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明清文人(五)| 顾贞观、刘熙载、郑珍、屠本畯、李焕章、王九思

雷达定位器遇到古人

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呢?

准备接收第五组的小妖们放的大招吧!

NO.1  江苏无锡·顾贞观

BY 陶然

匹配度

顾贞观和陶然的祖籍同为江苏。梁汾属无锡顾氏,陶然同学的外祖母亦为江苏顾氏。
顾贞观(1637-1714),初名华文,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

知名度:

少时便在邑中名声大噪,“邑令稔知其名”; 广交友、结社,“云门十子”使其声名益振;龚鼎孳、魏裔介见其作品而惊赏,一时名噪公卿间;与纳兰性德同救吴兆骞一事更是为人千古传诵。世特传其词,曾远播海外。

性格:

重情重义。在职时便望营救被流放的好友吴兆骞,去职后未直接回乡,游历四年寻找机会,以完成营救吴兆骞的诺言。

才华:

自幼早慧的神童型人物。工诗擅词,其诗才调清丽,颇多佳制;其词更曾广播海外。顾贞观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其创作影响或可见之。

朋友圈:
未及弱冠时,与吴伟业、黄家舒等人交游;后广交友人,与吴兆骞相识,又同十位同里诗人结云门社,名动遐迩。入京后,其作品受龚鼎孳、魏裔介欣赏,遂荐之于康熙。
去职后游历四方,又广有交游,后馆明珠家,又结识纳兰性德,两人性情相投,“晨夕唱和,契若胶漆”。
生活费:
渐渐变穷,去职后呈现跳水式下滑。少年顾贞观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虽不富裕,但不愁衣食。至入京时,因遇劫而一贫如洗,此后任官亦位卑职微,仍谈不上富裕。
至去职后,父亲去世,两兄嗜酒成癖,贞观长期漂泊,又周旋捐资以救兆骞,生活很不宽裕,经济上受到纳兰性德的很大资助,就连奔母丧时,亦是纳兰“助之以麦舟”。
NO.2  江苏泰州·刘熙载
BY 包小菲

匹配度

刘熙载故居在兴化府前街西首,距包小菲同学的祖籍所在地兴化市安丰镇只需要过7个红绿灯,驾车行驶47分钟,这约等于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到新街口所需耗费的时间。
刘熙载,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

知名度:

文学理论批评界的巨擘,即使你不是中文系的学生,想必也一定在高中的试卷上看到过刘熙载和他的《艺概》。

《艺概》是继曹丕《典论·论文》和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本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直到刘熙载61岁时,《艺概》才成书,他是个默默耕耘的实干家。

性格:

综合评价,真君子。

俞樾《刘君墓碑》:“性善饮,平时涓滴不入口,客至,虽罄百觚,弥见温克。”

看不惯官场黑暗,称病还乡,说走就走。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官吏多迁避,刘熙载独留北京。

能教语文,还能教数学(1874年,蒯光典至上海从刘熙载学数学)→打破学科壁垒

书法棒、文艺理论批评精到,堪称清朝巨擘、音韵学大佬(《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写诗作文也不赖。

名号响当当:因为关于艺术美的辨证阐述开中国近代美学先河,所以被当代美学大师王朝闻称作“东方黑格尔”。

朋友圈:
想不到的交游圈:胡适的爸爸胡传是刘熙载很器重的学生,胡传的日记里多次写下老师刘熙载对他的帮助。除了与文史界、政界的大佬们交善,经常一起饮酒、切磋学术,他还与著名数学家邹伯奇是好朋友,后来刘熙载的儿子去专门教数学了。死前嘱咐儿子请俞樾为他作墓志铭。
生活费:
穷得响叮当。刘熙载生活极其贫困,习惯于敲诈官员收取贿赂的太监都不忍心:“贫不能役仆,退值则独居,温理所业。自以脱粟,合恶草具煮食。一日,中涓来索犒金,见之曰:‘此可以食邪!’太息而去。” 鸭蛋每次都只吃半个。
NO.3 贵州遵义·郑珍
BY 吴雪

匹配度

郑珍出生于遵义县西乡天旺里河梁庄玉磬山脚下(今遵义播州区鸭溪镇金钟村荷庄村民组)。吴雪同学系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出生长大,两地相距232公里,两个半小时车程。吴雪小的时候听过老师讲过郑珍的事迹。
郑珍(1806年—1864年),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清代官员、学者。

知名度:郑珍以经学驰名。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云:“子尹《经说》虽只一卷,而精密贯串,尤多杰见。”
莫友芝称:子尹“平生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诗歌第三。而惟诗为易见才,将恐他日流传,转压两端耳。”。

性格:

孝顺:为了守护母亲坟茔,郑珍在子午山麓建起了一座玲珑剔透的江南式小园林“望山堂”,其中包含一所藏书五万卷的“巢经巢”书屋。在这里他整整度过了二十个春秋,也是在这里,他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甚至将自己呕心沥血而得的经学著作定名为《巢经巢说》。


坚韧好学:郑珍14岁时举家搬迁,与外祖父黎安理家就近而居,并拜舅父黎恂为师。郑珍常走读于舅父家,每次舅父都满满地装一箱书给他。郑珍从早到晚肘不离案,衣不解带,一天要读若干万言,后又专心致志地攻读宋朝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的著作,仔细研究程朱理学。如此数年,学业上有了十分显著的长进。

才华:

郑珍诗宗奉杜甫、韩愈、孟郊、黄庭坚,而能“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状,学杜、韩而非摹仿杜、韩”(陈衍《近代诗钞》)。郑珍的诗,为后来“同光体”作者所宗尚,陈衍《石遗室诗话》说:“近日沈乙庵(曾植)、陈散原(三立),实其流派。” 所以“同光体”派的胡先骕推崇他为清代诗人第一(《读郑珍巢经巢诗钞》)。

