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江苏再签战略合作协议:主机厂融入产业生态链是未来大势所趋

两则新闻:
  • 2019年5月19日,华能签约江苏省政府,投资1600亿人民币,规划在江苏要投资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首先设立开发企业的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落地江苏省盐城市。
  • 2020年8月14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同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江苏南京举行会谈,出席了华能集团与南京、盐城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不同的是,时隔一年3个月,又重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次重点直入主题,共同推进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建设,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推动海上风电研发基地建设。如果说第一次仅仅是确定合作意向,这次则是具体潮州层面,不仅仅是开发海上风电这么简单,而是要从调整能源结构,打造生态环保、新能源发展的风电生态链。
签约现场(照片来自网络)
如果说过去电源开发企业仅仅考虑的仅仅是投资电源,从实际利益出发,地方政府对电源投资实际兴趣已经不大,对地方政府除了提供能源外,产生的经济效益实际并不大,但现在不一样了,从产业链的上游开始规划,打造全产业链的生态圈,尤其是海上风电的产业链相对陆上风电产业链,更长,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未来潜力更大,空间更广。所以如何获得地发政府的青睐,单纯的电源投资已经无法博得父母官的眼球,通过电力需求牵引,把电源投资,装备投资,新材料开发等产业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产业链,形成经济发展,电力需求循环发展的生态链,而包括海上风电的绿色能源正好满足了这个生态链的发展需求。
华能作为全球能源巨头之一,过去只做单纯的电源投资,如今调整商业模式,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产业建设经验,开始引入装备产业,电源装备同步,产业同生共死,风险共担,实现产业长期良性发展。
5月27日,我在我的公众号曾经撰文:华能海上风电布大局:再谈能源安全和降本。文章就提到了风电产业链与主机厂的发展关系问题,主机厂已经不是独立的装备提供商,而是这个产业链的一个节点,顺势而为,积极融入。
其实华能的这个做法不是第一个。三峡集团早在几年前福建打造建设了国际风电产业园,全球的风电龙头和风电部件巨头基本都入驻,形成战略合作,东汽的10MW厚积薄发在三峡投入使用,这就是战略联盟和生态产业链发展的经典案例,但在江苏华能这次,我相信可能会比三峡更加完整,海底电缆,电气装备,遏制海上海上风电的施工装备(基础施工和安装),风机,塔筒,叶片等都会入驻。几个月前,金风与盐城签署合作协议,打造海上装备产业园,也是意在形成产业联盟。
未来风机厂如何发展?我们先看看电商巨头和物流巨头的产业链发展。
  • 2020年8月14日,京东发布公告,子公司京东物流将收购跨越速运的控股权益,以总对价人民币30亿元。
  • 闻名遐迩的菜鸟物流,则是阿里巴巴马云直接投入入三通一达的产物。
物流巨头们为何愿意与京东,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下游合作呢?原因就在于形成战略合作,电商有更低成本的物流,物流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双方共同承担产业风险,利益共享,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发展。
风电的未来必然就是这样:风电装备企业成为风电生态链的核心成员,与骨干电源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核心产业链企业一起,共同面对风电的未来市场。也就是说,风电装备主机厂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作为独立的装备企业存在于市场空间风险越来越大,就如我之前提到风机主机厂的上游产业链,也必须有自己的战略合作客户,有同进共退,同生共死的决心。对于我们风电主机企业,和我们的下游客户,也要主动拿出合作的勇气和实力,形成战略合作,融入到风电的生态产业链。
风电是个大产业,涉及项目的开发到电厂的建设,电源的产出,电力消纳,电源调节等诸多环节,涉足的产业很多,产业链的各个节点需要主动抱团,这样才可能把成本降低,把市场做大,提升电源的竞争力。未来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源的种类可能也会越来越多,在各种电源竞争的市场格局中,如何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在于我们风电的竞争力如何。
技术的进步只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而商业模式的进步才能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我想在风电这个大产业链中,我们的装备企业绝对不会落后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