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睫毛的颤动及其他
梅兰芳是京剧的罪人,侯宝林是相声的罪人。
戏曲和曲艺本来都是很俗的艺术,所谓“俗”,无非是有点黄,有点暴力,有点不着调的玩笑,这样的东西老百姓爱看。
梅兰芳让京剧“雅”起来,逐渐成为士大夫的玩物,于是就衰落了;侯宝林让相声变得有文化,知识分子很欣赏,也完蛋了。
梅兰芳是京剧的功臣,侯宝林是相声的功臣。
京剧如果不雅起来,照样在演完“苏三起解”接着演“十八摸”,现在也没人看。“十八摸”再黄,也黄不过脱衣舞呀。相声如果不雅起来,照样开些既谑又虐的玩笑,观众也不会太多。低俗的玩笑经不起重复,就像如今泛滥的各种“荤段子”。
所以,京剧和相声的衰落不是某个人的罪过,而是历史的选择。梅兰芳、侯宝林虽然不能挽救京剧和相声,但他们创作的一些名段还是能流芳百世的。“雅”最终还是战胜了“俗”,尽管“俗”在开始时总是人多势众、气势汹汹。
屠格涅夫的小说《贵族之家》,写了一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了修女的丽莎。丽莎一次在教堂里遇到了以前热恋的情人。丽莎面不改容,“唯独眼睫毛上轻轻地颤动了一下”。读者一定会好奇,对感情十分看重的丽莎见到了以前的情人,怎么会装作没看到呢?丽莎怎么不是泪流满面地跟男主人公打招呼问好呢?按照常理这时丽莎应该是会哭的,她怎么没哭呢?读者继续思索。“唯独眼睫毛上轻轻地颤抖了一下”,这时丽莎肯定有颗泪水流下来了,而她的心里肯定要泪如泉涌了。
这样的艺术多么精致,多么细腻!作家柯岩也曾迷恋这样的艺术,但后来她发现民间的艺术更质朴,更有力量,于是就逐渐倾向群众艺术。据她介绍,她的某名作就借鉴了民间老大娘“哭灵”的形式。柯岩抛弃了屠格涅夫“眼睫毛的颤动”,但《贵族之家》仍会永垂不朽,至少我会推荐我的孩子去读一读。而“哭灵”,也许我外婆会一点,我妈就不怎么会了,我更是一窍不通,当然也不会推荐孩子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