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廉吏王权的吏治思想
晚清著名学者王权不仅是诗人和学者,也是一位著名的廉吏,他的吏治受到陕甘总督左宗棠的高度赞赏,誉为“学问人品天下少有,吏治尤为陕甘第一”,他的廉洁和亲民也受到百姓的高度认同,他临去世前,在他曾经三任知县的兴平县,老百姓集资为他在县城槐巷建了生祠。
他是在同治十三年(1874),任兴平知县的,到任后为政清廉,关心民疾。当时“官差”浩繁,过往军旅经常临时拉差。为减轻农民负担,他用公款买50匹马,交城郊农民喂养。发给草料费,闲时耕田,忙时支官差。光绪三年(1877),陕西发生饥荒,他一面减轻赋税,厘定差役,一面力请赈救,举办义仓,筹集钱物,开办粥厂,亲自施舍。县内参加科举考试的一些书生,无钱起程应考,他从自己薪俸中,捐银一千两资助。为教化后人,由他自己捐资,亲自主持续修《兴平县志》,并重修了槐花书院及文昌楼,大兴教育之风。
王权为官刚明廉峻,不畏权势,处处为民着想。光绪七年(1881),陕西又遭大旱,收成大减。兴平县上报的粮食产量数字最少,省当局欲隐瞒灾情,让知府出面给王权写信,要他改动上报数字,他执意不肯。省上又要各地续捐义粮,他又据理力争,使兴平人民得以免捐缓征。一次驻藏某大臣路过兴平,随从人员仗势勒索钱财,被他重重打了一顿。为此,引起上司不满,竟被罢官,兴平人民数百人赴省泣留未乞。他在诗中写到:“五载共观摩”,“宦路棘荆稠”。从1874年到1884年的十年间,他在兴平曾三任知县,他每次去任,总有数百士民到省上恳留;每次到任,群众都夹道欢迎。由于他为官清廉,美名远扬而受到尊敬。陕甘总督左宗棠路过兴平,王去迎接,左下车扶起对王说:“足下陇右读书人也,宰相不为知县下车,我为读书人下车。”一时传为佳话。
光绪十年(1884),他离兴,任富平知县。光绪十二年(1886),王权辞官路过兴平,迎接的人群长达十多里,入城时,数千人簇拥在车子周围。王权在诗中描述:“耆老掀帷视,群惊鬓雪堆。此生余一面,几载盼重来”。兴平人民为了纪念王权的恩德,于光绪三十年(1904)秋,在槐巷为王权建立生祠,人称“王公祠”。
王权对地方官员的施政和廉政有自己的理论,在他的学生张世英就任甘泉县知县的时候,向他请教如何做好地方官员的时候,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送张育生之官甘泉》,总结了自己做地方官员的实践和体认,谆谆教导张世英如何在好官难做的情况下做一个好官。首先他指出不能像许多官员那样只顾“尽心于上”,而要“尽心于下”,一心为老百姓着想:“苟利于民,上官曰勿为,弗敢已也;苟不利于民,上官曰为,弗敢徇也。民安则心怡,民病则心凄,而上官之喜怒,己身之利钝,勿恤也。”第二,他进一步指出,仅仅尽心于下,要到做到“廉”“勤”“明”,但不能因此而“恃”,因为一旦有“恃”就会产生三种流弊:“操非廉不立,而廉不可恃,恃廉则啬,啬之流也刻;职非勤不举,而勤不可恃,恃勤则躁,躁之流也蹇;事非明不判,而明不可恃,恃明则察,察之流也苛。”第三,他指出在廉、勤、明而不恃的基础上,还要避免三种歧途:“一曰诡异以动物,一曰纷更以凯功,一曰姑息以媚众。”他结合当时官场的现状,概括和针砭了这三种歧途对地方治理和民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危害。第四,他给张世英指出了杜绝歧途,走正道的几个要领:“简”“严”“诚”“谦”,最后回到甘泉的具体情况,指出“甘泉治处北山之冲,兵饥洊仍,土瘠民散,抚辑尤难为力,然苟以吾说处之,民病倘有疗乎?呜呼,讲吏道以救疲氓,吾知育生之急于行也。”在勉励中寄托着无限希望,可谓语重心长,可喜的是张世英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甘泉和渭南任上,当地士民多次挽留,以至于放弃了升迁的机会,被誉为“张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