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即正统,张洽绘《清韵满山》
清代山水的发展程度有限,大部分画家都是在传统技法的范畴内尝试小规模的调整。后人把这种创作模式称为“面貌新,落笔旧”,颇有点“新瓶装旧酒”的意思。
表面上有变化,骨子里还是传统技法那一套。传统到底好不好呢?当然好,如果不好,又怎能传承下来。
清代早期的画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讲究在创作中“笔笔有来历”。
这幅《清韵满山》是清代画家张洽的作品,他是江南人,生于书香门第。他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喜欢画充满文人情怀的作品,创作之余也会研究绘画理论。
张洽用笔沉稳,构图稳健,喜欢用密笔描绘江南湿润的山水。
张洽 清韵满山
有的时候,画家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一些地域特征,比如江南画家无论画雄伟的高山还是秀美的丘陵,都强调一种“润”的感觉,模拟江南地区多雨的气候特征。
张洽对于表现这种质感,下了很多功夫,有他独特的心得。比如他在画中强调水的流动感,并在水流经过处的山上点缀苔点。
对于细节的考究,让这幅画有一种视野辽阔的感觉。张洽不厌其烦地勾画细节,想要为欣赏者带来真实感。
传统画家不了解光影透视方面的知识,他们只能通过传递感受,让作品“立得住”。
张洽 清韵满山 局部
《清韵满山》的主题是享受山林生活。画中题诗有一句是“溪声听不厌”,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唐代李白的名句“两看不相厌,只有敬亭山”。
张洽把山水当成朋友,当成可以交流互动的对象。在这种思想下,他必然要让笔下的山水多彩多情。
张洽通过墨色的变化赋予作品感情色彩,再通过笔法上的调整,中锋落笔勾画山的轮廓,侧锋运笔皴染山的肌理,逆锋回旋让线条充满立体感。
这些笔墨技法上的变化,帮助张洽完成了情感表达。画家表达的情感就是韵味,蓊郁葱茏的密林,云水环绕的高山,就是文人畅想千年的梦中家园。
张洽 清韵满山 局部
张洽可以画出这样精彩的作品,因为他的画中有古人气象,学到了传统技法中的精髓。下图这组远山,在画中很不起眼。
细细欣赏就能发现,张洽学习五代名家董源的技法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勾染抹轮番并用,杂乱和有序相映成趣。处处都是这样精彩的细节,让作品越看越有味道。
追求绵密秀润画风的画家很多,细数下来,张洽的这幅《清韵满山》可以当成范画,供人临摹学习。
张洽 清韵满山 局部
在张洽创作的年代,画坛上有一种观点,“仿古即正统”。欣赏这幅《清韵满山》之后,觉得这一观点也挺有道理的,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张洽在创作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