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观影---视听基础:角度

角度又称之为视点。摄影角度决定了拍摄距离关系,方向关系和高度关系,这是角度自身的三位一体关系构成。

距离关系是指画面透视关系,即摄影机与拍摄主体的距离,在画面透视上形成的是:距离越近,画面透视越大;距离越远,画面透视越小。

方向关系是指画面背景关系,摄影机朝哪个方向去拍,造成了拍摄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角度,产生不同的画面造型效果。

高度关系是画面角度的核心,理论上有五种角度可供采用:1、鸟瞰;2、俯拍;3、平视;4、仰拍;

一.垂直变化

1、鸟瞰角度
是在上空拍摄地面,由于我们平时很少从这个角度看世界,对所摄景物会觉得抽象和难以辨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角度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从鸟瞰的角度拍摄,能令观众如翱翔于场景上空一般,像全能的上帝一样,。俯视一切。画面中的人物犹如蚁群,显得十分渺小。尤其在表现围绕人类命运的主题时,导演会喜欢使用这种俯拍镜头。

《杀死比尔》鸟瞰镜头

2、俯拍镜头
对于一般的俯拍镜头来说,如果不是过于极端,并不暗示命运和前景。对拍摄对象而言,俯拍镜头能使之降低高度。运动的镜头速度要放慢,也就是说俯拍镜头不适宜表现速度,但用来显示沉闷是有效的。俯拍镜头中,背景和环境的重要性被突出了,画面会呈现出一种空间构成关系,会带有一种宏观表征意义。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陈家大院,常运用大俯拍的全景,强调了院落的封闭格局和对称感。而人物会显得弱小,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和重要性,这种角度用来表达人物的自卑和渺小也是有效的。俯拍对画面主体表达有一种俯瞰、客观、公正、强调、压抑的效果,显示出一种严肃、规范、形式、象征、低沉的气氛。

《大红灯笼高高挂》俯拍视点

3、仰拍镜头
能产生与俯拍镜头相反的效果。这类镜头能增加被摄主体的高度,加强画面的垂直感。实际应用中,它能使身材不高的演员显得高些。运动的速度会显得更快,使得狂暴的场面显得更为混乱。在仰拍镜头中,周围的环境缩小了,天空或天花板成为单一的背景,使得银幕上的形象在观众感受中变得高大,也会在观众心理上渐渐形成一种压力,并产生不安全感和压抑感。比如在美国影片《白夜》中,在拍摄男主人公和黑人被囚禁在一栋办公大楼内时,大都用低角度,构成了楼房和高大空间对人性的精神折磨和压抑;同时也表达了楼内空间的宽广,以此来暗示人物的孤寂和无奈。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从低处拍摄会令人感到恐怖和敬畏。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形象宣传片和英雄片中就常常采用这种角度。

《闪灵》中的仰拍视点

4、平拍就是摄影机处于跟人眼等高的位置。平拍符合正常人眼的生理特征,能够使画面产生平稳的效果。平拍角度拍摄的人物形象表现十分忠实,不变形,不走样,但画面在视觉上容易显得呆板,缺乏生动性,也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空间层次感的表达。也有很多导演会尽量避免使用各种非正常的角度,认为那会显得失常并带有主观色彩。像日本的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他习惯于把摄影机放在离地面四英尺处,就像观众按日本方式在地面就坐时的高度一样。小津安二郎是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影片中的人物的。由于他采用的角度,观众不会有俯视剧中人的感觉,因而不带主观色彩。剧中人物都是普通的人,导演对他们不褒也不贬,他们在剧情发展中客观地展示自己。小津相信,使用特殊角度的镜头就会产生倾向性,他要使摄影机保持客观而不过分热情或参与评价。

《秋刀鱼之味》平视视点

5、倾斜角度是在故意将摄影机不放在平面上,银幕上的地平线是倾斜的。用倾斜角度拍摄的人物会显得似乎站立不稳,将向一边倒去。这种角度常用于拍摄主观镜头,比如用来拍摄跌跌撞撞、站立不稳的醉汉。倾斜镜头使观众产生不稳定带来的紧张感,一般不常使用,因为过多的倾斜会让观众心烦意乱。而在某种暴力场面中,它是很有效的,因为正好符合观众视觉的需要。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大量倾斜角度,展示躁动的青春

二.水平变化:

正面(0度),侧面(90度),背面(180度 )。
正面角度:显得庄重、正规。正面角度易于较准确、较客观、较全面地表现人或物的本来面貌。

侧面角度:显得活泼、自然,是一部影片中用得最多的角度。

背面角度:显得含蓄、丰富。

二、角度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

巴拉兹:“每一个物体本身(不管它是人还是动物,自然现象还是人为现象),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形状,这决定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观看它和描绘下它的轮廓……每一个形状都代表一种不同的视角,一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不同的心情。一个视角代表着一种内心状态。因此,再也没有比镜头再主观的东西了。”每个镜头都有它的角度,而镜头的角度将会引导观众的视角,并导致观众对镜头中被摄对象的评价。
(一)决定影片艺术和形式风格
  低角度拍摄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兴趣,形成一定的视觉风格。