郑珍也擅长古文。黎庶昌选其佳篇入《续古文辞类纂》,说明他在后期桐城派古文家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郑珍亦工书画,楷书学颜、欧,参以二王笔意;行草出《争座位帖》,篆书效李斯、李阳冰;隶书习汉碑,亦师邓石如;山水画宗董其昌,苍朴萧散,均有独创风格。此外,他在史学方面的著作还有《郑学录》、《荔波县志稿》和《世系一线图》。

朋友圈:

他与莫友芝共同编纂的《遵义府志》被梁启超誉为“天下第一府志”,与莫友芝合称“郑莫”。舅父见其过目成诵,聪慧过人,遂将长女许嫁于他。
NO.4  浙江宁波·屠本畯
BY 陈丽俏

匹配度

屠本畯家住鉴桥头乾溪里,后被其改名为明贤里,在今宁波市屠园巷,距离陈丽俏同学家6.9公里,行车半小时即可到达。
屠本畯 字田叔,又字豳叟,号汉陂,晚年自称憨先生、乖龙丈人等,浙江宁波人。其父屠大山在嘉靖间曾为后部右侍郎,受严世蕃算计,被革职,后朝廷复其官。

神秘值:

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是后世对他的讨论还是有的。学界有学者认为屠本畯即欣欣子,该观点是从最早由上海复旦大学黄霖教授提出的“《金瓶梅》作者是屠隆”引申出来的。响应这个说法的人不多,但也寻出了一些证据来,并从原始的想法往前进一步推论,认为屠隆是《金瓶梅》的前期抄本原稿作者,而屠本畯是《金瓶梅》改写本的参与者。

热爱生活:

著述中有《海味索隐》、《闽中荔枝通谱》、《野菜笺》等,记录的是自己在闽为官时看到的琳琅海鲜和鲜美荔枝,十分懂得享受生活。

NO.5  青海湟中·李焕章
BY 桑永霞

匹配度

李焕章生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贵德县里面工作和生活,写了出名的《贵德竹枝词》,桑永霞的母亲祖籍就在那边。但因诗人出生地刘家堡地理位置的特殊,目前在湟中县境内已经导航不到。
李焕章,字文斋,号奋生,又号惜阴轩主人,出生于西宁云谷川刘家堡(今湟中县刘家堡)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家境贫穷,在私塾上学时“食品只有炒面而常虑不足”,因而人们戏称他是“炒面秀才”。
1888年(光绪十四年)补郡学生员,后肄业兰州求古书院、西宁五峰书院。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考中举人,以举人资格入诗州师范学校学习,在此期间接受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主主义思想。1904年(光绪三十年)参加礼部会试,廷试一等,签分度支部制用司主事。
民国建立后先后任西宁县议会议长、教育会会长、绥远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知县等。1922年受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的委托,到贵德办理皮毛等事宜。1924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因胃病复发不治而逝,年仅57岁。
李焕章身历清末和民国前期,他长期身处农村,目睹和体察了人民群众身受的疾苦,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他的创作旨在针砭时弊,反映人民疾苦,构成了他诗中的现实主义基调,《丰州杂咏》、《湟中杂咏》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诗人生长青海,他对家乡的山川风物,民族风情的描写可以说是形象生动、细致入微。他的山水诗清新明快,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山水的爱恋之情。李焕章的词或抒发所感,或写景状物,往往构思精巧、清新婉丽,大有婉约派词风。
NO.6  陕西户县·王九思
BY 安圆圆

匹配度

王九思与安圆圆同学是同省老乡,不过一个是陕南鄠县,一个是陕北榆林。两地距离六百公里,相当于半天车程。
王九思(1468年~1551年) ,字敬夫、鄠人,号渼陂。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是明代前七子之一。

家庭背景:

出生于官宦之家,在“蕞尔小邑”的鄠县,也算得上是世家大族。从小生活优渥,锦衣玉食,仆童服侍,在家人呵护下成长。

性情:

性疏狂,少年时热衷功名,发奋读书;做官后虽变得较为卑怯敬畏,但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仍为其本性;被贬及回归故里后,愈发豪迈放浪、愤世嫉俗。

才华:

弘治九年进士,此前修业于太学,小有诗名。初进翰林院时,被李东阳所赏识,九思诗风也追摹李东阳,融入茶陵诗派;后震动于康海、李梦阳等人的文学主张,转而背茶陵附康、李,反对靡丽雕饰的诗风,追求和恢复汉魏盛唐的古朴真实。

朋友圈:

李东阳:先为恩师,后因文学主张分歧而逐渐反目成仇。

康海:志同道合,一辈子的挚友,诗文观点基本相同。

李开先:晚年忘年之友,有相似的人生历程。


王九思与前七子们始终保持友好关系,罢归后的王九思,虽处西北一隅,但还时常得到他们的书信,追叙旧谊、关切慰问。

诗文:
身为“前七子”之一,王九思的诗文创作也摹仿前人。他诗学杜甫,又追摹陶渊明。早年诗华丽雕琢,以显露才华;之后受康李影响,推崇诗文复古,追求自然朴实,反对过分讲求格律音韵之弊端。
罢归后的诗多为揭露社会及关心兴亡、同情疾苦之作,有“言志”、“载道”之味;日常生活诗清新淡雅,山水诗寄情山水、情景交融。晚年对复古有所反思,不再刻意锻炼以求复古,而是追求情真意切。诗文神韵清新、意境深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