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宰相吕諲:原来恶龙也是可以变回少年的
升官
从前,唐玄宗年间有一个少年叫吕諲,家里穷,但人穷志不短。
同乡富人程楚宾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将来必能出人头地,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作为岳父,他当然要提携女婿。在岳父和舅子程震的资助下,吕諲有了好名声,也有了去京城长安游历的机会。
玄宗天宝(742年 - 756年)初年,吕諲中进士,调授宁陵尉。
采访使韦陟欣赏吕諲的才华,署任他为支使;天宝十三载(754年)三月,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邀请吕諲任度支判官,累次升官为兼卫佐、太子通事舍人。
哥舒翰注意到了吕諲的与众不同,别人都出去玩了,他还在官署复查文件。哥舒翰部下诸将的长处、短处,他都一清二楚。
这样勤勉的干部,谁不喜欢?
吕諲因此累次升官为兼虞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有个看相的叫金梁凤也来讨好他,说:判官您以后是要做宰相的,只要受一次惊吓就可以了。
结果,吕諲还没受到惊吓,唐帝国先受了一次大惊吓: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出了昏招,哥舒翰被迫出潼关迎战叛军,结果大败被俘,眼看叛军要杀进长安,唐玄宗只能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将士拥戴下没有随驾,而是北上到灵武登基称帝,即唐肃宗。
吕諲没有和老上司一起被俘,他前往灵武,并且得到了宦官朱光辉和李遵骤的推荐,有了面圣的机会。肃宗很欣赏他,越级提拔为御史中丞,对他言听计从。奉先令崔器因为和吕諲关系好,就被吕諲推荐为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至德二载(757年),肃宗移驾凤翔府,任吕諲为武部(即兵部)侍郎,允许他穿高官的金紫袍服。
蜕变
后来肃宗收复长安、洛阳,就以御史大夫兼京兆尹李岘、吕諲、崔器、刑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韩择木、大理卿严向五人为三司使,处置那些投靠叛军的官员。期间,吕諲又推荐崔器为吏部侍郎、御史大夫。
吕諲和崔器果然是好朋友,一致主张严惩叛臣,要不是李岘据理力争,肃宗就同意大开杀戒了。在李岘建议下,这些叛臣被分为六等定罪,很多人都活了下来。
于是当时舆论都称赞李岘,却说吕諲、崔器的不是,毕竟叛臣也有胁从的,怎能不问情由都一棒子打死呢?
乾元元年(758年),吕諲去驿站,责怪驿长招待不周,笞责了他。有个驿吏是武将,性情粗猛,见状要为上司出头,拿着弓箭就闯了进来,对着吕諲的脸就是两箭——当然没射中,不然后面的故事就没有了。
吕諲跳墙逃脱,惊魂甫定之际突然想起了金梁凤的预言,就问金梁凤:我是不是算受过惊吓了?
