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S K 01 Y W-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只不过,不到10分钟,我就删掉了。本想发条朋友圈抱怨一下,想让朋友来安慰我,可以有个人来听我诉说的想法。可是,发完我就后悔了,理智告诉我,吐槽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真的有朋友来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好像没有一个刚好的人,能让我没有顾虑地将所有的事情都说给他听。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情绪要学会自己消化,也要学会隐藏自己不成熟的一面。就如鲁迅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没有人,愿意被负面情绪影响。所以,我们变的宁愿不发朋友圈。因为有些事情没必要分享,自己感受过就好,不需要寻求外界的安危或者关注。圈子太复杂,把自己的情绪小心收好,妥善安放,独自一个人慢慢消化就好。-S S K 02 Y W- 那么,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你为什么不想自己的朋友圈被看见?甚至将自己的动态发成了只限自己可见呢?蔡康永前几天接受采访,被问及“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问题时的回答。“我们看一下我们的朋友圈就知道,我们为了营造给别人看的橱窗,压抑了多少自己。”是啊,当微信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交软件后,朋友圈就变成了一张个人名片,映照着一个人的三观,生活习惯,喜好,心情等等。其实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刚加一个人的时候,会第一时间的去翻翻他的朋友圈,猜测他会是个怎样的人。透过朋友圈去认识一个人,甚至去了解一个人,去喜欢一个人。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慢慢地变味了,变成了同学圈,师生圈,亲戚圈,同事圈,甚至是陌生人圈,它开始承载起一个人品牌形象的塑造品了。就像一块个人广告牌,你发什么内容,就会给你贴上一个什么样的标签。所以,越来越不愿意发朋友圈了。不是不想发朋友圈而是不敢发了,毕竟不想打破微信里的低调人设。以前的我们,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喜欢在朋友圈里发表一下。无论是今天的天空真美还是终于买到了自己心怡的东西,亦或是抱怨老板老是让人加班还是外卖迟来了半个钟。而现在秀恩爱怕被吐槽炫耀显摆,秀吃的怕被说胖还吃那么多,晒自拍怕被说自恋,发一些有哲学的话就怕被误会有心事,发一些伤感抱怨的话就怕被认为矫情做作。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里选择沉默,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的朋友圈钉上一条半年,三个月,一个月可见的白色分界线。-S S K 03 Y W- 之前有段时间比较忙,担心别人有事找不到自己,特地在朋友圈里说明情况,但却没有几个人理会。等自己忙完那段时间回来,发现也依旧只有父母和挚友的关心。那时候,突然明白了,自己于他人而言,其实只是个边外人员,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或许,如果我不说,在朋友圈消失了也不会有人注意到吧。只有真正在乎关心你的人,才会一次又一次的跑来看你的朋友圈,也会送上适时的问候。所以朋友圈,真的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朋友圈的人越来越生疏,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总会关心自己。与其花时间经营朋友圈还不如花时间经营生活。毕竟朋友圈只是生活的附属品之一,没有朋友圈我们的生活依旧继续。-S S K 04 Y W- 这世界,人人都很孤独,想诉说又怕没人倾听,一直活在别人的眼色里。当朋友圈成为了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时,那朋友圈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你的朋友圈发了什么,过得好不好,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不喜欢可以屏蔽,想了解就会默默看着。没有谁的生活是完美无瑕的,这个世界没有超人,大部分人都是一样的。也没有那么多人在等着看你出糗,每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能讨得人人欢喜。马克˙鲍尔莱恩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生活不就是自己取悦自己吗?所以何必在乎别人的感想呢?好好做自己不就好了吗?何必操心别人呢?所以,请记住,发不发朋友圈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