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高阶之路:不用意 不运气 不加力
太极拳处理意、气、力三要素有一个纲领性原则:“不用意而神自明,不运气而气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这是孙禄堂之子——集太极、形意、八卦于一身的实战家孙存周太极拳术练习的经验概括。“不用意而神自明”是神明境界的概括。不运气而气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是懂劲境界的概括。
一、不用意
人除睡着或昏过去不再用意,其他状态下都会一刻不停或多或少地用意。练太极拳当然要用“意识”,所以这里的“不用意”不能简单地仅从字面上理解,它是指用意简单平淡,于有意无意之间。初练太极拳,意主要在动作准确上。动作准确熟练后,练拳的意主要在找内感觉上,如找“似松非松将展未展”、“抻筋拔骨”、“空松圆活”等内感觉。内感觉稳定丰富后,练拳的意主要在凭感觉、呵护感觉、享受感觉上。“找”感觉与“凭、呵护、享受”感觉不同。肌肉有记忆力,练习有年者,动作准确,匀缓连绵顺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等,大部被肌肉记忆力取代,动作在“肌肉记忆”的“惯性”作用下完成,用意日趋简单平淡。中医有个原则,就是身体比脑袋聪明,身体的事情,不是脑袋可以完全控制的。至神明,每练拳,把大脑指挥练拳的意识淡化,由身体自己做主,大脑指挥退居二线,尽量多地让肌肉记忆、身体说了算,“心知先于身知,身知优于心知”。比如取消或淡化对攻防想象的指挥,取消或淡化对呼吸的指挥,取消或淡化对固定力点的执着,取消或淡化对气的关注,“愈简愈远,愈淡愈真”。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有记忆,当招数很熟练的时候这些招数并不需要经过大脑就能够直接运用,过多地用大脑指挥,动作反而失常、呆滞。当能够由身体说了算时,太极拳的内感觉反而更加丰富丰满,内劲潜转、专注清醒、空旷澄澈等一应俱全,所谓“一念不生乐中游,这有那有全都有”。所以打拳的高级境界就是凭感觉不用意,身体自主作用活跃。
二、不运气
不运气是指,不人为指挥、干扰呼吸,不导引内气运行。
(一)不人为干扰呼吸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去有意识地思考迈左腿摆右臂,是先呼还是先吸,这样的呼吸即为自然呼吸、无意识呼吸,是“无息”、“忘息”。猛力抛掷物体,发力的一刹那必定是用呼,不会用吸。冲拳的瞬间发力也必定用呼。人在瞬间猛然发力时的呼吸也是无意识呼吸,这是一种有规律的无意识呼吸,是条件反射使然。发力之瞬间用呼不用吸,行走中自然呼吸,这人人都会,无需专教,从生活经验自然而就。
太极拳演练的时候,要匀缓连绵或快慢相间,慢的时候不要完全静止不动,而是应特别有意有弹性地微微地接做下一动,这样就不存在呼吸对不对的问题了。因为这样操作,劲不会断,而劲不断则气不断,气不断则呼吸定然是深长细匀的。尽管有时呼与吸之间的转换用时十分地短暂,身形微微地一动,呼就变成了吸,或吸就变成了呼,这是呼吸对拳式的“随声附和”,是“身知胜于心知”,全是自动进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呼吸配合动作是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的练习方法,或还没有练到那个份儿上。开呼合吸或开吸合呼,或动作配合呼吸,都是由于练习时呼吸不能深长细匀而做的补救措施。经典拳论没有只字片语谈呼吸,因为只要按照匀缓连绵顺遂去练,呼吸定是深长细匀,呼吸不是问题。人为干扰指挥呼吸,可能会出现过度深呼吸使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甚至会引起血管痉挛。即使是在调呼吸气功练习里,为防止过度深呼吸的发生,一般练习时间也有限制,控制在30分钟以内。太极拳套路练习时,在式与式的衔接处及动作方向有较大变化处,蠕动不止,不出现呆滞,呼吸定然是深长细匀的。我们不必一定要人为制造问题,硬是把气弄断,再在画蛇添足自己制造出来的问题上接气补救,断气、接气无休无止。人为的式式要与呼吸配合,要让“气”把动作“催”起来,这是造成出现呼吸不畅、气滞、胸闷、头晕等现象的罪魁祸首。
