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我认为,医学是最需要学点哲学的学科,一位上了年纪的民主人士曾经讲:一个人学一门技术可以为社会做点儿事情,只有懂得哲学道理才能干番事业。

1.疾病的共性与患者的个性(个体差异)

在学医和从医的过程中,诊病、治病充满了哲学道理。比如,哲学一个很重要的原理是“共性和个性”,就反映了“读医学教科书和临床实践”的关系。

我们刚进医学院的门学医学、当医学生,或者初出校门当医生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接触书本知识,书本概括的是共性。例如心绞痛,它一定强调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或者心前区,持续的时间常常是3~5分钟,很少超过了15分钟,诱发它症状发作的常常是体力活动(如赶公交车、快步走路,尤其是冬天的饱餐后迎着冷风用力前行的时候),缓解的方式是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

我毕业后,有两位患者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建筑工人,他的主要表现是咽喉疼,长期在耳鼻喉科看病,怎么看也不好,我们更长一辈的老专家,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全,不光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时一位姓郑的主任(郑立教授),他虽然是耳鼻喉科主任,但是内科的基础很好,根据患者讲述的发病特点(患者骑车上下班,每次上北海桥上坡的时候发作,发作后下车休息好转,下坡时从未发作过)将患者转给了我。这个患者果然是心绞痛,为什么呢?咽喉炎怎么可能上坡就痛,休息2~3分钟缓解,下坡从来没疼过?这位患者除了部位不典型,其他症状(诱发病因,疼痛时间,缓解方式)都复合典型心绞痛。

第二位患者是北京一家医院一位非常知名的老专家,他只要上楼梯,走路走快了头疼,休息3~5分钟就好了;不动的时候,头从来没疼过,至少没有他看病时描述的那种头疼。后来做运动实验,果然在头疼的时候心电图有ST段下降,缺血的客观表现。实际上,这位患者更典型,只是心绞痛的部位“跑到”了头部,其他症状都符合,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个一个患者都是不同的,每个患者都有个性,不同的患者可能患有同一疾病,疾病的共性存在于患者的个性当中。所以,我们医生在接触每一位患者时,一定要将疾病的共性和患者的个性有机结合,才能做好诊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诊治疾病的临床能力与水平。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个一个患者都是不同的,每个患者都有个性,不同的患者可能患有同一疾病,疾病的共性存在于患者的个性当中。所以,我们医生在接触每一位患者时,一定要将疾病的共性和患者的个性有机结合,才能做好诊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诊治疾病的临床能力与水平。

2.一元化的思考

我的老师特别教我们要学会一元化的思考,来注意排除。一个患者可能有发烧,又有腹痛,可能有多种症状,如果我们能用一种疾病解释所有的症状,这种诊断是最靠谱的。总不能说,发烧是一个原因,腹痛是另一个原因,腹泻是第三个原因。每一个症状都要对应一个病因的思维方法一定是很错误的。我不否认一位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疾病,但最可能的是他的若干种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的本质是一个疾病。

3.做医生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要非常注意哲学的思考过程

毛主席讲:开始怎么想的?后来怎么想的?中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根据是什么?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来。

主席讲这番话是针对一些政治运动。过去从王明路线,到后来肃反、反右,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在各个阶段都出现过扩大化。主席为了尽量减少冤假错案,减少扩大化,讲了这段话用于指导案件处理。其实,破案和诊断的过程类似,主席的这段话用到医学上同样非常贴切。

开始怎么想的?就是我们第一次医疗接触(如当我们在门诊第一次见到患者),初步印象和入院诊断就是“开始怎么想”。

后来怎么想的?出院诊断,甚至是尸体解剖的诊断,是后来怎么想的?患者出院后,你可能还没摸清楚,例如发烧待查,为什么发烧?治疗后患者还存在什么不完全清楚的疑点?患者还有什么没好利索的问题?所以在患者出院后,你必须继续不断随访。有时一直到患者过世,经过尸体解剖你才恍然大悟,发现是什么原因。

中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大家查查以往的病历,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初步印象,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是不一致的,发生了变化。我举一个例子,一位患者最近一个礼拜快步走路心悸,气短,胸疼。按照我们医生惯性思考,可能认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一定是左心心力衰竭,是左心的病,因为左心室心功能不全才会心悸气短,这是入院诊断,出院诊断却是肺栓塞。

变化的根据是什么?中间发生了变化。很重要的是,变化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把入院诊断时的左心衰竭更改成了右心的病——肺栓塞?因为患者的心电图表明右室负荷重,S1,Q3,T3,V1,V2,V3导联的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也发现是右室扩大,肺动脉压力增高,三尖瓣关闭不全,甚至可以看到室间隔被向左侧挤压,一派右心负荷增加的景象。进一步给患者做了CT,明确看到肺血管里有血栓,这是发生变化的依据。

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来,这是非常重要的。看见了变化,又找到了根据需要总结规律,螺旋式上升。如果医生每看一位患者都能注意整个过程就能够不断提高。

做合格的医生,不但要重视疾病最后的诊治结果,还一定要留心诊治的全过程。不轻易放掉一个原因不明的发烧、腹痛和胸疼,要是到患者出院时还没搞清楚,要随访患者,追踪患者,要知道最后发生了什么。随访疾病的全过程应该成为医生的职业习惯。

现在,我们很多医生给患者(如高血压)开完药,爱好不好,患者回家后吃不吃,能不能把血压降下来,他不管,开了ACEI,患者是不是咳嗽?吃完,患者会不会乏力,肌肉疼痛?医生没有随访就很难提高!医生要想不断提高,一定要坚持哲学的思考,要认真的追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不断的螺旋式上升,升华,从经验不多的医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医生。

