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处死岳飞,真是迫于金人压迫吗?“兀术遗桧书”揭开这一疑点
人的个性都是十分复杂的,没有一个人是完完全全的正义,当然也没有一个人会是彻头彻尾的邪恶。不过,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用这个人主要的性格来评判他,定义他为善或是恶。
也有人说,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对于历史的真相究竟是如何,我们可能也是不能完全的把控,有些甚至只能根据一些言论去推测,因此对于一些人的评判至今都是有所争议的。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岳飞死亡背后的故事,就是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的。
北宋经济发展都十分繁荣,在文化上也有着巨大的突破,这都要归功于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思想,不过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一些问题,比如军事力量过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要归咎于这种思想的统治。以至于在当时能够拿得出手的将领实在是少之又少,除了杨家将就是岳家军了。
北宋后期的时候,皇室都被掳走去了金国,北宋统治者都成为了他国的阶下囚,顿时朝野之间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在这场浩劫中,只有赵构逃了出来,后来也就是这唯一的皇室成员成为了宋高宗。
赵构在应天府重新建立起南宋,不过金兵并未就此罢休,依旧不放过宋朝。于是赵构又带着臣民们逃亡扬州。但是金人的目的就是想要将宋朝彻底消灭,然后可以入主中原。赵构自然也清楚金人是不会就此罢休的,因此整日都活在惶恐之中。
后来,他便和秦桧一起想到了一个可以摆脱现状的计谋,他们撤去在外的将领们,而著名的大将岳飞也因此计而亡。那么,本就已经战斗能力薄弱的宋朝为什么要将将领撤掉呢?这么一来简直就好像是彻底放弃了抵抗一般。
而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因为金宋之间秘密达成了一个协议。当时,金人表示可以与宋和谈,不过作为条件,就是要交出岳飞的命。为了能够不再整日胆颤惊心,赵构就让秦桧出面实施了这一计谋。最后岳飞冤死,而宋朝由此换来了和平。
那么,金宋双方所达成的这个所谓秘密协议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只是政敌凭空捏造出来的呢?
关于这个说法,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在岳飞的后人岳珂所书写的书中提到过金兀术和秦桧两人互通的一封信,而这金兀术是金国人,这封信就是“兀术遗桧书”。
在信中写道,岳飞想要收回河北,这一路上有许多的金人惨死在他的手中,而且他杀的人中还包括了金国的皇室。所以这岳飞的命是留不得了,金人想杀了岳飞,如果能够把他杀了,那么金宋两国可以就此议和。不过,关于这件事并没有留下任何与之相关的史料能够得以验证,只是在岳珂的书中出现过。
而且,后来也没有能够找到这封信的踪迹,因此史学家们也研究过这封信的真伪。不过,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封书信很有可能是岳飞后人自己杜撰的。根据史料的记载,秦桧的确有与金人的往来,但是与他联系最多的是完颜昌。至于和金兀术,他则几乎过直接的往来。
不但如此,在岳飞后人编纂的那本书中存在着很多与历史不符的地方。比如,在有一场大战中,岳珂书中记录了宋军杀敌数目有五千之多,不过在另一本更有可信度的书中写的是宋军杀敌数目为五百。就杀敌数目的记载都相差了十倍,这也着实使人担心这本书的可信度。
因此,岳珂书中所提及的那封信是否真实存在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并且当时秦桧在朝中树敌还是不少的,如果真的存在着这封信,那么对于秦桧来说简直是一个可以直接要了他的命的把柄,他的那些政敌肯定会拿这件事情来攻击他。但是在史料中却从未有提及过有这封书信,更别说是用这封书信去攻击他了。
并且在岳珂的书中还提到了正是金国女婿夏金吾死在岳飞手中,才引得金国一定要置岳飞于死地的。但是,翻阅各个史料,都寻不到这个人的踪迹。倒是有一个汉人是这个名字,不过我们都知道金国对于汉人的态度,又怎么可能将一国公主嫁给一个他们所讨厌的汉人呢?
还有就是在时间上也有着漏洞。根据书信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岳飞的死是用来议和的筹码。不过根据史料记载,岳飞死前一个月双方就已经议和成功了。因此议和与岳飞的死并无关系。既然是这样,那么岳珂为什么要在岳飞的死上做这么多文章呢?
但是这封书信的真伪一直都是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当时,秦桧已经掌握了非常大的权力,因此就区区一封信他还是可以完全将其隐藏起来不被他人发现的。
而且古人写东西有时候也总是会有夸张之嫌,就算是二十万兵力到了他们的口中可能也成了百万雄师,所以就是将五百夸张成五千其实也是不足为奇的。再说到那位无法查证的夏金吾,是否是真的存在又有谁能够说明白呢?毕竟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有些东西可能是史料没有记载的,有些可能是史料丢失了。
而且在当时,金吾是一个职位的名称,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所以在文中的夏金吾所指的是一个姓夏的金吾,而不是一个姓夏名金吾的人。也许这人的确是一个将帅之才,金人为了能够拉拢他才将本国公主嫁给了他。
有些人觉得这信是真实存在的,有些觉得这是岳珂自己杜撰的。所举出的证明也都是有一定根据的,但是真相到底如何至今也没有定论。也许这件事会永远饱受争议,但是也许以后能够找到新的考古结果,从而将这个谜题彻底解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真相。
参考资料:
【《宋史》、《鄂工行实编年》、《三朝北盟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