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圆融是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秘方”!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从长白山畔到天山脚下,从青藏高原到天府之都,都曾留下过中药药事共建暨赴药材基地考察活动的“足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其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响应“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会议精神,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交流、融合与发展,5月22~23日,2021中药药事共建暨赴药材基地考察活动在成都举行。据悉,此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了8年,受到了参会者的青睐。
活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孝涛传承工作室、中国中药协会饮片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天津红日康仁堂承办,中药配方颗粒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协办。活动以线上 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在大医智道直播平台上获得了超过2.2万人次的参与。
北京中医药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原副院长李元文
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原副院长李元文主持。王孝涛传承工作室主任张志杰在致辞中表示,活动已经走进了第八个年头,活动初衷是秉承了王孝涛老师曾说过的“中医药要携手共进,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医懂药性,药为医用,医药圆融的目标。”她希望本次活动能够有助于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并促进中医药人的团结,使得大家共同携手,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王孝涛传承工作室主任张志杰
红日药业总裁助理兼数字市场中心总经理马鲁锋指出,近年来,中医药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中年人的保温杯 枸杞养生;青少年的朋克养生:熬最长的夜,用最贵的面膜或眼霜。“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此外,中医药在慢病康复和治未病中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让人们能更健康的生活是中医药专家的责任,也是医药企业的责任。“红日药业愿与大家一道,共同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健康中国而共同努力。”
红日药业总裁助理兼数字市场中心总经理马鲁锋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会长杨殿兴表示,四川省是我国中医药大省,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有句话叫“无川不成方”,近20年来,四川中药年产值,一直处于全国的三、四位。目前,四川省正从“中医大省”向“中医强省”迈进。“希望本次活动能对四川中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和鞭策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会长杨殿兴
中华中医药学会监事长、原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第一,中药标准化工作薄弱的问题。中药种植、采购、加工、储存等都需要切实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第二,产业化品牌化不足的问题。中药产业应努力打造出更多有品质有疗效有影响的产品,在我国大健康事业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第三,规模化程度不够的问题。首先是药材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其次是药品生产还是“小打小闹”的情况。第四,中药材特别是道地药材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应当在遵循中药自身规律和很好运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有效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提高中药材的利用率,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支撑。“这些都需要大家凝心聚力,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监事长、原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
在随后的药学论坛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胡世林介绍了川药的形成历史。他表示,川药是用出来的,并由历代集成的。《神农本草经》载有巴豆、蜀椒,应该是川药最早的有代表性的药材。公元480~498年,陶弘景著《本草经注》最早提出“川药”的概念:“蜀药及北药,虽有去来,亦复非精者。”约公元658年,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药出州土列出的剑南道药材,很多都是后世川药。1989年,《中国道地药材》讲述了“川药”,并指出“川产道地药材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带性。”而今,四川的道地药材大约有50种。此外,他还讲述了蜀椒、贡椒、川椒以及川芎的历史。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胡世林
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祝之友表示,目前中医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医不懂药、药不懂医、医药分离”的问题。“在泰国举行的一次世界中医药大会中,我曾带了8个博士过去,接诊患者时,他们给患者开了一堆检查单。”泰国一位副总理对我们直言:“我们想向你们学习传统的中医,不是'西化’的中医。”祝之友指出,用仪器给患者看病是不行的。“我们要培养又懂医又懂药的高级人才。”在对经典处方的使用上,他认为有5个要求:(1)必须使用原经典方药物;(2)必须使用经典方剂量;(3)必须使用经典方原剂型;(4)必须使用经典方药物的原炮制方法;(5)必须使用经典方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
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祝之友
张志杰研究员介绍了大黄的发展历史及药用、种类与分布。在大黄真伪的鉴别上,可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无损鉴别,她表示,红外光谱是一种无需标记的分析技术,既可以同时获取混合物中整体成分信息,又可以对特性成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红外光谱法用于中药等混合物分析有三大特性:一次性、真实性和可控性。在对中药质量控制中,必须做到从种子种苗,到生产过程,到最后成品全产业链的控制,才能实现质量控制这个目标。该环节由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张海主持。
在临床论坛中,李元文教授表示,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有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突飞猛进,比如,加味过敏煎(康仁堂配方颗粒)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慢性皮炎等,一项《加味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显示,加味过敏煎组治疗瘙痒的总体有效率达到了86.67%,高出了西药组的70%,且加味过敏煎不良反应率为0,西药不良反应率为20%。而外用方法可直接作用于病灶,用药安全。例如中药湿敷,是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治急性、亚急性渗出性皮肤病,但需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以及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中医药浴包括全身浴与足浴,是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此外,还有中药面膜、中药涂药以及非药物治疗,拔罐治疗、穴位按摩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介绍了肺癌绿色治疗的中国式方案。中医选择以“控制”为原则的肺癌绿色治疗新体系,对待慢性状态肺癌采用控制的方法,对于急性状态,关键在于逆转病势,使之变为慢性状态。从理论上而言,肺癌绿色治疗有三个阶段,急性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快速消除局部肿瘤负荷,快速逆转疾病的病势,使之变为慢性状态。慢性期:围手术期扶正驱邪,攻补兼施,改变人体正气与局部邪气的力量对比,恢复人体身体正气。隐匿期:改变“癌”体质,以“和”法改变癌环境,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之不利于癌症的生存。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他将肿瘤绿色治疗纳入包括微创手术、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低剂量放化疗等一切符合低损伤可持续的治疗方法,使肿瘤的治疗具有了可持续性和重复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
张海书记介绍,做中医院院长时,他曾提出医院要走产业化道路,并提出了医疗、科研、教学、产业、文化以及国际合作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后来,医院与四川中药饮片厂合作,成立了制剂室,生产出的制剂已经面向全省,在中药的使用上,更进了一步。如何能形成中医药发展产业链,他也在不断思考,“未来,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或许是一个可以寻求突破的出路。”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张海
北京康仁堂药业王孝涛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于立伟介绍了“证准、方对、药不灵”实例观察相关内容。他指出,过去对传统药材的要求是道地药材、遵古炮制,但后来由于医药分家,可能很多医生开出方子后,很难再去探究药物来自哪里,是否道地?对中药材而言,不同产地,质量确实有差异。如何解决道地产区药材产量与工业化生产的矛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中药真伪,炮制品的规格与质量,对中医处方疗效的影响也极其大,需要临床药师与医生多加关注。同时,仓储运输、养护以及药事服务等多种因素多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医处方的临床疗效。该环节由中医杂志社副社长贾守凯主持。
北京康仁堂药业王孝涛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于立伟
中医杂志社副社长贾守凯
“选材道地”和“炮制遵法”是优质中药的基本属性;“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为临床科学的体系核心。药辅医之需,医懂药之性,医药相成,方能协同共进,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中医药人共同努力。
内容来源: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