金梁凤说:是的,您就要入相了。
乾元二年(759年),吕諲果然被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头衔,拜为宰相;虽然他的职务还只是武部侍郎,并不在门下省上班,却被任为知门下省事。虽然一度为母亲守丧而离职,但很快就复出,又兼任度支使,封爵须昌县伯,任黄门侍郎;上元元年(760年)初,肃宗又将他的宰相头衔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赐以表示威仪的门戟。
有人对吕諲说,升官是荣耀,您穿着丧服接受,不合适啊。吕諲觉得有道理,竟然真的脱了丧服,这下又成了街头巷尾的话柄和笑柄。
其实,吕諲并非忘恩之人,他知恩图报,推荐自己曾经的伯乐太常卿韦陟为礼部尚书、东京留守,判尚书省事,兼东京畿观察处置等使;对帮助自己发家的岳父和舅子也不能落下,他任岳父程楚宾为卫尉少卿,舅子程震为员外郎。
如果前者还可以算推荐贤才的宰相之责,后者就完全是徇私弄权了。吕諲却仿佛还嫌自己这个宰相做得不够失败名声不够差,竟然又和负责传达诏命的宦官马上言勾搭在一起。有个人想当蓝田尉,给马上言送了钱,马上言去给吕諲打了招呼,吕諲就让那人如愿了。
不曾想,东窗事发,肃宗龙颜大怒,马上言不仅被活活打死,连肉都被肃宗命令他的手下分吃了。
作为同案犯,吕諲当然也令曾经欣赏他的肃宗大失所望,他的宰相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
重生
有个民间故事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是一个穷小子在蛇帮助下发达做了宰相后,越变越坏,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屡次无底线地向蛇索取,最后被蛇吞了。
吕諲的前半生和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何等的相似,但幸运的是,他还能有个后半生,肃宗没有处死他,只是贬他为太子宾客,不久外放荆州任大都督府长史,也就是荆南节度使。
从当朝宰相到地方长官,对吕諲的仕途来说当然是跌落,但却是他人生的新起点。
荆南节度使的治所是荆州,又称江陵,另外管辖澧、朗、夔、归、峡、万、忠七州。吕諲到了江陵,便奏请升江陵为府,定为南都。他发现治下缺少军队,又请求设置永平军团练兵三千人驻守江陵,防备叛乱;把在泌阳带兵的元结调来辅佐自己;选取数十个有本事的人总管牙兵,威惠并行。
肃宗全部照准。
看起来吕諲到了地方可以放开手脚干了,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在这之前,他需要先摆平一个地头蛇。
荆南隔壁有个衡州,按规划属于江南西道,本来也不劳吕諲挂念,但衡州的蛮族酋长陈希昂却把手伸到了荆州,他既是衡州的土皇帝,又是荆州的司马。有一回,他和前任荆南节度使张惟一的亲信将领牟遂金不合,竟然率军迫使张惟一杀了牟遂金,就这样架空了张惟一的军政大权。
有这样的刺头在,吕諲这个地方行政长官就无法说一不二。他知道自己不便直接和陈希昂翻脸,就假意讨好,还推荐陈希昂升官。在吕諲推荐下,陈希昂进京当上了侍御史,又外放为常州防御使。
从京城去常州要路过江陵府,陈希昂觉得顺道拜谢一下恩公正好,却不曾想,这都是吕諲计划好的,吕諲的伏兵早就等着了。很快,陈希昂及其部下数十人的尸体就在江陵府门前堆了起来,吕諲也上表奏明陈希昂的罪行,从此再也不会有人怀疑荆州的事到底谁说了算了。
既然土皇帝陈希昂没了,衡州的政治格局也要重新调整了。同年,江南西道下属衡州防御使所领衡、道、永、邵、潭五州、鄂岳都团练使治下岳州、岭南道下属韶连郴都团练使连、郴二州,黔中道黔中节度使治下涪州都被划给荆南节度使管领,吕諲的辖区扩大到了一府十六州。
但接下来的事,对吕諲来说是更大的考验,如果陈希昂只是个小怪,那么道州军校申泰芝就是个大怪,小怪只是手里有兵,而大怪身后有后台。
申泰芝原本就是个术士,因为巴结上了朝中炙手可热的大宦官李辅国而进入了官场,大搞贪污腐败,向地方蛮族勒索财物。潭州(今长沙)刺史庞承鼎忍无可忍,趁有一次申泰芝来潭州,将其扣押,搜出了他的赃物,上表弹劾,却被李辅国倒打一耙。李辅国要吕諲调查审理。
