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吴冠中为什么是一位有争议的画家?
邵大箴
邵大箴,1934年生,江苏镇江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赴苏联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60年7月毕业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在研究中大力培植中国现代美术,力促中国美术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曾任《世界美术》主编、《美术研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现代派美术浅议》、《传统美术与现代派》、《欧洲绘画简史》(与奚静之合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雾里看花·当代中国美术问题》、《西方现代雕塑十讲》、《艺术格调·邵大箴论艺术》、《美术,穿越中西》等,译有《论古代美术》([德]温克尔曼著)。多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美术》《美术研究》等报刊上多次发表有关中国当代美术和西方美术的评论文章。曾多次在国内外讲学并参加、主持有关当代艺术问题的学术研讨会。
邵大箴先生在进行书法创作
邵大箴书法作品
邵大箴书法作品
吴冠中(1919—2010),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逝世,享年91岁。 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吴冠中是一位有争议的画家。我想一个人在历史上有争议,对他有不同的评价,是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吴冠中在当代引起那么多争议?我看有四个原因。
吴冠中在法国
第一,是他对50~70年代极左文艺思潮的批评,在美术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应。1950年,他回国以后经历的反右、“文革”等一系列运动,政治空气极为严酷,文艺思潮很“左”。 吴冠中对此,有直接的或含蓄的批评。有不同的看法的人认为他“过激了”,有些人就说他是“歪门邪道”,是“自由主义”、“自由化”。
第二,学派之争。他和徐悲鸿写实画派的观点相左。徐悲鸿是很有思想的艺术家,对中国的古典艺术有深刻的了解,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修养尤其是中国古代文论和书法方面的修养是很多艺术家比不上的。徐悲鸿为什么提倡写实主义?因为他看准了中国绘画尤其是文人画的缺陷—不表现现实生活。
文人画的成就主要在山水和花鸟画上,在笔墨自觉上走在西方前面,也很有思想,但不会画人,明清画家中杰出的人物画家很少,不注重形。当然艺术更重“神韵”,但形也不能没有,就是抽象也有形。古代画论就强调“以形写神”。但是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初期,文人画流行摹古、复古风气,于是徐悲鸿大力提倡绘画的写实造型、把西方的素描引进中国,这是有功劳的。同时,这也顺应了时代潮流—时代潮流要求中国的艺术面向生活,面向写实,比如抗日战争、反帝反封建斗争,追求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必须要有写实的艺术对群众进行宣传、鼓动和教育。徐悲鸿在中国推广写实主义有历史的必然性,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吴冠中先生对徐悲鸿写实主义的批评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指出它缺少神韵、缺乏现代感。他的批评,引起一些人的反批评也是很自然的。
第三,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和文章标题,引起不少人的批评。吴冠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香港和万青力就笔墨问题发生争论。后来吴冠中就写了《笔墨等于零》的文章,在《明报》上发表,万青力发表了《没有笔墨等于零》反驳吴冠中的观点。我认为,《笔墨等于零》的文章,通篇看上去,大体意思是不错的,说脱离了为画面服务的笔墨等于零。但是仅用这几个字做标题是片面的,对此我曾经和他探讨过。吴冠中说:“我不这么写怎么能刺激人呢!”于是引起画界哗然。
后来有一个展览活动:中国油画风景画和中国水墨画山水画对比展,有研讨会,还为此出版了文集。编文集的时候,张仃先生送了一篇文章,批判“笔墨等于零”,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由此开始在内陆引起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引起学界激烈争论。但是我看在批判这种观点的人群中,80%的人没有看过吴冠中的原文,就是听说了这个标题。中国画中笔墨非常重要,它既是工具,又体现思想、感情、趣味和格调。
张仃先生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也是可以商榷的,当然他的意思是强调笔墨的重要性。原来吴冠中和张仃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都很推崇鲁迅,但这篇文章引起了他们之间的不愉快。吴冠中先生的画不是靠笔墨取胜的,是靠整体的艺术修养,靠形式规律,靠神韵表达主观感受。把东西艺术结合起来为我所用是他的长处。吴冠中在笔墨上没有下很多工夫,这也不应该否认的。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不愿意,没有那个认识和兴趣,他认为古人已经达到了难以企及的水平,今人要另有新的开拓和创造。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不同的学术见解;二、又回到我们前面说过的道理,做人难求全,做艺也是如此。全了,就没有个性,没有特点。
吴冠中在江南作画
第四,性格的直率难免使他有些过激的言词。吴冠中先生很直率,性格很可爱,敢于直抒己见。如果我们的社会万马齐喑,大家都说一样的话,都唱一个调子,都歌功颂德,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艺术是不会有希望的。吴冠中先生是一个有忧患意识和悲剧意识的艺术家。忧患意识对我们正在崛起的民族,十分重要,我们不要迷醉在歌舞升平和一片颂歌之中,我们要正视我们社会和艺术面临的问题。他对文艺界一些风气的批评很尖锐,听起来刺耳,也自然引起争论,何况经媒体热炒,更是火上加油!悲剧意识指的是他对人生的体会,一生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归结一个字“悲”。艺术家有悲剧意识,大概方能出有深刻思想的艺术品!
吴冠中先生学习鲁迅,学到了他很多长处,也受鲁迅对事物的一些过激的影响。比如他曾说“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这个说法引起了画界的轩然大波。他的意思是说鲁迅是一位思想家,没有了鲁迅,中国20世纪的思想就缺少了某种支撑力量,这个意思很好。其实鲁迅不能少,齐白石也不能少——20世纪没有齐白石,中国画坛将显得很单调,中国现代文化也缺了一些什么。
齐白石不是像鲁迅那样用语言来震撼大众的灵魂,而是用绘画来感染亿万大众的。齐白石的画不但使人赏心悦目,更是潜移默化地引导我们对自然、对生命、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爱。他的画为什么受人喜欢,不单是笔墨好,更因为是感情境界高,思想内容深刻。何况他是在中国正遭受压制的时候,以自己的智慧、才能继承和弘扬民族艺术传统的。我们说这些,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吴先生全面、客观的评价。
综观吴冠中先生的一生,他是一位有真性情、不说假话的人,是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他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当代中国艺术有重大贡献。他的艺术在文化界和广大群众心目中引起广泛的共鸣,他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上争得了荣誉,他作为革新家的形象会永远记载在中国艺术史册上。
转自:半文艺术传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