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傅老师的一封信——在“网游”这件事儿上,必须给孩子亮明底线

给傅老师的一封信

——在“网游”这件事儿上,必须给孩子亮明底线

(2021088)

说明:傅老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但面对玩手机游戏上瘾的儿子却束手无策。傅老师这样说——
14岁的儿子上初二,就读于北京一所学校的实验班,成绩一向名列前茅,是个很听话的阳光男孩,业余时间喜欢踢足球。去年2月起,学校开始线上授课,一边是手机一边是电脑,我发现孩子开始玩起了网络游戏,并且日渐“失控”,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与他沟通也越来越困难。有时候一天玩游戏超过5个小时,将自己关在卧室,也不允许我们进去。一旦我们动了他的手机,或者限制他玩手机的时间,他就会翻脸。成绩已经滑到30名。
开学后虽然有所缓解,但我发现他竟然通过我们的微信陆续给自己转了1万多元,这些钱分别转给了山东、福建等地的几个游戏代打。我很恼火,训斥他,他却振振有辞,说将来要从事游戏行业……
傅老师:
您好!
读到您的情况,非常理解您想管管不了,想严不敢严的尴尬处境,很想能够帮到您。不过仅从您提供的200多字的材料来看,许多关键信息没有说明白,不知道是您自己没有搞清楚,还是没有写清楚。

比如,孩子打的是哪种游戏?您对这种游戏了解几何?孩子所指的将来要从事的“游戏行业”到底是怎样一种行业?您对这一行业了解多少?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果您对上面的情况不十分了解,建议您首先详细了解一下,然后再与孩子沟通。有无准备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另外,在教育孩子这件事儿上,您是不是缺少应有的底线?无限制地玩儿手机打游戏,竟然还不许家长进屋;限制他玩儿手机竟然敢“翻脸”;特别是孩子竟然敢偷偷从您的微信上转走一万多元……很明显,因为您的“无底线”,孩子越来越明目张胆,越来越胆大妄为。

尤其是将您微信上的钱私自转走,这已经不是他将来“做什么”的问题那么简单了。孩子想做什么不是不可以,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渠道向家长说明情况,而不是偷偷摸摸从家长的微信上转钱。犯下如此错误还“振振有词”,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严厉地进行斥责甚至惩戒吗?他还有何脸面“翻脸”呢?

看到您的文字介绍,当孩子对您“振振有词”,并且说出“以此为业”之类的话时,便以省略号代替了下文,可以想象,那时您或许是语塞,或许是担心自己的斥责会引发孩子的过激行为而无奈的摇头叹息——因为毕竟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个案了,其实,这正是您没有底线的表现。殊不知,您这样做只会害了孩子,让孩子越陷越深。

怎样才能“有底线”?窃以为,您必须给孩子亮明自己的观点:第一,可以适当玩游戏,但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必须没收手机或者停止网络。第二,正当的花费,在说明情况后家长大力支持,不正当的花费一分钱也不能提供。

在亮明您的底线之后,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与孩子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孩子的下面信息:对这一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了解多少?当前的水平如何?成功的几率多大?从事这一行业的困难是什么?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

如果有必要,应该带着孩子拜访相关专业人士,让孩子更直观的了解这一行业的相关信息。孩子所说的“游戏行业”,一是“打”游戏,一是“研”游戏,无论是哪种情况,目前均有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高中的时候迷恋上了电竞,家长在百般劝说不起作用后,转而支持孩子考电竞专业,结果孩子名落孙山,只得选择了一个其他专业。而那些考上电竞专业的,后来就业的时候也基本上没有搞电竞的,因为这一行业吃的是年轻饭,二十几岁便基本上没有上场机会了。我想,孩子了解这些情况,对他的最后选择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争取能够用其他的爱好,比如足球,来占用他的业余时间。

第三,争取得到老师的支持与帮助。

提出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希望孩子能早日摆脱网瘾。

袁建国

2021年3月28日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