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学习倦怠是一种心理状态。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越来越明显,也成为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学习倦怠”是“倦怠”在学习领域的体现,它区别于厌学,是一种亚健康的学习状态。人们一般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不强烈,做出逃避学习的行为,并对学习持消极态度。
学习倦怠的测量方法多样。连榕、杨丽娴的研究表明,引起学生学习倦怠的根本因素是缺乏学习兴趣,并由此设计出适用于大学生的量表,重点关注大学生学习中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以及行为不当。有学者将学习倦怠分为学习疏远、低效能感以及学习疲倦三个维度进行测量;也有学者将量表分为情绪耗竭、师生疏离、低效能感以及生理耗竭四个方面。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众多。比如从人口学变量来看,大学生不同的性别、年级、专业、民族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学习倦怠;从个体特征来看,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会影响学习倦怠;从环境变量来看,大学生所处的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学习倦怠。本文仅以自我效能感为例,阐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一、自我效能感概述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与判断。根据班杜拉的定义,自我效能感显示出人们对于“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人们的自我效能感高低,体现出对自己能力的判断;这种判断又会影响后续的行为反应。人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推测,体现出自己的“效能期望”。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参加该活动;相反则觉得自己力所不能及,就可能产生逃避心理。例如,大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就会认真听讲;而觉得缺乏能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听懂,就很难坚持认真听讲。这样,自我效能感就影响了个体的行为选择。
二、自我效能感高会减少学习倦怠
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有更好的表现。首先是表现出积极“想办法”的态度。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存在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在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自信心较高。在面对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时,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增加学业成功的概率。
其次是更加注重理性思考。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和思考方式。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的活动不会参加,而对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则会尽力参加,这样的理性决策,也有助于减少学业失败。
最后是坚持性更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他们在学习上的坚持程度。当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并且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更能清晰自己的学习目标,坚定自己的学习意志,显示出更强的学习坚持性。积极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持久的坚持,都会减少学习倦怠发生的可能性。
三、自我效能感低会加剧学习倦怠
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困境更多。
首先是表现出消极逃避的态度。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往往对能力和结果缺乏信心,很难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学业任务,他们往往沉溺于担心,觉得自己无法完成任务,进而选择消极逃避,而不是把所有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想办法解决问题”。
其次是更加注重感性思考。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往往不够了解自己的真实能力,心情好的时候可能高估,心情差的时候可能低估,判断不够精准和稳定。所以,在决定参与什么活动时,选择较为感性和轻率,受到鼓励可能激情决策,逞一时之勇而接受过高挑战,增加失败的风险;心情低落时万念俱灰,对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也找借口逃避,或者不能集中精力做出最好的表现。
最后是坚持性较弱。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大学生,往往会倾向于避免设定目标,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即使对于自己已经承诺的目标,也很难凝聚起所有的精、气、神,全力以赴应对挑战,导致投入水平较低、学习质量不高。在学习结果方面,他们往往很难接受挫折、压力与困难,遭遇失败会感觉万念俱灰,很难恢复“元气”。所以,“避免失败”成为一种心理需要。基于“心理防御”机制,他们会以漠不关心、退缩或者嘲讽的态度,去面对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比如在选择目标时采用“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说服自己安于现状;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呈现出患得患失、状态不稳的现象,导致目标不坚定、坚持性不强。
总之,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态度更积极、决策更理性、坚持性更强,学习倦怠水平较低;而自我效能感低者态度消极、决策感性、坚持性较差,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前者更容易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后者更容易遭遇学业失败,降低自我效能感,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