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承载乡愁的海南风味小吃“忆粿”背后轶闻 2024-07-29 19:21:20 正月初五迎财神,没想到迎来了乡下度假采风归来的海南摄影大腕“老猪”; “老猪”送来的年货礼物是:一些原汁原味的海南风味小吃“忆粿”。 手一摸,“忆粿”还有温度,吃一口,皮滑且粘,馅料香甜,咀嚼有味。 遂用手机拍照,上传微信朋友圈炫耀,收获点赞满满,乐不可支,得意忘形,忍不住再与朋友多分享点“忆粿”背后的轶闻: “忆粿”即海南燕粿,海南名小吃,海南话叫叫“薏粿”,或“薏粑(”(粑,音bua,读第三声)、或“椰子粿”。 有老海南纠正说,海南话直译写下的汉字应该是“䊦粄”,按普通话发音当是yá bǎn,民间流传的诸如燕粿、忆粿、薏粿、薏粑、䊦粄、燕粄、忆粄等名称,其实都是错称。 我倒觉得,所谓“错称”,流传久了,也就喧宾夺主,名正言顺了。 “燕粿”,名气最大;“薏粿”、“䊦粄”、“燕粄”,海南味正浓;“薏粑”,海南话音译最接近;“椰子粿”,很是形象;“忆粿”、“忆粄”,满满的浓郁乡愁。 按地域分,还有海口薏粿,还有文昌薏粿、定安薏粿等等;澄迈还叫“粑个”呢。各有韵味,各有千秋。特别是文昌薏粿,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文昌时,县政府就拿出薏粿来招待,周恩来品尝后大为赞赏;遂使文昌薏粿声名大振。 关于“忆粿”之名,还有一段民间传说:话说300多年前,海南某村有一户人家,张大娘带着儿子阿春相依为命过日子。阿春长大成人后,身体健壮,聪明伶俐,还从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阿春18岁那年离别了母亲,在郑成功部下当海军,飘洋过海到台湾去打倭寇,抵御外侮,为民除害。张大娘思念儿子,每逢中秋佳节,就做了儿子在家乡时最爱吃的粿,摆在月光下,焚香祷告,对月怀思。 冬去春来,不觉整整30年过去了,还不见儿子回来。那年中秋佳节,正当张大娘在月下祷告时,儿子阿春终于回来了,母子相会,悲喜交集,阿春从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手里接过了“忆粿”,喜庆团圆,“忆粿”因此而得名。 因此,按本文的主题,咱们还是采用乡愁之名“忆粿”吧。海南“忆粿”,流传历史久远,民间制作相当普遍,成为海南十大美食之一,亦被列为“中华名小吃”。 忆粿馅皮主料采用大米加糯米粉,辅于花生油、白糖。大米是用来调节粑皮柔软度的,糯米太多会太软,加入大米会增加硬度。加入花生油会让制作出来的薏粑不粘手,也跟柔软爽滑。白糖会让粑皮有味道。 有老海南透露,忆粿其实并不太注重馅料,反而更为注重糯米皮是否蒸得柔软滑而不粘,这才能显现忆粿制作的真功夫呢。 忆粿馅一般采用椰子丝、花生米、芝麻,辅以红糖、白糖、冬瓜糖等混合制熟。 忆粿馅需要在制粑前处理好,通常同一批忆粿,会用几种馅,以便个人根据口味爱好选择,所以就更需要时间准备了。 椰子丝馅是最花时间的了,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种上几棵椰子树以备制忆粿时采用。 忆粿的包裹材料一般是椰子叶、芭蕉叶、波罗蜜叶等,不同地方会根据材料的获取难易和地方习惯来采用。忆粿象征着喜庆、吉祥、幸福,甜蜜、情谊,在海南每逢新居入屋和孩子满月等喜事,都要送一筐或一担忆粿以示祝贺;逢年过节都会制作上一些自己吃,或送朋友吃。 人们还往往在忆粿皮面上都要点上一点红水,以示好意头; 也有将忆粿做成五颜六色的。上世纪80年代后,海口的一些大排档率先将忆粿摆上了餐桌,随后一些高档酒店也把忆粿作为特色小吃搬上餐桌。 由于极富海南地方特色,现在不少餐厅都把忆粿作为饭前甜点。 当然,要吃正宗的海南忆粿,恐怕还得去老街的老爸茶店。 煮熟后带着温热的忆粿,剥掉外面那一层绿绿的叶子的包装,轻轻地咬上一口,注意,千万不能大口吃,小心里边烫!要一小口一小口来品尝:粘粘的,滑滑的,柔软爽滑不粘牙;甜甜的,软软的,香甜芬芳不甜腻。 尤其是忆粿那种“甜甜粘粘甜甜”满嘴椰香的口感,早已深入海南人的味蕾记忆,成为魂牵梦萦的海南岛老家乡愁。所以,“忆粿”之名更会引发广泛共鸣了。 说到忆粿,听说过“红军粿”吗?“红军粿”其实就是“阳江椰子粿”。“阳江椰子粿”的妙处就在于韧筋,耐嚼,凉后不变硬。 琼海阳江镇是一片红色热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琼崖革命先驱杨善集、王文明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火种,揭开了一个火红的年代,锻造了一段火红的岁月。此处曾创下琼崖革命史上的多个第一:琼崖第一块中心革命根据地,琼崖第一届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琼崖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琼崖第一部《土地法》在这里颁布,琼崖第一所红军医院、第一所红军军械厂、第一所琼崖高级列宁学校在此创立,而最著名的要数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就在此诞生。 革命战争年代,活跃在山区的红色娘子军披硝烟,洒鲜血,求解放。 每当红色娘子军姐妹们得胜凯旋,老区人民总要舂椰子粿犒赏她们,时间长了,人们便称之为“红军粿”。 