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重玉轻珉”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每个人生存于世,
必定都会依靠某种世间的庇护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这种庇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内心的压力,
也为我们带来暂时的安乐。
但是,
他们无法作为我们永久的庇护,
因为他们也都是无常和不确定的。
人生路上,
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重玉轻珉:
古人把和田玉称为玉或真玉,
和田玉之外的玉种为地方玉、近玉或玉石(就是接近玉的石头)
珉是指接近玉的石头。
春秋时期,玉已走入社会的上层,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礼记》里记载了一段对话。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
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其意是,子贡问孔子说:“我想问问老师,为什么贵玉而轻珉,是因为玉的数量少,而珉的数量多吗?”
孔子说:“不是因为数量多寡的缘故,不是因为玉少珉多。是因为玉有德,用于比喻君子。《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有德,所以玉才重要。
就是说决定玉种价值的不是数量多少,而是质地温润。
《太平御览》里记载:
当时礼神、祭祀的礼器用玉找不到好玉,大臣就糊弄皇上,用珉替代,随便做了点儿摆在那儿。
唐明皇发现以后非常生气:“《礼记》里都说了,珉是不可以用的,你们怎么能用这事来糊弄我呢?”
从那儿以后,唐明皇就下令:礼神和宗庙祭祀必须用真玉,如果没有大的玉材,宁肯做得小一点儿,也要用真的,不能用其他的石头来替代。”
中国玉器的历史基本就是一部和田玉的历史,就是籽玉的历史,和田玉向中原输出的历史大约5000--6000年。
中华玉文明自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一直到今天,从未间断,5000年前和田玉进入中原后,其温润的质地受到追捧而一统天下。
如何确定玉和珉:
古代的玉专指新疆和田玉,籽玉为主,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挖掘山料的历史(山料开采的官方记载最早是明朝中晚期,清初才大量开采)但不排除少量民间开采山料可能。
在古代古人已经可以准确的区分玉种,
古代没有现在的科学仪器,那么古人是如何确定玉和其它玉种的?
古人鉴定玉的真假由来已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是‘重玉轻珉’对于材质的鉴定自然没有问题。
关于鉴定最早的官方记载则于汉、魏的文献。
概而言之,真玉,即新疆和田玉的鉴定鉴别标准,主要是质地和光泽。
通过众多文献资料得知,古人依据籽玉质地的特征和温润的质感而判断真假。
小结:
专家可以通过籽玉‘特征’准确的鉴定真假。
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通过‘质感’和‘光泽’准确判断籽玉真假。
当你明白什么是最好的和田玉的时候,你也就明白了如何鉴定籽玉真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