《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太极拳论》、《十三势歌诀》、《十三势行功心解》、《打手歌》等古典论著里均无呼吸方面的只字记载,没有指示。郝少如编的太极拳书中,无一有动作配合呼吸的表示。杨澄甫的《太极说十要》里也无有表示。吴氏吴公藻编的《太极拳讲义》里也无有表示。如果动作确有配合呼吸的必要,那么,以上这些论著是绝对不会只字不提的。陈鑫说:“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杨澄甫说:“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吴鉴泉认为:“凡人喝茶用饭之际,从不注意到呼吸,亦未闻有人因喝茶用饭而坏者,苟喝茶用饭时,亦要研究何时为呼?何时为吸?如何如何用气?如是而不坏者几希。”孙剑云指出:“一定要使呼吸纯任自然。”孙存周说:“不要管呼吸,注意力在呼吸上,其式必空。”都是一贯坚持呼吸自然。
(二)不导引内气运行
做一个单鞭,前手往前推,后手定住不动或者往后拉,头、腰、膝往上顶,肩、肘往下沉,整体外撑如圆球无凸凹,气往哪一个方向、哪一个部位导引好呢?凡是拳术,因有动作准确、诸多要领落实等等的要求,体内之气无不靠形体来引动,这与吐纳、导引类气功是根本不同的。在拳术中,形正则气顺,形反则气逆,经络之气靠形体引动,不是由意来引动的。拳术运动其形体千姿百态,体内气机的运行也随着“千姿百态”,毫无规律可循。要说有规律,那就是充盈,全身充盈,不在一线一面之局部流动。陈微明先生的《太极拳术》中有:“太极纯以神行,不尚气力,此气言后天之气力也。盖养气之气为先天之气,运气之气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有尽,先天之气无穷。”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使用法》:“不在气者不在运气之气;在气则滞如运气澎涨一部分,滞而不灵。”孙存周说:“尤不可专求一部之气、一部之力,务求全身平均发展。”气虽无形,但它是有能量的,能化无形于有形。气往上涌时,能怒发冲冠,气往内收会忧郁成疾,淤积成肿瘤肿块等。有些拳家喜欢导引气,气在体内会结成活动的小块块。这种小块块于技击毫无用处,于养生是利是弊还是个未知数。把冠“顶”起来,把体内的小块块结起来,这是气有能量的表现之一,但是,这样的能量值,比起技击时人体所消耗所需要的能量,小得看不见,不值一提。
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通篇只一个气字,即“气沉丹田”。而所谓的气沉丹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腹式呼吸,简单省事得很。借“气沉丹田”在丹田、在气上说事,好像丹田里有原子弹,有无穷无尽的能量,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在王宗岳之后没有人在太极拳里再提这个气字,太极拳里关于气的是是非非就没有了,练太极拳就淡淡地甚至是似有似无地气沉丹田好了。但是,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气的异样感觉总是要出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避是避不了的。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没有细述,难道是他没有练出气的异样感觉?想想是不会的。那么他为什么不指示给我们呢?是气在太极拳技击中不重要?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王芗斋先师为什么不提气沉丹田?很多练家为什么要淡淡地甚至是似有似无地气沉丹田?这些问题外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生活中有一个现象:从来不知气不练气单纯的山野农人,长寿的比比皆是,对此能否套用“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从来不练气的自由搏击者,闪展腾挪搏击技能照样超群,对此能否套用“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气功专以致气,太极拳术虽不在气,但却也是不折不扣的气功,是不运气的气功。
只要打拳时确实能做到形正,形正则必气顺。形正气顺,则必气充盈全身。气充盈全身,不是像轮胎充足气膨胀出来的感觉,没那么玄,是空松圆活似水似气的感觉,是极柔软后的肢体运动表现。说气在体内沿哪里流动,这是气功练习,不是拳术练习。
三、不加力
打拳不要故意用力,这不成问题。问题有可能出在“力点”和“招着”上,过分在意力点和招着,难免会发硬发僵。
(一)力点
练习太极拳套路的时候,有“意与力合,意在掌根,力点在掌根”、“意在前臂,意与力合,力点在前臂”等等说法,我们在实际练习中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力点”之说呢?