如今虽然战争硝烟已经远去,但“阳江椰子粿”那个“红军粿”的暖心名字,还会勾起人们对红色娘子军那段辉煌历史的清晰记忆…… 赞 (0) 相关推荐 最独特的一支红军,没有接受改编,坚持23年红旗不倒! 有这样一首歌曾经红遍了大江南北,令许多60后.70后耳熟能详,那就是著名的<红色娘子军军歌>. ... 中国地理:海南省(海口篇) 海南省地图 中国地理:海南省(海口篇) 别名"椰城"的海口市, 海南省辖地级市,海南省省会. 地处海南岛东北部,北濒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与文昌市.澄迈县.定安县相连. 海口市是 ... 海南万泉河:一条大河诉传奇 海南岛第三大河,自五指山经琼海东流入海 万泉河,一条大河诉传奇 琼海市万泉河嘉积镇段,两岸秀美的自然风光.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发源于五指山的万泉河,犹如一条五彩缤纷的绸带,自五指山脉飘然而下,滚滚 ... 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后来怎样?被捕5年后回家务农,宁死不嫁日军 红色娘子军威风凛凛,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人物真原型更是传奇,谱写爱国者伟大篇章.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红色娘子军>这部伟大作品的故事以及其主角的原型吴琼花,她被捕五年后回家务农,宁死不嫁日 ... 条件最艰苦的并非西北野战军,而是这支部队:49年还穿着红军军服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1954期.解放战争时期,相比国民党军,我军在前期处于军事.经济.控制区.人口及资源的明显劣势,一些战区客观条件尤为艰苦,西北野战军(一野的前身)面对二十多万国民党中央军.当地马 ... 王国兴:特殊的黎族峒长,参加开国大典,被主席评价:仅此一人! 只有红军不欺负黎族人!--王国兴 20世纪初的海南岛还是荒凉的象征,这里对于中原大多数人的印象只不过是仅次于东北宁古塔.西北伊犁等地的一个隶属于广东的发配之地. 但是在革命时期,在海南岛却爆发了一次极 ... 瞧!这些百年前的海南“后浪” 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参会的12名代表平均年龄仅26岁,这群年轻人是彼时当之无愧的"后浪",他们用奋斗的青春和年轻的热血,书写了琼崖革命的不朽传奇. 海南日报 ... 开吃之福州风味小吃李咸饼 原料配方(产品100公斤)李坯100-120公斤 白糖52-51公斤 糖精200克五香粉200-300克 甘草3公斤 李坯(李干)的加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李用圆盘机一切为二,100公斤李加5 ... 汝城风味小吃||绿豆粉 文|图 何优秀 炎炎夏日,一碗碗酸甜清凉可口的绿豆粉,不仅解渴消暑,而且风味独特中.它的色泽很美,像如今市场上时兴的一种绿颜色的果冻.它也会让你联想到一块绿宝石,一片鲜嫩的草地,想到草地上那丝丝的 ... 土桥墟||传统风味小吃 作为土桥人,不知道土桥墟的风味小吃有哪几样,那真是out了! 土桥墟的传统风味小吃有很多,最为闻名乡里的两种特色小吃,便是人们都熟知的豆包芯和西林水粉了. 壹丨豆包芯 豆包芯的做法: 提前在家里先把糯 ... 汝城传统风味小吃||糖花子 时光荏苒,天气渐渐地转凉.在味蕾总是难以抵挡"油炸"美食诱惑之际,总会让人不其然地想起那曾经丰富了我们味蕾的传统风味小吃▬糖花子,别名也叫糍花子. 在我们本地,都是将糖花子编制成梅 ... 西安风味小吃“麻酱凉皮”,你吃过吗? 麻酱凉皮,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传统风味小吃.麻酱凉皮,据说是由唐代的冷淘面演变而来,具体演变过程已不得而知.但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探索创新,今天回民街上保留着的家传麻酱凉皮,形成了"酸辣香甜麻酱醇 ... 曾献铎:赊旗镇的传统风味小吃-五香油茶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赊旗镇的传统风味小吃-五香油茶 作者 | 曾献铎 原创 | 乡土 ... 泉州特色风味小吃“闽南咸水鸭”正宗做法教程,鸭肉细嫩清香 泉州特色风味小吃“闽南咸水鸭”正宗做法教程,鸭肉细嫩清香 泉州特色风味小吃“闽南咸水鸭”的正宗做法,肉质紧致鲜香不柴 咸水鸭并非南京独有的特产,闽南福建·泉州英都的咸水鸭也非常美味好吃,是当地人爱吃的家常菜,是宴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的一道菜 各地特色风味小吃制作技术 麻辣烫 原料: 牛油20斤:菜油5斤:郫县酱4斤:(朝天椒)辣椒2.5斤:花椒2斤:冰糖2两:姜1斤:葱0.5斤:八角0.1斤:甘草0.5两:山奈0.5两:桂皮1两:香叶1两:荜菝20克:白扣0.8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