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学习倦怠是一种心理状态。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越来越明显,也成为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学习倦怠”是“倦怠”在学习领域的体现,它区别于厌学,是一种亚健康的学习状态。人们一般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不强烈,做出逃避学习的行为,并对学习持消极态度。

学习倦怠的测量方法多样。连榕、杨丽娴的研究表明,引起学生学习倦怠的根本因素是缺乏学习兴趣,并由此设计出适用于大学生的量表,重点关注大学生学习中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以及行为不当。有学者将学习倦怠分为学习疏远、低效能感以及学习疲倦三个维度进行测量;也有学者将量表分为情绪耗竭、师生疏离、低效能感以及生理耗竭四个方面。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众多。比如从人口学变量来看,大学生不同的性别、年级、专业、民族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学习倦怠;从个体特征来看,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会影响学习倦怠;从环境变量来看,大学生所处的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学习倦怠。本文仅以自我效能感为例,阐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一、自我效能感概述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与判断。根据班杜拉的定义,自我效能感显示出人们对于“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人们的自我效能感高低,体现出对自己能力的判断;这种判断又会影响后续的行为反应。人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推测,体现出自己的“效能期望”。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参加该活动;相反则觉得自己力所不能及,就可能产生逃避心理。例如,大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就会认真听讲;而觉得缺乏能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听懂,就很难坚持认真听讲。这样,自我效能感就影响了个体的行为选择。

二、自我效能感高会减少学习倦怠

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有更好的表现。首先是表现出积极“想办法”的态度。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存在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在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自信心较高。在面对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时,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增加学业成功的概率。

其次是更加注重理性思考。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和思考方式。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的活动不会参加,而对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则会尽力参加,这样的理性决策,也有助于减少学业失败。

最后是坚持性更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他们在学习上的坚持程度。当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并且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更能清晰自己的学习目标,坚定自己的学习意志,显示出更强的学习坚持性。积极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持久的坚持,都会减少学习倦怠发生的可能性。

三、自我效能感低会加剧学习倦怠

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困境更多。

首先是表现出消极逃避的态度。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往往对能力和结果缺乏信心,很难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学业任务,他们往往沉溺于担心,觉得自己无法完成任务,进而选择消极逃避,而不是把所有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想办法解决问题”。

其次是更加注重感性思考。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往往不够了解自己的真实能力,心情好的时候可能高估,心情差的时候可能低估,判断不够精准和稳定。所以,在决定参与什么活动时,选择较为感性和轻率,受到鼓励可能激情决策,逞一时之勇而接受过高挑战,增加失败的风险;心情低落时万念俱灰,对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也找借口逃避,或者不能集中精力做出最好的表现。

最后是坚持性较弱。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大学生,往往会倾向于避免设定目标,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即使对于自己已经承诺的目标,也很难凝聚起所有的精、气、神,全力以赴应对挑战,导致投入水平较低、学习质量不高。在学习结果方面,他们往往很难接受挫折、压力与困难,遭遇失败会感觉万念俱灰,很难恢复“元气”。所以,“避免失败”成为一种心理需要。基于“心理防御”机制,他们会以漠不关心、退缩或者嘲讽的态度,去面对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比如在选择目标时采用“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说服自己安于现状;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呈现出患得患失、状态不稳的现象,导致目标不坚定、坚持性不强。

总之,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态度更积极、决策更理性、坚持性更强,学习倦怠水平较低;而自我效能感低者态度消极、决策感性、坚持性较差,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前者更容易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后者更容易遭遇学业失败,降低自我效能感,陷入恶性循环。

(0)

相关推荐

  •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推动力

    一.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涵义 基于班杜拉的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进行某种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把握的感受能力,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 ...

  • 信息技术环境下改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参考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在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剖析了学习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习认知.归因进行良性引导,教与学质量的良性转变等问题解决的思路 ...

  • 厌学的根本原因竟然是...家长有必要了解清楚

    一些厌学孩子的家长们都要努力寻找孩子厌学的原因以及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再厌学和好好学习热爱上学习.其实厌学的原因我感觉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倦怠,这个和我们大人的生活是一样的,全职妈妈会厌倦了成天做家务. ...

  •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习投入的中介和Money的调节作用

    #问题:很多小伙伴也看到了我们的<护理科研vip课堂>第3期已经开始了.咨询的老师也比较多,不过在咨询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影响老师们报班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对科研的认知.对学习效果的 ...

  •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自我效能感是突破口

    职业倦怠的出现与教师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工资福利以及个人的生活.家庭等诸多因素有关.然而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也就是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实现专业发展的教师,往往不容易出现"七年之 ...

  • 一遇到因难就放弃,孩子自我效能感降低,如何让他自信,高效学习

    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不去想办法,而是放着,不做就法,也有家长说处己的孩子级,自尊心很强,但是不自信,非常在乎别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害怕挫折,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当这个问题频繁被问起的时候,我们总要对他 ...

  • 目标达成的关键之自我效能感,和马上能感知“学习是快乐”的方法

    一 1. 实现目标的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是"自我效能(力)感"(efficacy).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于完成某一行为,某一任务,达成某一目标时,"我一定行(决定性的自信) ...

  • 自我效能感是什么?如何提升?|心理学词条

    发布时间:2021-03-28 01  定义 自我效能感,听上去似乎有些陌生,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 你学习一门课程,你觉得自己坚持不下来: 马上就要上台演讲了,你发现自己很 ...

  • 什么是自我能效感?自我效能感( SES)测试

    自我能效感 SES,反映一个人,采用适当行动,以面对挑战的信念,自我能效感是一种以自信的观点来,看到自己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自我能效感高的人,在生活中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是一种根据自己行为,来推导 ...

  • OMO教学有多远:从教师自我效能感看在线教学的重难点突破

    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契机.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简称OMO)成为人们变革教学模式的新路径,然而在线教学在实际教 ...

  • 056寒门子弟的“低自我效能感”陷阱

    寒门为何再难出贵子?这一反问也许会打破社会大众的期望,人们在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寒门可以出贵子,这似乎也给平凡的自己一点希望之光.的确,我们不能否认,寒门能出贵子,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寒门出贵子的比例相对 ...

  • 063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应用

          一."三元交互决定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学说,属于"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关注的是人性及其行为的因果决定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