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度操控心的大人,不适合做父母和教师

可能是因为有对比,在丹麦访问时我发现,我们主张的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与实践中普遍的焦虑和恐惧之间存在剧烈冲突。虽然我们与丹麦同行说着一样的话——“要信任孩子”,但在实践中对孩子的信任非常少,我们觉得低龄的孩子还不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觉得没有组织管理,孩子就会受伤出事。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忍不住问:“孩子在幼儿园(学校)受伤怎么办?”丹麦同行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从中国来的老师都会问这个问题?”
丹麦的教育实践是建立在充分信任孩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才会在孩子入园后,哪怕孩子还未满1周岁,就尽可能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和参与决策的权利。从孩子能够站立行走时,就放心地让孩子离开教师的视线。孩子们不需要整日久坐静听、令行禁止,在一个活动结束后快速转换到另一个活动中,因为教师相信他们天生喜欢秩序和规则,会探索并主动为自己设边界,所以不急于催促、指正。
有趣的是,来自中国的学员们都会注意到这一点儿,也会不断反省自己过度的操控心。但是,在日常的相处中,这些优秀的好人,包括我,仍然会在每一件事上对身边的人发表各种意见和建议:“你怎么穿得这么少?”“你怎么这样切菜呀?”“可以啦,别再说了,知道你的意思了!”
我们对于他人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言行,即便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也会反映在情绪中。这种交往方式缺乏必要的尊重和清晰的界线,容易让每个在其中的人陷入自责和紧张不安中。虽然我们都知道,所有不伤害自己或不妨害他人的行为都不需要立即指正和给出建议,但是我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和心。
我们的孩子就一直置身于这样的处境中,那些充满善意和责任感的大人总是在所有事情上指手画脚,给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让孩子感到各种不自在,甚至备感压力而不自知。这种过于快速地批评指正和提供建议,不仅妨碍了孩子自我感受力的发展,而且破坏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大人们必须意识到,“好了还可以努力做到更好”是一种贪婪,大人苛求完美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尊重,甚至侵犯,大人需要主动自觉地后退,然后等待!
当下,自上而下的变革因为关涉面广,体量能量大,所以时常不能满足个体的需求。而所有自下而上的变革因为力量单薄,难免显得非常渺小、笨拙、艰难。对学校教育的不满越积越久、越积越多,这源于多数人都无从选择,很难通过沟通对话或直接参与,得到愿意主动变革以适应儿童需要和兴趣的学校教育。
毫无意外地,在这种难以打破的困局中,教育的改善落到一个又一个愿意承担变革责任的人身上。既然学校教育难以应对诸多诉求,那么可以退回到班级和家庭,退回到教师和父母,用先觉者的努力来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补足学校教育变革迟滞之弊。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格外关心子女教育的父母和提供专业支持以及服务的教育从业者,共同成就了越来越繁荣喧哗的教育市场。
在观念和实践的不断变革中,一些最受关注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教育专家们日复一日地回答着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孩子不听大人的话,怎么办?”“孩子老是被同学欺负,怎么办?”“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怎么办?”……
很多个“怎么办”背后,是大人特别想找到绝招儿把孩子给“办”了,大人试图操控、主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呈现出自己期望的样子,殊不知这是对孩子当下的彻底否定和不接纳。面对这种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大人非常需要时不时地先反省、检讨一下,再回来面对具体问题。
其一,辨认、反省、克制自己的过度操控心。
人的眼睛既可向外看,亦可向内观。眼睛由外向内以旁观者视角来看自己的言行,是否与孩子有良好的交往、沟通、相处,是否进退有度,非常紧要。
有许多大人终其一生,那双向内观的眼睛都不曾睁开。这样的大人最容易感到失落:“我尽心尽力,为何你都不领情?”最容易感到惊讶:“孩子,你怎么了?”总是急于知道:“我该拿他怎么办?”心底那个没有被点破言明的心思是:我是想拿他怎么样的。我有预期的、喜欢的样子,我有是非标准,只是孩子没有达成我的预期,孩子错了、偏了,所以我特别着急,希望进行各种拯救挽救、改造纠正。
只有看到自己的这种过度操控心,生出醒悟进而克制,你才能不把孩子之间的差异误当成偏差、错失,一阵乱开药、乱治疗,没病怀疑有病,最后真的整出毛病来。
其二,不急于分辨胜负优劣,不急于判断正误。
教育并不是观念或行动的PK赛,所以不要急于做是非判断,因为多数时候压根儿就不是“如果你对,那就是我错”的问题。多数时候不需要气急败坏地跳出来指责:“你这样怎么行?”或者惊慌失措、患得患失:“这样会不会导致……”“我以前都这样,孩子会不会……”不要拿一个专家、一本书里的观点来反驳另一个专家、另一本书里的观点,只认为自己观念行动合理,不理解、不接受别人的观念行动,总是会没完没了地纠缠。
教育中很多问题众说纷纭、聚讼不已,专家们各执一词的现象太正常不过了。无论多么厉害的专家都未必了解你的孩子,专家能提供的只是建议,增加一种或者几种行动的选项,绝对不是起死回生的仙丹,不是包治百病的神方。养孩子仿佛养花种菜,大端不坏即可,不必太过精细。如果过度纠结纠缠,就会关闭自己与他人、与孩子的会通之门。
其三,孩子在成长变化,大人要做出变化以应对变化。
孩子进入新的发展期,你就必须改变和孩子的交往互动模式,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变坏了、走偏了,而是父母没有及时转换交往模式,滞后于孩子的发展了,因此产生冲突。你必须能够辨认成长之力,只有真正为孩子心智力量的增长感到高兴,才能调整自己,主动与孩子的成长、变化好好相处。
不要一意孤行地对孩子的思想、行为指手画脚,一味否定孩子的需求,要养成倾听的习惯,多听孩子说说他的想法,能同意的立即同意、赞赏,不能同意的可以直接拒绝、反对,但得花些功夫引导他想想还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做法,让他明白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行不通,这样才能增进孩子对父母、对世界的理解。重点是永远让孩子有路可走,而不是把孩子逼迫到自毁、毁人的地步,大人又号啕着指责孩子和社会的万般不是。
孩子出了问题,当然是大人要担负得更多。不要因为周围的大人都对孩子很严厉而选择严厉,不要因为周围的大人都打孩子而打孩子,不要因为大家都这样而认为只能这样。坚持对的的确不容易,但这并不表示可以因为容易而去做那些不正确的事。很多时候,大人要像《小女巫》中的小女巫一样,即便付出全部的努力达成所愿,但当发现事实并非自己所想,有悖自己的准则时,仍然愿意彻底否定之前的付出,选择不顺从,因为“我有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
怎样才能有效管教?

  • 和善与坚定并行。

  • 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重要性。

  • 注意行为的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内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 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毅力、乐观、合作、好奇、自制……

与我们这些曾经的孩子、如今的大人共勉。(徐莉 源创图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