?有哪些常用的营销玩法?哪些地方做的好值得借鉴?哪些地方做的不好需要规避?等

再比如拿到消费者的基础资料,就需要根据已知的消费者基础属性,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焦点小组、1V1深访等定量和定性的手段,去调查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和看法,以及了解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背后的真因。

研究和调查工作极其考验营销策划人的功力,通常只有经验老道的策划人才能熟练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和工具,并通过调研的结论快速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当然初级策划人只要多学多练习多思考,在过程中也会颇有收获。

第一阶段对营销目标的充分理解,对资料的整理搜集,以及进一步的研究调查,通常会耗费我们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些都是在为第二阶段的策略输出做准备,只有经过充分的研究调查才能精确提炼出方案的核心策略,达到一击致命的效果!

(4)精准提炼核心课题

美国通用汽车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吉德林法则:把难题清楚地提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在处理任何工作和事情当中,认清核心问题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核心问题的提出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是否顺应了行业市场大环境和主流的社会文化?品牌传递的理念、产品满足的价值的方向是否正确?跟竞争对手相比,企业是否具备绝对优势或独特性?目标消费者的定义是否准确、还有哪些潜在的消费群体?等

还是拿前面的奢侈品牌A来举例,关于开源节流的方式前面提到了有很多,但哪些手段是最有效的?哪些手段可以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启动线上直播带货、加强EC的投入、培训店员做私域流量运营等是可行的方式。

但具体选择哪个作为S级的战术全力投入,需要进一步的小范围测试才能知道,因此对于品牌A来说,今年最重要的核心课题就是:测试出最行之有效的开源节流方式。

提炼方案的课题就好比医生给病人问诊,先让病人做一些检查、询问身体的症状,诊断清楚核心的病因之后再对症下药,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5)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诊断出了问题所在,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呢?通常甲方企业和乙方Agency都会有一些成熟的方法论来解决营销问题;

譬如奥美的“360品牌罗盘”,罗兰贝格的“PROFIL消费者价值模型”,李奥贝纳的“Humankind品牌模型”,智威汤逊的“Total branding 全程品牌管理”,以及互联网时代流行的增长黑客、流量池、长尾理论等都是颇具权威的成熟方法论。

掌握的方法论越多,并把这些方法论融会贯通、搭配使用,那么问题解决的质量就会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武侠小说里,如果一位武林人士学了很多功夫,衡量他能否真正成为武林高手的标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招式,而是看他忘了多少。

因为忘记的过程就是理解融合的过程,只有做到理解并灵活运用才算真正的掌握。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招胜有招,道理同样适用于工作当中。

我这些年在工作和学习不断的总结思考,也累积了一些个人非常适用的营销模型、思考模型和做事模型;这些模型平时储存在我的脑子深处,当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会把相应的模型调取出来解决问题。

下面着重详细介绍营销人最需掌握的“洞察”思考模型,首先我们要清楚洞察的本质是“通过研究事物的客观现象,发现背后的原因和道理”,观察是眼睛可以看到的表面现象,洞察要抽丝剥茧之后才能挖掘到的深层次原因。

洞察的研究主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维度,定量研究解决WHAT是什么的问题,定性研究解决WHY为什么的问题。

洞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步来:第一步根据目标来设计洞察的焦点,第二步利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工具开展洞察执行,第三步根据调研出来的资料和数据提炼核心结论。

这些模型的积累主要靠三种手段:

学习一些经典好用的模型 ,学以致用并不断练习掌握。
在别人提出的模型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进 。
在实战当中不断积累勤加思考,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模型。

企业遇到的问题清楚了,该实施的解决方法也出来了,接下来就要细化出具体的执行方案和节奏、同时对整体方案的逻辑进行梳理。

(6)细化执行方案

”策略一时爽,执行火葬场”是很多策划人喜欢用来自嘲的一句话,这说明在策略和执行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此策略的制定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落地的执行方案也是重中之重。