《杀死比尔》低角度拍摄

(二)表达人物视点与主观倾向
1、表达剧中人物的视线及心理感受。谁在看?看什么?有什么感受?
例:主观镜头《后窗》

《阳光灿烂的日子》:“扔书包”

2、表现制作者的视线、主观评价及态度。通过不同角度来表达对于剧中人物所处的位置、境遇和其态度倾向。
例:《鸟人》:“鸟人出场”

例:《 亲切的金子》

3、剧中人物视线与观众的视点合一,取得观众的心理认同。
《阳光灿烂的日子》:“窥视跳舞”

《美国往事》“与莫胖子重逢”

《阳光灿烂的日子》:“遭遇画中人”

(三)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的性格、传达思想。
《公民凯恩》

《求求你 表扬我》范伟出场

《黄土地》拍翠巧几次挑水,开始是俯角,后来是仰角;

(四)体现人物位置关系及叙事关系。例如两人位置平等但是也分别采用了仰角和俯角来表现其间的地位和关系。处于强势位置的人往往利用仰视,而处于弱势的人往往利用俯视。
例《求求你 表扬我》

(五)境界与主题的升华:
例《喜宴》的开头与结尾

例《杀手莱昂》结尾

三、视角

(一)什么是视角:通过摄影镜头观察拍摄对象的角度。
(二)视角分类及其特点
1、主观视角:摄影机直接代表某一剧中人物的视点,是将观众直接引入剧情的有力手段之一。这种镜头也叫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的几种表现方式:
(1)         看—被看—反应 例:希区柯克《后窗》

(2)被看—反应;例:斯皮尔伯格《大白鲨》

(3)被看—(客观物)   例:贾樟柯《站台》

(4)看(无承接) 直面观众(例:《四百下》)

2、客观视角:摄影机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现场所共有的视点。这种镜
头也叫客观镜头。
3、全能全知视角: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视角,也叫上帝视角。展现影片中任何一个人物所知道的和未知的一切。
例《红高粱》

《最爱》

(0)

相关推荐

  • 手机摄影中心︱秋季摄影技巧

    秋季是一个美丽与收获的季节,树叶黄澄澄.红彤彤,田野.山河色彩斑斓.美轮美奂,是摄影的黄金时段之一.在这个季节里,无论你是摄影新手,还是"发烧友",都需要有走出传统思维拍摄方式,避 ...

  • 学观影---视听基础:景别

    景别是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景别是一种最重要.最外在的视觉语言形式.当我们看到银幕上任何一个镜头画面时,最先识别.感受到的就是景别,辨别这是一个多大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划分基本上是约定俗 ...

  • 学观影---视听基础:镜头的运动

    镜头的运动 一.镜头:镜头指摄像机开停一次对被摄对象的连续记录,或者在剪辑上将一次拍摄的连续画面分剪成两个以上的片段,每一份剪断成为一个镜头.镜头是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真正确定将镜头作为电影基本组成单 ...

  • 学观影---视听基础:声音

    "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黑泽明 电影的声音由人声.音响.音乐三部分构成.这些声音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任何方式组合使用.很多情况下,声音来自于形象,与 ...

  • 学观影---视听基础:色彩

    色彩 人生活的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物理属性是进行物象区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人的生命初始阶段,色彩就成了认识世界的最有效途径: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只对物象的色彩有所反应,只有长大后才会渐渐产生对其 ...

  • 学观影---视听基础:光线

    光线是曝光的基础,是使影像记录到胶片上的基本条件.对于电影来说,光线是最重要的摄影造型手段,是画面的灵魂.照明的焦点何在,用光的强度如何,这都极有选择性.通常情况下,要根据影片不同的题材.风格.样式采 ...

  • 学观影---视听基础:视觉元素基础认知

    视听元素分为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两大部分.通俗的讲,就是画面和声音. 画面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它是电影的原材料,是通过具有明显边缘的两度空间平面,再现现实生活的三维立体空间.对于每个画面的认识 ...

  • 学观影要打基础:认识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

    学观影要打基础:认识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 以电影<归来>及其原著<陆犯焉识>为例 电影是以镜头画面的形式进行叙述和描写的,又以声音(对话.旁白.音响.音乐等) 与画面的结合.镜头 ...

  • 学观影 打基础:学会分析电影中的光线运用

    学观影 打基础: 学会分析电影中的光线运用 1.按照光源方位划分: 顶光 表现人物疲惫.想想,太阳什么时候在你头顶正上方?当然是晴天正午,那是经过半天学习.工作,需要吃饭.休息片刻的时间,人最容易疲惫 ...

  • 学观影 打基础: 电影声音分析

    学观影 打基础: 电影声音分析 声音的意义: 声音是电影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的元素,而画面因为距离观众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无法呈现这种感觉. (一)1.环境声 画面环境空间本身具有的声音,塑造真实环境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