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数学之王!
1783年9月18日,莱昂哈德·欧拉逝世
数学史上公认的4名最伟大的数学家分别是: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和高斯。阿基米德有“撬起地球”的豪言壮语,牛顿因为苹果闻名世界,高斯少年时就显露出计算天赋,瑞士数学家、自然科学家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1707.4.15—1783.9.18)13岁时入读巴塞尔大学,15岁大学毕业,16岁获得硕士学位;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不但为数学界作出贡献,更把整个数学推至物理的领域;如果说高斯是数学王子,那么欧拉就是数学之王。
欧拉对数学的主要贡献就是数学符号的引入,包括函数的概念f(x),速记三角函数,自然对数(欧拉常数)的基底e, 希腊字母Σ表总和,字母“i”表示虚数单位,符号π表示圆周长和圆直径的比例;所有这些符号都对现代数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一般的数学问题到极其复杂的数学问题;解决了图论中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建立了欧拉示性数,把一个物体的顶点、边和面联系起来,证明和推翻了许多知名的理论……太多了不能一一举例……持续不断地研究微积分学、拓扑学、数论、分析和图论等等,为现代数学和所有的数学新发现铺好道路。
欧拉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平均每年写出八百多页的论文,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47年;还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等教材,《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等都成为数学界中的经典著作。欧拉对数学的研究如此之广泛,因此在许多数学的分支中也可经常见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数、公式和定理;还涉及建筑学、弹道学、航海学等领域。
瑞士教育与研究国务秘书查尔斯·克雷伯说:“没有欧拉的众多科学发现,今天的我们将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这样评价欧拉对于数学的贡献:“读欧拉的著作吧,在任何意义上,他都是我们的大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文林说:“欧拉其实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在数学和物理的很多分支中到处都是以欧拉命名的常数、公式、方程和定理,他的探索使得科学更接近我们现在的形态。”
2016年9月18日,严东生逝世
中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严东生(1918.2.10-2016.9.18)1939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攻读硕士学位兼做助教,194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2年任唐山开滦煤矿马家沟耐火材料厂助理工程师;1946年获得留美奖学金赴美留学,1947年转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从事无机材料研究,1949年5月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获陶瓷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员;1950年2月辞去伊利诺伊大学的聘约回到祖国,先在开滦化工研究所任副所长,兼任北方交通大学化工系教授,1954年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任研究员。
1956年,38岁的严东生受邀参与由周恩来总理领导的中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制定,1960年2月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任副所长,主持科研业务工作,同年兼任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系首任主任;1962年出席广州会议参与制定了中国下一个十年科技规划;197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明确了以无机材料科学和新材料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1978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副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成员、化学部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严东生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性能无机材料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在高温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特种无机涂层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带领团队解决了中国重大国防工程项目的材料难题,为大型粒子对撞机提供了闪烁晶体;成功研制高温熔烧及扩散涂层、碳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等,均成功地应用于飞机发动机、人造卫星和远程运载火箭等领域;在先进陶瓷特别是氮化物材料设计与微结构调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主持或参与制订了中国第一套冶金工业用耐火材料标准;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奖项11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日本陶瓷学会百年国际奖、桥口隆吉基金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MS晶体奖等。
严东生是精细陶瓷、纳米材料科学等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并与国外建立了广泛的研究合作关系,领导研制生产的锗酸铋(BGO)大单晶被欧洲核子中心选用,其质量、数量与性能均居世界第一;被国外多个大学和学术团体授予荣誉称号,被国际无机材料科学界誉为最有影响的学术领导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