在一份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当中,策略之下的执行方案通常可以涵盖以下版块:

内容创意产出,常见的有Slogan、TVC、主KV、海报、H5、互动游戏等线上线下传播物料活动宣传,常见的有跨界营销活动、促销活动、消费者互动活动、裂变活动、快闪店、地推等。

媒体投放计划,传统媒体有电视、户外、电梯、杂志、灯箱等;还有各类网站和APP、程序化DSP、智能电视、电视剧综艺植入等数字化媒体的投放。

Social传播,通常包含Social平台自媒体日常运营,以及有话题有互动的Social传播活动;前者偏用户的日常维护沟通、后者偏向更加整合的营销Campaign。
PR公关宣传,常见的有线上线下发布会、事件营销、KOL造势、PR宣传稿、CRM管理、舆情监控维护等。

不过完成如此庞大的一份执行方案,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领域非常多,再牛逼再全能的策划师,也不可能依靠一个人就能扛下方案中的所有内容。

此时策划师就得出面担任项目Owner的角色,去协调其它相关部门的人力和资源,共同把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

比如Slogan、TVC脚本、活动创意等需要跟文案一起讨论;主KV、活动demo、TVC分镜头等物料得设计出面制作;媒介策略、投放组合和效果预估等需要媒介来完成;

而涉及到开发的线上互动H5、小游戏、小程序等,要提前跟技术部门确认功能上能否实现;同时Social内容、运营转化活动、直播等,最好邀请新媒体运营共同参与策划。

(7)梳理方案的逻辑

经验不足的PPTer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想到哪说到哪。结果听众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自己脑子也是一片混乱。

避免这种思维凌乱的现象出现,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一些逻辑化思考的方法,如PDCA原则、5W2H原则、SWOT分析理论、时间锚顺序等。

做PPT的梳理归根到底考验的是思考的逻辑,因此必须想清楚PPT通过怎样的逻辑来呈现,才能让别人跟上自己的思路?才能让信息容易被别人接收?

比如在一份策略性的方案中,我们提出了要借助大量明星和KOL种草的建议,那在这之前可能需要借助各种数据和资料推导这个建议的科学性,而后面也要引用大量的成功案例来论证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样才会具备很强的说服力。

但如果是接下来的执行方案,可以根据5A的思考逻辑规划出一条完整的消费者转化路径“Aware了解 — Appeal吸引 — Ask询问 — Act行动 — Advocate拥护”,以及每一步的具体执行计划“选哪些明星和KOL、在哪些平台上种草、种草的方式、种草的时间和节奏等”

这是一项需要长期锻炼的能力、也很难用一言两语讲清楚;因此推荐大家看一本书《金字塔原理》,既可以培养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也能锻炼一种结构化思考的能力,相信看完之后一定会有收获颇多。

对方案的故事线进行包装,为提案做准备也是让一份方案实现升华必不可少的步骤,光自己想明白了可不行,只有让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被别人理解和接受,才能算一次成功的策划。

(8) 包装故事线

做PPT是一门故事化的艺术,同样讲一件事情,用故事来进行包装和讲述,一定比直白的讲解一些概念或专业知识更能让人记住。

在一次公司分享中,我们团队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模型和性格特征,化身成电影《疯狂动物城》里面的动画角色,然后以相应动画角色的口吻来阐述我们的PPT;最后我们成功把一次非常专业、枯燥的分享worshop,变成了一场新颖有趣的故事会。

马爸爸当年做大学老师的时候,基本没有学生逃课,甚至很多其它专业的同学主动来旁听。罗永浩当年是新东方的明星老师,他的课受到学生的疯狂追捧,最后因为讲课视频被传到网上而晋升成了一代网红。两位大牛讲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把讲的内容故事化

在一些竞争型的提案场合,听众可能要集中听多个方案,很容易产生疲劳或出神听不进去;如何让自己的方案脱颖而出、驱走听众的疲劳和睡意?这时候学会把方案包装一条有主题有起承转合的故事线,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次亲证有效)。

