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坑陶俑的制作工艺
【秦俑百问微讲堂】陶俑的制作工艺陕西学习平台2021-02-14订阅
秦俑坑出土的陶俑局部图。
秦俑坑出土的陶俑局部图。当我们面对秦兵马俑的时候,无论是否了解它的价值,但内心深处无一例外会被其宏伟的气魄触动。那么,作为历代帝王陵墓中唯一按照真人大小制作的随葬陶俑,它们是怎么制作的呢?整体来说,制作方法是模塑结合,以塑为主。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陶俑的制作分为双腿的制作、身躯的制作、双臂和双手的制作、铠甲和衣服褶皱的塑造、俑头的制作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陶俑双腿的制作。第一步,制作陶俑站立的脚踏板。因为陶俑站立的姿势不同,脚踏板的形状也稍有差异,可分为正方形、五角形、两只脚下各有一个长方形三种,所有脚踏板均为模具制作。第二步,在脚踏板上塑造俑的双脚。采用方法有三种:一是在制作脚踏板的同时塑造出双脚的全形;二是在制作脚踏板的时候先做出脚的下层,待阴干后再塑造脚面;三是在制作脚踏板的同时塑造从脚尖到脚腕的一段,待阴干后再做脚跟和腿。第三步,制作俑的双腿。俑腿的制作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穿短裤缠行縢[téng]的细腿,其短裤以下的小腿为实心,短裤一段为空心。实心的小腿用搓泥棒的方式做成,短裤一段则是在小腿上端的外侧贴加覆泥层的方式塑出形状。另一种是穿着护腿的粗腿,这种腿型自脚踝以上均塑成空心。空心的腿是用泥片卷成漏斗形的圆筒,再与踏板上的事先塑好的双脚粘接。第二阶段是陶俑身躯的制作。由于大多数陶俑都身穿长袍,所以陶俑身躯的制作通常都是从上衣的下摆位置开始。身躯制作的第一步,在已经做好的双腿上覆泥做身躯的底盘,并用上下按压的方式使底盘和双腿黏合紧密。第二步,在底盘上用泥条盘筑法叠塑俑的身躯。观察出土陶俑体腔的内壁,每一件俑的体腔中都有泥条盘筑的清晰痕迹和手指纹。第三阶段是陶俑双臂和双手的制作。俑的双臂均为分开单独制作。因为陶俑的身份和手持兵器不同,所以它们双臂的形态有较大的区别,由此导致陶俑双臂的制作方法也随之变化。观察得知,有的臂膀是用泥条盘筑而成,有的用卷泥片法成型,有的则是由上下两节拼接制成。待陶俑身躯稍稍阴干后,再将制作好的双臂黏接在体腔的两侧。黏接时同样需按压拍打,使其黏合紧密,不会因干燥而脱离。陶俑的双手也是单独制作的,制作的方法分为合模法成型和模具与捏塑结合法成型两种。在陶俑制作临近完成时,再将做好的双手插到陶俑的袖口内。第四阶段是雕塑陶俑身上的铠甲、装饰和服装的皱褶纹路。完成陶俑的大型后,又在身躯的粗胎上覆一层细泥,接下来才在整形后的泥胎上进行细致地雕饰。铠甲的甲片和衣服上的皱褶纹路、腰带等采用雕刻技法塑造,编织铠甲的组带、接扣、带钩和衣服上缀饰等,多是采用模制压贴法塑造。第五阶段是俑头的制作。根据破碎的陶俑为我们提供的信息推知,陶俑的头是先用模具制成粗胎,再进行细部雕刻制作的。第一步,初胎的制作。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单模制成俑头的前半部,用手塑法制作后脑部和发髻;第二种是用双模制作出俑头的大型。第二步,在制作好的俑头大型上进行细部的塑形和雕刻。运用堆、贴、捏、刻、画等各种雕塑技法,使俑的面部表情、胡须、眉毛、发髻、发型等互不相同。俑头为单独制作,在陶俑身躯制作完成后,才以加长的颈部插入陶俑的体腔完成俑头的安装。最后,待陶俑的胎质完全阴干后,放到窑里焙烧,焙烧温度大约在1000℃左右,出窑后再依照肤色和服饰的颜色进行绘彩。秦俑的塑造过程体现了“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避免了局部制作的盲目性,既实现了整体的统一,又呈现了不同人物的个性。由于制作陶俑的工匠人数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有的陶俑比例失调,但是绝大多数陶俑的形体比例适度,形神兼备,反映出秦代工匠卓越的观察能力和塑造水平。作者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