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浊的中医辩证论治
尿浊是以小便混浊,白如泔浆,排尿时并无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由饮食肥甘,脾失健运,酿生湿热,或病后湿热未清,蕴结下焦,清浊不分而成。若热盛灼伤脉络,络损血溢,则尿浊夹血。病延日久,脾肾两伤,脾虚中气下陷,肾虚固摄无权,则精微脂液下流;若脾不统血,或肾阴亏损,虚火灼络,也可导致尿浊带血。如再恣食肥甘,或劳欲过度,又可使尿浊加重,或引起复发。
二、中医诊断
临床对以尿浊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尿浊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辨病思路:
1.小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者,为脓尿,不属尿浊,多见于肾瘅、肾著、热淋等病。
2.若干大小便时,茎端流出白浊之物,而尿液并不混浊者,称为"精浊",不属尿浊。
3.尿浊经尿液检查证实为乳糜尿者,其病变可为:
(1)伴阴囊、下肢肿大,皮肤粗厚似象皮,血涂片查获丝虫微丝蚴者,则尿浊为丝虫病所致。
(2)若形体消瘦,或有肺痨病史者,应考虑尿浊为肾痨、脂膜痨所致。
(3)若于胸、腹发现肿块,则考虑尿浊为癌瘤所致。
(4)若胸、腹部创伤或手术后出现尿浊,应考虑尿浊与创伤、手术有关。
4.小儿于受寒、饮食不调而脾失健运等情况下,有时可出现尿浊,尿液检查可发现大量磷酸盐,不经治疗能自行消失。
三、辩证论治
本病初起以湿热为多,治宜清热利湿。病久多脾肾亏虚,治宜培补脾肾,固摄下元。虚实并见者,应予兼顾。
1.【湿热内蕴】小便混浊或夹凝块,上有浮油,或带血色,或夹有血丝、血块,或尿道有热涩感,口渴,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2.【脾虚气陷】尿浊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小便混浊如白浆,小腹坠胀,尿意不畅,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消瘦,劳倦或进食油腻则发作或加重,舌淡,脉虚数。
治法:健脾益气 升清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
可加苍术以健脾化湿浊;若尿浊夹血者,酌加小蓟、藕节、阿胶、旱莲草;若脾虚及肾而见肢冷便溏者,可加附子、炮姜。
3.【肾元亏虚】尿浊迁延日久,小便乳白如凝脂或冻胶,精神萎靡,消瘦无力,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偏于阴虚者,见烦热,口干,舌质红,脉细数;偏于阳虚者,面白不华,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沉细。
治法:偏肾阴虚者,宜滋阴益肾;偏肾阳虚者,宜温肾固涩。
方药:偏肾阴虚者,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偏肾阳虚者,用鹿茸补涩丸。
四、补注:文献摘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肾气通于阴,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也。”“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人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府藏,劳甚者则散失其常经,溢渗入胞,而成血淋也。”“寒淋者,其病状先寒战然后尿是也,由肾气虚弱,下焦受于冷气,人胞与正气交争,寒气胜则战寒而成淋,正气胜战寒解,故得小便也。”
《丹溪心法·淋》:“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血淋一证,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者,心、小肠实热;色瘀者,肾、膀胱虚冷。……若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枝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芯、瞿麦各少许,蜜水调下。”
《医宗必读·淋证》:“气淋有虚实之分。”
《金匮翼·诸淋》:“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沙如石也。夫散剂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沙、石淋,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也。”
《景岳全书·淋浊》:“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无容辨矣。但有久服寒凉而不愈者,又有淋久不止及痛涩皆去,而膏淋不已,淋如白浊者,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故必以脉以证,而察其为寒为热为虚,庶乎治不致误。……治淋之法,大都与治浊相同。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