虽然吕諲有勾结宦官的前科,虽然李辅国的分量比马上言大得多,但在派之前被自己提拔为判官的严郢调查了情况后,吕諲上疏肃宗,明确指出理亏的是申泰芝,占理的是庞承鼎。
连孙悟空都知道有后台的妖怪打不得,吕諲这回却和申泰芝的后台李辅国杠上了。要知道,连名望和权位都在吕諲之上的李岘,都没有和李辅国叫板的底气。
最后,肃宗还是被李辅国所惑,判了庞承鼎赐死、严郢流放。这一阵是吕諲输了,但吕諲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却高大起来了。
乾元二年(761年),吕諲又奏请增置永平军一万人,获准。
眼看吕諲在地方做出成绩来了,他曾经的同僚宰相李揆不乐意了,担心肃宗又要把吕諲召回来拜相,于是不仅不同意给吕諲增兵,还派人来找吕諲的过失。
但这时候,吕諲已经变成良心好官了,身正不怕影子斜,一番辩论后,李揆下课。
李揆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吕諲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宝应元年(762年),吕諲与淮西节度使王仲昇上奏称山南东道节度使(治襄阳)来瑱得将士之心,以后难制,于是肃宗将商、金、均、房四州从山南东道分割出来。
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叛将谢钦让正在围攻王仲昇,来瑱和吕諲都没有相救,王仲昇最后兵败被俘。
同样是没救,来瑱是因为怀恨而不想,吕諲是因为病重而不能。王仲昇兵败以前,吕諲已经病故了。
志怪小说《广异记》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吕諲梦见被地府追魂见判官,说自己母亲老,儿子小,家里无主,请求放过。这时阎王得知蒯适可以代替吕諲为地府做事,就放了他。吕諲醒后,和同住的妻兄顾况说了这件事。数十日后,蒯适摄吴县丞,没有疾病,顾况因而数次戏笑吕𬤇。一个多月后,蒯适罢官,在吴郡积善里修房子,忽然有走卒冲入,说已故的余杭县尉丁仙芝要传他参见,蒯适请求让其他人代替,未果,得了病,数日后死了。
如前所述,吕諲的母亲早已去世,而丁仙芝去世也在吕諲之后,封建迷信实在要不得,志怪小说也就只能看看,但是为《广异记》作序的就是顾况,志怪小说一不小心揭露了一个八卦:吕諲正是诗人顾况的妹夫。顾况比吕諲年轻十多岁,大概吕諲原先的程夫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娶了顾氏续弦。
随后不久,太上皇唐玄宗和唐肃宗两位皇帝也相继去世。
唐肃宗的张皇后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平时和李辅国勾结,这时候为了争权想发动政变改换储君,却被李辅国挫败。李辅国扶立太子继位为唐代宗,处置张皇后党羽,而被处置的人里,就有他原本的小弟申泰芝。
申泰芝死了,庞承鼎和严郢的案子就翻过来了,严郢被召回京城任度支员外郎,正赶上朝廷商议他的老上司吕諲的谥号。严郢提议谥“忠肃”,但在太常博士独孤及坚持下,吕諲的谥号被定为“肃”。
吕諲治下,号令严明,赋税合理,有威信,军士用命,境内没有盗贼,百姓歌颂他,甚至为他建立生祠——其实从上任到去世,吕諲镇守荆南才不到两年。
吕諲死后一年多,江陵的将士官吏又筹集了十万钱,在江陵府西高爽干燥的地方大立祠宇,四时祠祷。
吕諲的老同事元结作《唐江陵尹吕諲庙碑》《唐江陵尹吕公表》表示哀悼,后来为了举荐吕諲的侄子秘书省著作郎吕季重,他又写了《举吕著作状》,称吕諲“立身无私,历官清俭,身殁之后,家无余财”。
《新唐书》甚至称吕諲是至德年间以来最有名的地方长官:
諲在朝不称任职相,及为荆州,号令明,赋敛均一。其治尚威信,故军士用命,阖境无盗贼,民歌咏之。自至德以来,处方面数十人,諲最有名。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吕諲用事实证明了:
哪怕是恶龙,也是可以变回曾经的那个少年的。
后记
吕諲在任上发掘的人才也不止严郢一个,他向朝廷推荐了杜鸿渐和元载,他去世后,度支使一职就是元载所接任。杜鸿渐和元载后来都官拜宰相。
除此以外,吕諲的幕府还有其他出色的人才,如尚书郎源休。
但这几位少年以后会不会变成恶龙,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