(9)提前演练优化

在正式提案之前,提案者需要对PPT的结构和大体内容非常熟练,这样才能在提案过程中游刃有余、全程充满自信。

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快速记住框架也有方法可循,在这里我推荐自己常用的两种,大家可以根据自身习惯选择性使用:

写在纸上,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这是比较流行的方式,如今很多资深的职场人士仍保留在纸上做记录的习惯。

用思维导图工具,这是我比较推荐的方式,思维导图可以协助你快速理清思路,既方便又高效。常用的思维导图工具有Xmind、Mindmanager、百度脑图等。

整体方案完整之后,可以当着内部同事的面进行提案演练,这样做主要有三个好处:

可以把演练当成正式提案场合,找一下感觉和节奏。

同事在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就是提案的时候别人会问到的,所谓未雨绸缪百战不殆。

演练过程可能还会发现一些不那么通顺的地方,可以对方案进行再一次的优化。
至此,一份凝聚无数智慧和思考的策划方案正式出炉完稿!

策划人输出的是谋略是知识是解决方案,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保证充分的输入才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脑力输出,因此生活和工作中的日常沉淀对策划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营销策划案例延伸阅读:
写好文章的秘密武器,就在这8项法则里

04 策划人日常充电

作为策划人,可以有意识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日常积累:

好奇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是必备的先决条件。

我在很久以前请教过一位做策略出身的广告公司CEO “你认为做策略的人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什么?”

他给我的回答就是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热情。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每个人都要拥有一种成长型思维,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迭代自身的知识体系。

另外惰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主动自我提升、有意识的学习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违反人性的事情;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来支撑,往往只能是头脑一时发热引发的短暂激情、鸡血过后一切计划都被抛诸脑后,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酱油。

学知识,知识是一切智慧的源泉,也是信息输出的基础。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让知识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浏览新闻、刷社交媒体、关注公众号、下载知识APP、逛知识论坛、买在线课程、甚至看短视频看直播等,仅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我们就有无数种方式来进行学习。

相比二十年前那种知识的极度稀缺、以及巨大的信息鸿沟,如今的知识就好比有人已经把一道道菜端到了面前,你需要做的只是要不要吃和选择哪道菜吃的问题。

当然互联网平台更适合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而看书、线下培训课等这些传统的学习模式依然非常有价值,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扎实、更加有体系。

涨见识,阅历和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

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最能卖出价钱的产品,往往并不是耗时数月的一次大型传播campaign或一条制作精美的TVC;相比之下可能一个品牌名字、一个企业定位、一句品牌Slogan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对企业来说往往更加有价值。

有著名的营销广告人曾说过:“别看我输出的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你买到的却是我看过的每一本书、去过的每一个城市、接触过的每一个人、经历过的每一件事。” 足以说明常年积累而养成的见识,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勤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得出一些出乎寻常的洞察。

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重要的事情要大声说三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我们都会碰到有这么一类人:虽然很勤奋很用功,每天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出不了业绩。这种情况往往跟天赋和智商无关,只要停下急促的脚步自我审视一番,就能揪出原因找到方法;培养出定期思考和总结的习惯会让每一个人受益终生。

多交流,跟牛人交流能让你快速成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逻辑思维CEO脱不花,总结自己前半生的三盏明灯,其中一盏是”扑来的导师”。刚到北京时她在一场广告圈的免费讲座中,浑水摸鱼拿到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湛详国先生的一张名片。

过了一个多月她公司刚好有个项目需要准备提案材料,于是他咬牙给湛详国先生打了电话、并成功把他约在了一家三明治店当面请教怎么做PPT;这次面谈激发了脱不花的求师之心、从此开启了开挂般的职场道路。

当然我们交流的对象不一定必须是大佬,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身处的社交关系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多交流可以不断扩张自身的认知阈值、突破认知茧房。

打实战,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完善知识体系、提升业务体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就是我们上学时期老师常讲的学以致用;知识和实战之间往往存在一条鸿沟,一个知识点知道了不一定能理解、理解了也不一定会运用。

