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四)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暑39):胡,不饥,不食,不便,此属胃病,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热痰聚脘。苦辛自能泄降,非无据也。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半夏泻心汤是可以加杏仁的。加杏仁是做什么呢?当代有一部分医者说,其实杏仁治疗胃病,效果很好。半夏泻心汤加杏仁,胃降可以带动肺降,肝升可以带动脾升或者反过来说,肺降可以带动胃降,脾升可以带动肝升。肺胃是降的,肝脾是升的。

临床上有一部分咳嗽病人,可以从中焦治,或者主要从中焦治,有时候,就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加杏仁,或者用半夏泻心汤加细辛,五味子,这是有效的。半夏泻心汤加枳实,临床上也是用得很多的。或者是半夏泻心汤合枳术丸。

吴鞠通《温病条辨》:三九,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

半夏泻心汤去干甘草加枳实杏仁方(苦辛寒法)

半夏一两,黄连二钱,黄芩三钱,枳实二钱,杏仁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虚者得纳人参二钱,大枣三枚。

不饥不便,而有浊痰,心下痞满,湿热互结而阻中焦气分。故以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故去干姜。非伤寒误下之虚痞,故去人参,甘草、大枣,且畏其助湿作满也。

吴鞠通在这里,半夏用量很大,用到一两,杏仁用了三钱。我们把治疗伤寒杂病的半夏泻心汤移用于治疗温病,经常会把干姜去掉,用的机会很少。如果要用到姜,要嘛是姜汁或者是生姜。这也是叶天士和吴鞠通经常加减的一个手法。

温病和伤寒误下的虚痞不一样,温病的湿热痞经常是不需要补虚的,并且,补虚药经常会助中焦的湿热,也就是助湿作满,因此,叶天士,吴鞠通笔下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温病的湿热痞,经常是去人参,甘草,大枣的。

杏仁,我们经常会把它理解为宣降肺气,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杏仁同时可以宣畅大肠的气逆,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是需要大肠腑气通畅的。从这个角度,半夏泻心汤用杏仁,可以和肺完全相连,也可以和大肠的气机相连。

在《临证指南医案》里面专门有一个篇章《肺痹》,在我们临床上对肺痹注意得少,经常碰到,也许不明白不认识。

在半夏泻心汤里面把干姜去掉,加枳实,这是叶天士和吴鞠通惯用的手法,那就变成了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暑42):张,舌白罩灰黑,胸脘痞闷,潮热呕恶,烦渴,汗出,自利。伏暑内发,三焦均受,然清理中上为要。

杏仁,滑石,黄芩,半夏,厚朴,橘红,黄连,郁金,通草。

湿热病,在临床上治起来有点不好治,我们治疗单纯的寒病,单纯的热病,单纯的寒热错杂病,单纯的虚证,单纯的实证都是相对成熟的。而对于湿热病证,一方面,可能我们立法方药离成熟有一定的距离,再一方面,湿热病证要比寒热病证治起来要慢,要难。再一方面,我们现在临床上,湿热病证,由于环境的问题,生活习惯的问题,体质的问题,湿热病证越来越多。于是,要求我们医生在治疗湿热病变这一病证上持续提高。

我们来看叶天士(暑42)这个病人,假如真有这么一个病人坐在我们跟前,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与这个病人的症状一模一样的时候,有可能会真的把我们难住,感觉怎么治都有点觉得不合适。叶天士开了杏仁,滑石,黄芩,半夏厚朴橘红,黄连,郁金,通草。我们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虽然叶天士开出来了,我们还是看不懂。我们看《临证指南医案》经常会有这种感觉。

有一部分《临证指南医案》里面的医案,我们会越看越兴奋,觉得叶天士用经方怎么会用得那么漂亮,有一部分,怎么看怎么不着边际,怎么看也看不懂,就像这个医案,我们就轻易明白不了。我们来看吴鞠通对这处医案是怎么解读的。

吴鞠通《温病条辨》:四二,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  

 杏仁滑石汤方(苦辛寒法)

 杏仁(三钱) 滑石(三钱) 黄芩(三钱) 桔红(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郁金(二钱) 通草(一钱)厚朴(二钱) 半夏(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看这种症状表现,我们如果真的说单纯从寒热去考虑,没有用,或者我们从经方试着拿六经辩证入手,试着拿经方去治疗,我们入不了手。

我们看吴鞠通的的杏仁滑石汤方,我们还是不明白。我们来看吴鞠通的解读。

舌白胸痞,自利呕恶,湿为之也。潮热烦渴,汗出溺短,热为之也。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非偏寒偏热可治,故以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气,由肺而达膀胱以利湿,厚朴苦温而泻湿满,芩、连清里而止湿热之利,郁金芳香走窍而开闭结,桔、半强胃而宣湿化痰以止呕恶,俾三焦混处之邪,各得分解矣。 

吴鞠通的这个解读是很到位的,以杏仁、滑石,通草,宣肺气,通淋利湿,厚朴泻湿满,黄芩黄连清里热,郁金清心开窍,桔红和半夏化痰止呕。吴鞠通把这个方解解得太漂亮的了,但是,我们知道的人太少了,会用的医生也很少。

(0)

相关推荐

  • 吴鞠通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的作用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源于<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的作用功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 ...

  •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温医案

    祁×× 男 29岁 [主证]头痛沉重,发热不解,午后尤甚,已有一周,时值暑日,口干不欲饮水,胸闷欠畅,小便黄短,舌白而腻,尖边略红,脉沉细滑而数(体温39.6℃). [辨证]暑湿遏阻,弥漫三焦. [治 ...

  • 《吴门验方》学习笔记——五行化浊汤

    五行化浊汤 1.组成: 黄连6g .黄芩6g.杏仁6g .半夏9g.滑石9g 2.主治: 湿热证 3.分析: ·黄连清心火,黄芩清肝火,木能生火,用黄芩一方面清肝火,另一方面防止心火过于旺盛,间接加强 ...

  • 温病方歌

    ​1  .二金汤 二金鸡胗海金沙,朴腹猪通气可达: 外干时令伤水谷,夏秋疸病热湿加. [功用]淡渗利湿,行气导滞. [主治]湿热黄疸,失治而肿胀者 2.杏仁石膏汤 杏仁石膏汤半夏,枳实栀柏姜汁加: 通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再来思考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而不在于虚,于是,太阴篇里说当温子,温之针对的是寒邪,补之针对的是正气,而原文<伤寒论>第277条辨:"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理中汤在泄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有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从教材上学到的它就是太阴病的主方,这没有什么疑问啊!这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两个病案,都用到了理中汤,我们来解释一下90岁老人的这个泄泻的方子,为什么要用理中汤加减. 第一张处方:党参12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5克,苏叶9克,滑石18克,炙甘草3克,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二)临证谈理中丸

    干姜以辛热独胜.等量,人参.白术之甘是远不敌干姜之辛的.理中丸中用等量之甘草,与其说佐人参健脾益气,不如说以甘制辛,入口仍是辛多甘少.基于这一点,原方中四药等量,已然是干姜为君了. 既然是干姜为君,为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三)临证谈理中丸

    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证,如虚多于寒,以人参为君:寒多于虚,经干姜为君.此说也合临床实际.必要的时候,该以人参为君就以人参为君,该以干姜为君就要以干姜为君. 倒过来,我们来思考,以人参为君所治病,往往是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