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被国人遗忘的历史:南宋最后的“正气歌”——凌霄城玉碎殉国

有时候,我们的历史认知太过于局限。

或者说我们只知道史书上记载过的那些历史,而忽视了实际存在却没有被历史提及的历史。

南宋四川的凌霄城就是这样一段历史。

这是一段南宋人抗元的悲壮绝唱,是宋人的最后一战。


受史书的影响,在我们的通常的认知中,1279的年崖山之战,宣告了南宋政权彻底灭亡。

这一战,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蹈海而死,随后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蹈海而死

崖山一战,充分体现出宋人士大夫的气节,宋人这种体面又无限悲壮的方式挥手告别了锦绣江山,这也是南宋中央政权抵抗蒙古的最后一战。

但是崖山之战却不是南宋人抗元的最后一战。

四川一座山城的地方史却告诉我们,宋人并没有彻底绝望。

南宋最后军队——长宁军,在四川凌霄城在崖山之战后继续坚持了九年才被蒙古攻陷。

凌霄城举城军民殉国。

1279年崖山海战后,宋人的抵抗仍在继续,在四川仍有数座孤城坚守仅存的国土宋地。

川人表现出南宋最后的骨气。

南宋抗元绕不开名将余阶。

余阶治蜀之时,推行了有效遏制蒙古骑兵的策略。他在重要的州治地点,依其地形,沿山筑堡垒,在堡垒里储粮。诸多堡垒相互联成一气,一遇战事,可以遥相呼应。一遇蒙军进攻,军民便撤到堡垒坚守,蒙军无所得,最终将因粮草耗尽而被迫撤退。

元人姚燧曾评价说:“宋臣余玠议弃平土,即云顶、运山、大获、得汉、白帝、钓鱼、青居、苦竹筑垒,移成都、蓬、阆、洋、夔、合、顺庆、隆庆八府治其上,号为八柱,不战而自守矣。”

四川的山城关隘

在余阶的主持下,四川修造了苦竹隘、鹅顶堡、太获城、运山城、青居城、钓鱼城、云顶城、三龟九顶城、紫云城等众多堡垒。在这些山城堡垒面前,蒙古铁骑失去了“来如天坠,去如电逝”的优势,且令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吃尽了苦头。

在余阶治蜀的八年中“敌不敢近边,岁则大稔”。

有赖于余阶的方略,83座山城在四川盆地拔地而起,屹立在抗元的前线。

即便由于南宋朝廷的无能,一些山城守将降于蒙古,山城堡垒防线出现了巨大的漏洞,但是仍有钓鱼城等城堡关隘仍在据守抵抗,延续了南宋朝廷的生命。

就连蒙古大汗蒙哥也死在钓鱼城下。

直到崖山之战后,南宋小皇帝及十万军民投海殉国,消息传来,川人心神震动。

赵宋赵宋,赵家血脉没有了,宋朝复国的希望也就断了。在家天下的时代,这是绕不过去的困境。

一些城堡在考虑再三之后开城投降。

如之前提到的苦竹隘、鹅顶堡、太获城、运山城、青居城、钓鱼城、云顶城、三龟九顶城、紫云城、神臂城等,他们都不是被蒙古人武力攻占的,而是主动放弃,开城投降。

如让蒙哥汗饮恨的钓鱼城,在得到蒙古人不杀城内一人的承诺后,终止了抵抗。


凌霄城远景

但是有一个地方没有,那就是凌霄城。

南宋四川83座抵御蒙古山城中,凌霄城是第83个被攻破而沦陷的。

时间节点是在1288年,崖山之战9年之后。


1255年蒙古人绕道吐蕃境攻陷云南,对四川形成夹击之势,南宋守军遂急筑城隘防御蒙军。

凌霄城霄城就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修建的,在今天的凌霄山有一面岩刻记载了其修造的历史。

“宋保佑乙卯,鞑贼自云南翰腹。越明年,制臣蒲泽之以天子命,命帅臣朱异孙措置泸、叙、长宁边面,又明年城凌霄为屯兵峙粮出攻入守据依之地。闰四月经始,冬十月告成。长宁守臣易世英任责,潼川路总管朱文政董工。”

今天凡亲身去过凌霄城的人,无不为她的恢弘城垣所震惊。即便远远看去,凌霄山城如一顶王冠屹立在天地之间,高傲地挺立在四川的群山之中。

记载凌霄城修造的石刻及拓文

从1279年的崖山之战到1288年最后沦陷,凌霄城在绝境中坚持了真正9年。

困守绝境孤城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但是没有一座孤城像凌霄城那样,国已破,帝脉已绝,希望已无,哪怕连近处的钓鱼城已经投降,甚至是主持修造凌霄城的朱禩孙已经投降并来劝降,坚守凌霄城的长宁军都不为所动。

这般绝境孤城凌霄城绝对是唯一的一个。

也许此刻长宁军已经不是为国了,是为了家园,是为了不受异族奴役。

面对漫天暴风雨,远处就是可避雨的华堂秀殿,但他们依旧用自己的躯体对抗着这漫天凄风苦雨,扛着最后一面宋人的旗帜。

这旗帜是战旗,也是民族之旗。

1288年,元朝廷再次招降凌霄城失败。蒙古人失去了耐心,从四川集结30万蒙元大军攻打凌霄城,云南贵州的蒙古军队及僰族等少数民族军队也加入进来。

凌霄城

凌霄城在最后的激战中被攻破,全城——玉碎殉国。

南宋最后的旗帜才掉落在地,再无人扛起了。

南宋最后的骨气,消散这天地之间,消散在这曾属于宋人荣耀的锦绣山河间。

天地间的“正气”再也无人可比,无人可颂。

最后一缕宋人的火苗熄灭了,蒙古人也终于安心了。

凌霄城陷落的第二年,即1289年正月,大元皇帝兼蒙古大汗忽必烈,下令将19岁的南宋恭宗赵显送往吐蕃以“讨究大乘,明即佛理”。


宋元之战,四川战场最为持久,也最为惨烈。面对让整个世界都战栗的蒙古人,在四川方山城堡的南宋坚持抵抗并不落于下风,只是腐败的南宋朝廷无法支撑起整个大局,川人的誓死抵抗终究无法挽救南宋灭亡的命运。

所以这样的抵抗愈显得悲壮凄凉。

正史中没有记载凌霄城的壮举,地方史中虽有记载却不详细。

今天,我们不知道凌霄城守将的名字,不知道众多将士的名字,只知道在凌霄城南宋有一支长宁军在南宋灭亡之后还坚持了九年,最终全城殉国。

凌霄玉碎,悲壮不亚于崖山之战南宋君臣投海自沉。

只是崖山之悲,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凌霄玉碎却少有人知道。

今天有一些人很令人羡慕,他们了解历史,寻访古迹,凌霄城正是在这些人的踏足探寻凭吊之下才渐为人知。

有时候,我在想,凌霄城抗元到底是经历哪些?

恐怕用尽多少笔墨也写不出其中的精彩、激昂、悲凉、雄壮。

有时候,我在想,凌霄城军民到底是为了什么?

家国大恨?民族大义?恐怕都有,也许更多的就是正气骨气——或者叫气节。

抗元英雄文天祥

南宋以抗元名垂青史的文天祥在《正气歌》说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凌霄城玉碎殉国,谱写了南宋军民最后的正气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