营销终究脱离不开商业,因此运用知识的时候如何跟不同业务进行很好的结合,也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大学问,解决策划一时爽执行火葬场的尴尬境地;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可以把知识做到内化于心,提升到无招胜有招的最高段位。

(0)

相关推荐

  • 策划人任达说 | 只要你让客户开始感受,你便是在建立连接。

    在市场营销的行为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尽快拉近你与目标客户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连接,那就是"停止思考,开始感受".感受就是连接.越来越多的营销行为正在向这个方向高速聚拢.他们不向你推销品牌 ...

  • 作为一名策划人,新的一年我拿到了月薪20K的Offer!

    导读: 刚毕业的你,想从事策划行业应该如何做?加班做策划方案丝毫没有头绪?身为策划怎样系统梳理对策划的认识?相信对在策划行业的每个人来说,都对策划一职仍有诸多的疑问.为此「策划圈Pro」邀请中国资深策 ...

  • 【地产品牌营销】2020某房地产企业年度品牌方案-156P

    做事的不如写PPT的!为什么你写的方案又慢又总通不过? 其实,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一个营销方案库! 今天道叔要为小伙伴们带来 这套南京中海2020年度品牌方案-156P 为4A公司内部策划案 创意十足 ...

  • 整合营销,何为“整合”?

    我们说整合营销,是相对于"无整合"而言的,无整合的问题,要么是简单罗列现象或举措,却没有洞见,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要么是营销散乱,不统一,没有形成系统化性:要么是方案假大空,缺少 ...

  • 品牌营销方案的思考模型

    品牌营销最具有潜力与活力的两个因素--洞察与创意,在基于客观的分析上,才有可能长出正确的花朵. 这份品牌营销手册适合创业者.营销人员.广告从业者看的实操工具:也希望它可以解决不同部门.人员之间沟通协作 ...

  • 视频&PPT | 百分点高级咨询顾问宗瑞朋:个人银行金融产品的精准营销大数据方案

    <数据猿导读> 在10月25日数据猿联合上海大数据联盟在上海举办的<魔方大数据11:精准营销主题思享会>活动中,百分点高级咨询顾问宗瑞朋表示,如果我们想要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必 ...

  • 2020年策划人必备的50个提案技巧

    藏锋丨第11篇文章 阅读提示丨3319字 7分钟 导论丨提案也是门技术活 好策略,不仅是写案好手,也应是提案老司机.在乙方期间「含freelancer」,自己经历大大小小的提案,差不多百来次. 在过往 ...

  • 杨柘因为身体原因从小米离任,有些痛楚也就是同行能理解

    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营销官(CMO)杨柘日前离职.小米官方称,杨柘是因个人健康原因辞去前述管理职务,转任中国区营销顾问,为品牌营销工作继续提供有价值的帮助.2020年6月,小米任命杨柘为小米集团 ...

  • 2020某知名地产品牌及其新项目推广策略案-191P

    方案不会写,看4A营销广告圈就够了 做事的不如写PPT的!为什么你写的方案又慢又总通不过? 其实,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一个营销方案库! 今天道叔要为小伙伴们带来 这套2020大华品牌及大华青山新项目推 ...

  • 策划人任达说 | 策划人是产品的工具,而非反之。

    互联网不是品牌生存的空间,只有文化与认知才是品牌的生存空间:只有人们心中对已有认知的美妙感受才是品牌成长的土壤.品牌是心智不断被确认建立连接的一个结果. 市场细分从来都是个伪命题,让不明就里的营销工作 ...

  • 得到、华与华都在践行的精品完备性策略

    昨天,家里刚买的充电宝坏了,商家答应换货,可邮寄返厂时,平常发东西的几个快递(四通一达)都说充电宝不能邮寄,问原因,他们说属于违禁品,厂家那边有合格手续,可以寄,但到个人手中后,就没法寄. 我怀疑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