何谓力点?力点就是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的接触点。严格科学地说,太极拳套路练习除了双足踩地,足与地面有接触点为力点外,身体其他任何部位都不存在力点。力点之说于太极拳套路练习,不科学。外家拳或单操发力,一拳一脚有明显的攻防点,如膝撞,则膝为着力点,如肘击,则肘为着力点,发力时意在着力点。这种练习能产生惯性冲击力。不施爆发力的太极拳套路练习则完全不同,它无产生惯性冲击力的要求,也没有惯性冲击力。外家拳或单操发力,虽方向性非常明确,但与发力方向相反的过程(如前足制动“刹车”、腰后弩等)仍不可或缺。太极拳套路练习对力的“相反过程”的重视较之外家拳或单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前推之手有“推而不推,不推而推”之实,有着力点,亦无着力点。
力点之说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在太极拳套路练习时有一个假想对手,有对手就有接触,有接触就有力点,这个力点是假想力点。假想力点在运动时起引领作用,但并不显现,也无法被观察。小指侧、拇指、掌背、掌根、前臂、肩、背、腰、头等等都可以作为领劲的部位。二是在太极拳套路练习时有一个假想介质,如水或空气,肢体在假想的空气或水中运动,产生体外生力之感。
小孩需要大人引领,小孩逐渐长大,大人的引领行为逐渐减少,直到“平起平坐”不再需要引领。给某一个式子规定、固定力点,且规定的力点大都在手上,这在初习阶段可以有,主要起到让动作顺遂和正其形的作用,“小孩需要大人引领”。纯熟之后,不再刻意让某一动必须由专门的身体部位做引领,这是因为体内力感不断地丰富和增多,并且随着练习的深入,出现力感的部位在变,力感的感觉在变,力感的强度在变。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形成的挺拔“力”,沉肩坠肘、气沉丹田形成的沉重“力”,立身中正支撑八面形成的顶天立地的膨胀“力”,抻筋拔骨的“力”,对拉拔长的“力”,拧裹的“力”,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力”,如身处水中或空气中的阻“力”,抽丝的“力”等等。这些“力”都是浑圆整体无凸凹,用意拳的话来说是“力不破尖”。如若做力点之存想,力就破尖有凸凹了。越往后,“力”就越多元、实在、难以言说。借用《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些“力”才是太极拳练习所要获得的。
(二)招着
练习太极拳套路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处理“招着”呢?
力点与招着是孪生兄弟,讲力点必同时讲招着,讲招着必同时讲力点。对太极拳套路每一式的攻防含义的解读可以说是百人百样,各自发挥想象力。在做假想中的攻防时,有几个接触点就有几个力点,每招的着力点少则有一,多则有三四。如防手有一着力点,攻手有一着力点,腿套插勾绊也有着力点。照顾得过来吗?劲力柔软到一定程度,肢体如水如气,空松圆活,整体膨胀,局部会“流动”,就像极柔软的面团摊在桌子上,会马上在桌面上均匀铺开一样,无一处一点引领,又无一处一点不在引领。此时此情,全身处处在引领,又无一处在引领,一动无有不动,不存在固定的和事先规定好的着力点。又好似鞭子甩出,力由鞭把向鞭尖传递,像小虫子蠕动,不固定在某一点。招式与力点一样,每动有所指,难免存在某部单独推进的情况。因所有部位都相互制约,单独推进某些部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人担心,没有假想力点会失去劲。意拳没有套路,没有套路就没有假想力点,它通过站桩、试手照样得到劲。站桩、试手讲究“力不破尖”“只管自己正不正,休管他人中不中”,整体浑圆,全身无一处不引领无一处不。
“挨何处何处发”是太极拳提出来的,什么叫挨何处何处发?换劲不换手,手不空回。不换手,何有、何来招着?“耄耋能御众”是太极拳提出来的。使招用着需要身手敏捷,耄耋何有身手敏捷?如果太极拳朝招式走,会改变太极拳术的技击特质,恐落有名无实。
(三)力点、招式是“渡河之船”
力点、招式之存想的局限性和局部性过强,仅可以作为套路练习中的“渡河之船”,作为步入懂劲阶段的梯子、驳船,上了岸——懂劲后就不能再背着船上路了。懂劲后要整体、浑圆着来练,“浑身是手不见手”,“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没有力点,没有招式。为了把太极拳的动作做得准一些规范一些,在学练之初可以把一些招式领会一下,深入以后不要再在意招式。因为讲招式,就无法避免在不经意间弱化“过程”、弱化“抽丝”而强化“两头”,容易误入直接“以心运身”的误区。正确的练习要求应该是“以心运气,以气运身”。力点、招式,初学可略知一二,无须深究,不可当真,套路假借而已。过于认真讲本不存在的力点、讲一厢情愿的招式,在力点字眼的诱导下,某些部位可能发生僵硬,会起硬劲。因此,规定、固定在手上某个部位的力点之存想不宜常有。为了减少在力点操作时发生僵硬,应将把某部位强调为力点的旧法,改为强调某部位领劲,则硬点、断点会大大地减少。
复杂的用意、运气、加力,“好看”、“有内容”、“有意义”,但背后往往是肤浅和不实用。无意义便是有意义。有形有意都是假,意到无心始称奇。不用意,不运气,不加力,一念不生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