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因为成绩被赋予不同的等级,区别对待,公平吗?
将学生按成绩分等级,区别对待,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事实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事实上也不可能将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毫无疑问在拥有教育资源的学校学习,对学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光明的未来,所以在教育资源分了三六九等之后,谁都想到教育资源丰富的学校去读书、学习。优秀的总是稀少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容纳不了所有的学生,怎么办?让谁去,不让谁去呢?标准大概只有两个:以成绩为标准和成绩之外的因素为标准。话说到这里,相信我们不得不说将学生按成绩赋予不同的等级,区别对待还算是公平的,至少比按成绩之外的因素为标准要公平吧。但仅仅就这样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我们就从教育资源的分配、因材施教和学生将来肩负的责任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首先,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包括什么?无非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师资力量和学校的管理。如非要追求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是最容易做到的,但是师资力量就很难,老师的学历可以做到,但能力怎么做到呢,这个没有标准呀;其实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最重要的是管理水平,而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取决于校长,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相信这一点大家有共识。不可能做到一个市的所有学校的校长管理水平一样,更不可能做到一个省的所有学校的校长管理水平一样,更何况还有存在众多不受政府支配的私立学校。所以教育资源不可能做到均衡分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直接导致学生按成绩分等级,进而区别对待的根本原因。
其次,因材施教。不同的人对于因材施教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我在这里对因材施教的理解就是什么层次的学生,分别匹配对应层次的教育资源。具体地说就是,对于优秀的学生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此类推。我们有句俗话“好钢用在刀刃上”,好钢如果用在刀背上,怎么保证刀刃的锋利?刀刃不锋利,怎么发挥刀的作用?所以好钢必须得用到刀刃上。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成绩差的学生,用非优质资源培养优秀学生,结果就是浪费了优质资源、耽误了优秀学生,这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国家和社会出现了问题,对个人也绝没有好处。所以站在是否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将学生按成绩分等级后再分配教育资源是公平、合理的。但对于具体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现实可能比较残酷。
再次,学生将来肩负的责任。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蔡明有句名言“颜值越高,责任越大”。这句话看似玩笑,但用在学生身上确实实实在在的。现在的中学生,10年、20年后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优秀的学生更是中坚中的骨干,是国之栋梁。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优秀的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考取名牌大学,找好工作、过好生活,但我们也要明白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当下他们努力学习,主观上即便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但客观上他们的努力也与国家和社会前途息息相关。我们都是社会的建设者,普通人的劳动贡献减掉自身的消费,剩余可能不多,但是越优秀的人才对社会做的贡献减掉自身消费,剩余的可比普通人越多得多,想想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和他们的待遇相比,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从这个角度看,优秀学生接受优质教育,你说公不公平呢?
综合以上,社会教育一定存在不公平现象,但是总的来说按成绩将学生分等级,区别对待还是公平的。这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利。
欲了解更多关于择校、新高考、选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