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二十七)
五言绝句粥饭读
刘川
导言:
因近期开始学写五言绝句,故茶余饭后,信手随缘读明清及更早的诗人作品,多涉猎五绝,随记几笔读后感受,且多有演绎发挥,呈与大家,闲读可也,不是赏析与学术研究。请批评指正,候教处:1203068559@qq.com。
——粥饭
赠范晔
陆凯(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读后感】
江南距陇头,千里又万里。没有什么可寄给友人的,折花一枝吧,情深而不俗。“一枝春”,是借代手法,以一代全,以小代大。以一枝代整个江南。以一枝花,代整个江南春和人的思念。也是暗喻,把春天说成一枝,抽象事物具象化、形象化,类似一两月色、一江春愁之类。这三个字,是小手段,也是大手笔,何其巧妙,何其自然(这个手法如今人人都会用,却用得不够自然)。此诗如同托人给友人带的口信,平淡实在中,饶有情致,读来如春风萦怀,久久不去。
西湖
袁宏道(明)
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
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
【读后感】
此诗写一日里,于湖上走走看看,坐坐躺躺,随心尽兴,一任湖光山色中流连忘返。四个排比,暗写了西湖之美,使人沉迷其中而不自觉。行住坐卧乃佛教徒四大威仪(行为规范),若将诗中此四字改成“吃喝玩乐”,即成村夫打油诗也。此诗写“我”离开闹市,来到湖上,如同修行者一样,行住坐卧,似乎还有随处是道场,心、行一如之意,不妨以西湖为一座碧琉璃寺庙嘛。此诗看似浅薄、简单,实则机智,给千古以来过于严肃的诗歌序列,增添了一首“巴适”、自在的异类。
(附记:诗歌的解读,应该是在文化大背景下的情感核验、经验比对、辞采分析及价值考察,以达到准确的美感体认。不可脱离大背景而仅仅停留在技术、修辞的单一层面。虽然忌讳过度索解、无限发挥,但诗歌背后隐藏的内容可能更多,挖掘式解读意义很大,因此我更赞同社会学意义上的文本细读。比如此诗作者不止是诗人,更是虔诚的佛教居士,对这首诗的解读而言,就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因此,这首看似“扯淡”、不入正格的作品,很可能是一首当面错过的好禅偈。)
江上
汪广洋(明)
昔从江上去,今从江上还。
家僮笑相语,又过小孤山。
【读后感】
仆人小童安知主人心事,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其间遭遇如何。只是感到有趣:又经过了小孤山。一句家童语,说者无心,听者动心,“又过”二字写尽主人心态,汤汤水流,去而不归,而“我”匆匆来去,所获者何?寄慨其深,于平淡中,不露声色,写尽过客心态。
北窗
吴沛(明)
横开二尺窗,无风凉似水。
一编手未休,高卧果何以?
【读后感】
夜课情状:天清晚凉窗开,手中一编未了。高卧还要凭借其他什么理由吗?不需要!说是神仙,想想大约也就是,月夜站着写书、仰卧读册,或者约人喝点小酒、下下闲棋了。襟怀无事,一派空明。真乃好书生,却不是书呆子,有傲然自若的气度在里面。
裁衣寄远
鲁铎(明)
心事停并剪,啼痕渍越罗。
离愁身万里,宽窄定如何?
【读后感】
心事重重,停下了并州的剪刀;泪痕叠叠,湿透了越地的罗锦。满怀别愁,那人身在千万里外,不知消瘦了多少,教“我”如何裁定这件给他做的衣服,是宽些、是窄些?以闺中口吻,写闺中心事。夫妻同命,离别自是愁绪百端。由衣之宽窄,问愁之多少,此诗虽得自古人启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表达,却是自己的、独特的,新巧感人。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