不注意过程,简单做加法,即便看了一千、一万个病历,水平也不会太高。注意过程,不断总结,随着见过病例的增加,越看越有经验,越看心里越有底。很多老医生(如北大医院的张树基教授)被人们传颂为名医、神医。在大家困惑不解和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常常能够一语惊四座,点破疾病的本质。他们绝对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神医”,也一定是经过了学习积累的过程。

4. 哲学的思考需要善于观察和联想,由表及里,透过现象了解疾病的本质

医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叫“综合征(Syndrome)”例如预激综合征、X 综合征(Syndrome X)。

什么是综合征?就是一个患者同时出现了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的一些症状,体征与临床表现,但所有这些表现似乎是一个疾病从不同角度的展示。医学往往是从观察入手的,开始时只是看到若干现象,我刚刚讲到尽量用一种疾病解释同一患者同时出现的若干个体征和症状。由于大家不能一次就看穿疾病的本质,所以医学界提出了“综合征”的概念,即若干症状、体征的结合,通过联想认为这个组合很可能是一个疾病。

心血管领域最经典的是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以3个人名(Wolf Parkingson White)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WPW综合征。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大家看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心电图上表象的PR短,QRS波群增宽,在QRS波群的起始部位有一个缓慢上升的S波,同时这个患者特别容易出现规整的快速心律失常,心率非常快,可以跳到180次/m,220次/m,也可能出现心室率很快,心房颤动。大家就把心电图的表现和快速心律失常联系在一起,称为预激综合征。

为什么叫“预激综合征”呢?这里不但有观察,还有联想。即推测患者的心脏除了正常的房室传导通路外,有一条房室的旁路,一旦出现从正常通路下下传,经旁路回传形成折返时,就出现心动过速。若干年以后,才找到了“旁路”的组织学证据,后来又在北欧的一个渔民身上成功的切除了“旁路”根治了心律失常,证实这个“旁路”就是罪魁祸首:最终从外科治疗走向了射频消融(创伤很小,不开刀的导管技术)。

临床医生特别要注意床旁观察,不要轻易放过不清楚的现象,并且要善于联想,你把若干症状能够整合在一起就是综合征。

现在有很多的综合字典,里面有几百,几千个综合征。非常遗憾,极少数,基本上没有中国人提出的综合征。

医生的成长特别要善于观察,善于联想,能够从现象入手进行联想,提出新说,揭示疾病的本质,再通过科学的研究证实联想,最后像综合征一样找到根治的方法,从手术甚至于完全走向微创。

(0)

相关推荐

  • 记现实版的老中医——张建明

    "我厌恶进入诊室不关手机者",进入张建明医生的诊室前,笔者首先被镶在门框边上的这条极具个性的规矩震住,无怪乎他说中医的美好除了学术本身和文哲特性以外,还包括医生的悲悯情怀和个性风采 ...

  • 小孩总是指着肚脐说痛,如何破解?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黄志恒 今天一个好兄弟带着他的小侄女看我的门诊.小家伙指着肚脐周围说痛,断断续续有两个月了. 她的肝肾功能.胰腺淀粉酶.变应原等化验都显示正常,C13呼气试验也是正常的,胃 ...

  • 疼痛解剖学|腕管综合征:Phalen征

    诊断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没有明确的诊断,治疗就无从谈起.可以说,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检查手段.疼痛医学的学科特点是和多个学科诊疗范围都有交叉,这就对疼痛医生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只有更全面的知识储 ...

  • ​胡大一:说说“双心医学”

    2017年首发 1.焦虑/抑郁绝不仅仅是情绪的激亢或低落. 它们会导致人体某些部位的不适,即"躯体化症状".最常见的躯体症状在身体的两个部位:一是胸闷.胸痛.后背痛.心悸.出汗.气 ...

  • 胡大一:说说他汀·365医学网

    作者:胡大一[1]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    1,他汀是降胆固醇,尤其是降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的药).人体80%的胆固醇由肝脏等器官合成.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就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   2 ...

  • 胡大一:说说如何选择不影响血糖的降脂药?·365医学网

    作者:胡大一[1]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   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5种他汀,均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但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远远 ...

  • 胡大一谈“双心医学”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双心医学"."双心医学"指医生看病不仅仅关注心血管有没有器质性的病,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注意患者有没有焦虑.抑郁,包括焦虑的急性发作 ...

  • 渔歌医声 |胡大一:医生的价值与价值医学(二)

    渔歌医声讲有思想的故事 做有情怀的医生点击上方↑播放音频作者 | 胡大一    主播 | 宋平胡大一 医生不但要重视疾病最后的诊治结果,还要留心诊治的全过程.医学是最需要学点哲学的学科.在学医和从医的 ...

  • 医学泰斗胡大一教授做客黄河讲坛谈慢病防控中国策略

    11月23日,我校特邀世界心脏联盟理事.中国心脏联盟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大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做客黄河讲坛,作题为"慢病防控中国策略" ...

  • 胡大一:重要健康提醒——如何正确看待他汀引起新发糖尿病·365医学网

    作者:胡大一[1]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 他汀类药物确可在某些程度上增加新发糖尿病.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一不良反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一不良反应? 先谈谈如何避免:   从他汀类药物角度:新发糖尿病 ...

  • 胡大一:调脂良药:烟酸缓释片·365医学网

    作者:胡大一[1]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 早在60年代烟酸即开始应用于临床的降脂治疗,由于其独特而全面的降脂作用,所以一直是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线治疗用药.80年代后发现烟酸对于动 ...

  • 胡大一:什么是价值医学?

    我不讲大道理,只对比两个案例,如何体现价值医学和医学的价值? 1,70岁男性,医生,深度体检前能打整场篮球,生活愉快幸福.深度体检做了冠状动脉CT,右冠状动脉近端慢性完全闭塞,造影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