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医药文化】夏至者,阳之极也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

夏至由来

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古代夏至要举行祭祀活动。《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夏至三侯

《礼记》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模荣。”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阳气旺盛到了极点,阴气逐渐开始生长为秋季做准备,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感知到阴阳消长变化后开始鸣叫;半夏作为一种喜阴的药草,对于清心火非常有效,因其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半夏,到了夏至这一天,半夏就开始生长了。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

夏至习俗

夏至由于天气开始炎热,人们的活动方式也慢慢转变,以静态为主,很少有需要重体力劳动的习俗。

观莲

夏至是观赏莲花的最好时节,民间把6月24日作为荷花的生日,早在宋代就有“观莲”节了。荷花亭亭玉立,集花、叶、香三美于一身,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经典诗句,描绘了荷花的风姿神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表现了荷花,圣洁无瑕的气质,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人格。

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麻油凉拌面等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虽然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被称为“入伏面”。

祭祀

在古人看来,夏至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气,而是阴阳升降,天道循环的转折点,是重要的节日,在节日举行祭祀是理所应当的,但祭地是皇上的特权。宋朝夏至时节,百官可以放假三天。到了明清两朝更是修了地坛,让皇帝在夏至日举行盛大的祭地仪式,现在北京市的地坛公园,就是明清留下的祭祀遗址。

放荷灯

放荷灯也是夏至的民间风俗。这个习俗是由皇家祭祀继承而来的,主要是为了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为活着的人祈福。千百盏河灯在夏至夜晚被人们释放到河中,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非常迷人。

夏至养生

嵇康在《养生论》中谈到对夏季炎热的保养:“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夏季的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

从夏至日起,炎炎夏日里人们容易“上火”。因此,这时候要注意清泄暑热。此外,夏至气候特点是“湿热”和“暑热”,容易引起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心悸短气等,这都是暑热伤脾所致,所以养护脾脏也非常重要。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夏至日阳气最旺,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不要懈怠厌倦,恼怒忧郁,要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夏天象征着生长、象征着希望,象征着每一个生命的盛放。愿大家能把自己的活力与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在骄阳似火的炙烤下,锻造出更强大的心灵和更好的自己。

——END——

信息来源:杨浦区少年宫

供       稿:杨浦区少年宫中医药文化教研组

设       计:文   文

责任编辑:彭   蕾

审       核:葛琛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