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变革过程:基督教为什么会分裂为三个教派?
毋庸置疑,每一种宗教,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巨大。
可以说,宗教是文化荒漠中的点点绿洲。
然而,宗教信仰是一把双刃剑,正面作用是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力量,使信徒的精神意志汇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群体,具有强有力的规范意义。
反之,也可能引起无休止的斗争,甚至是大面积的流血纷争,形成宗教灾难。
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宗教数不胜数。较君权而言,宗教是一种民主的裁决力量。不管是西方的君权神授,还是东方的天子理念,无不说明了宗教对于权利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时代,基督教无疑拥有着最具影响力的桂冠。
全世界的基督教拥有20亿的信徒,几乎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信徒分布之广,让同属三大教派的佛教和伊斯兰教望尘莫及。
尽管基督教已经被人们广为人知,但很多人对其存在着很多的误解,甚至是曲解。
就以基督教这个词来说,在中国被称作的'基督教’只是众多基督教派中的一个教派——基督新教。
所以说,用基督教来泛称全世界范围内的基督教派是不准确的,应该称为基督宗教则更为确切。
解决了名称上的歧义,很多人会问:什么是新教?难道基督宗教有很多派别?
毋庸置疑。
世界上存在的基督宗教派别数量已经庞大到难以统计。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三个基督宗教一直被人们广为信奉。
那就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这三种最为庞大的基督教派以天主教信徒最多,达到了11亿人。
东正教次之,达到了3亿6700万人。
新教虽然最少,但数目仍然非常可观,达到2亿1600万人。
这是2004年的统计数字。而且基督宗教的信徒们还在以每年1.12%的速度激增。
基督宗教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那么这三个教派的名字各有不同,那为何会统一的冠上基督宗教的这个名称?
基督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要从区域语言的角度说起。
基督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受膏者”,本意是,将圣油涂抹在信徒的头顶的一种受洗仪式。
广义上,受膏者可以理解为上帝拣选选的拯救世人的先知,也就是俗称的“救世主”耶稣。
希伯来语中的受膏者则被译为“弥赛亚”。
因而,基督宗教也可以被称为救世主的宗教。
那么,既然同为信奉上帝和基督耶稣的宗教,为何会分为这么多的派别?
实际上,任何一种思想和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不可避免的分化出各种各样的派别。
就以佛教而言,在两千多年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传播者和信徒对于佛法有着不同的阐释和理解,以及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在教理、教义和教规上,做出主动被或被动的调整。
从而,分化出了各种不同的教派。
较之佛教,基督宗教的派系形成用'分化’一词不太恰当。尽管基督宗教的派系形成与佛教有着某些共同的因素,但总体来说,基督宗教变革的被动因素要更多一些。
由于基督宗教的派系形成和分裂,往往都充斥着浓郁的政治氛围,不仅仅是教义随着地理环境改变而产生的派系争执。
所以用'分裂’更为准确。
想要细究其因,就要从基督宗教的起源说起。
基督宗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正是圣经上所提及的“迦南地”。
基督宗教是继承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后(《旧约全书》),又补充《新约全书》后形成新型宗教。
也可以说,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
自从耶稣出现在人们视线后,就开始在巴勒斯坦一带传教。宣称基督宗教并不是取代当时的犹太教律法,而是进行一种成全。
耶稣的主张的“爱人如己”的思想,以及行事在人们中的各种神迹,在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而且,当时的社会形态还属于奴隶制社会,耶稣的主张教众平等的原则。使得社会地位低微的平民和奴隶们深受鼓舞。
尽管当时的犹太教祭祀团将之视为异端,不断地进行迫害,耶稣也被罗马当局迫害致死,但基督宗教的传播已成燎燃之势,不可阻挡。
以使徒保罗为代表的信徒们,将基督教义传至更广泛的范围,越来越多的各阶层的人们开始加入了基督宗教。
直至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了米兰赦令,终于承认了基督宗教的合法地位。
教徒们将耶稣死后的第三天,也就是耶稣复活的那一日称为复活节。
当时的教宗,以太阳神的生日12月25日定为耶稣的生日,也就是圣诞节。而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则被称为公元元年(由于计算错误,实际上耶稣是在公元7到8年出生)。
从公元395年,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它的基石已经牢不可破。
经过了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不但没有衰败,而且势头越来越盛。
然而,分裂的苗头已经出现。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拜占庭。
这座城市在战略和商业角度而言,作为国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这一举动造成了旧都罗马地区的权力真空,给予了罗马教廷滋生野心的空间。
同时也造成了东西部的社会、政治、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差异日益剧增。为西部的拉丁语派别,和东部希腊语派别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公元381年,罗马皇帝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为了解决基督教的纷争,召开了第二次大公会议。
这次会议提升了君士坦丁主教的权位,而君士坦丁堡也提升成总主教区,仅次于罗马。
公元451年,第四次的大公会议再次扩大了主教们的权利,造成日后基督教分裂时,对抗罗马教廷的权利平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教廷在西罗马帝国的势力已经如日中天。
公元467年,日耳曼人雇佣军取代了西罗马皇帝。
这些野蛮人虽然武力强大,但文明程度却远逊于罗马帝国,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字。
当越来越多的日耳曼人掌权者加入基督教后,罗马教廷便成为了政权的学术权威。
当时,只有教士和修士才可以读书写字,所有的学者都隶属于教会。
正因如此,整个西欧逐渐趋于教会的掌控之下,进入了一个黑暗的迷信时代。
日益壮大的权利,让教会掌权者开始滋生巨大的野心,不希望自己的权利和势力范围被分割。
促成了日后的基督教分裂的必然性。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由于东西方的地理距离遥远。希腊教会与罗马教廷分离,希腊教会领袖不愿意接受罗马教廷的圣职授任。
随着矛盾的日益加深,1054年基督教终于分裂为公教(天主教)和正教(东正教)两个派别。
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权力集中在教宗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权力集中在东罗马皇帝身上。
自此,神权和君权的膨胀以基督教的分裂而告终。
此后,天主教以收复地中海的失地为名,在1096年到1291年间,先后进行了8次十字军东征。
在此过程中,却又引起了两个教派的领地纷争,天主教在东正教的领土上烧杀抢掠,使得东正教的人民彻底断绝了与罗马的联系,促使两方彻底决裂。
在东西双方近两个世纪的交锋中,基督宗教的分裂大势已定,同时也造成了文化上的变迁。
尤其对西方的文化格局影响最为明显,比如学术发展、大学兴起、文艺复兴,而这些文化运动,再次加速了后来天主教的第二次宗教变革。
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后,经过了漫长的繁荣期。
罗马教廷的权利日益扩大,影响力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在西方的地位牢不可破。
相对而言,东正教则在某种意义上较为保守。为了保持教派的正统性,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宗教形态,并没有进行改革变化。
凡事皆有利弊,东正教的保守也保证了教派的平稳性。也正因为如此,东正教才没有像天主教那样再次分裂。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教廷势力越来越大,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与世俗政权联系密切又彼此争斗,教廷和一些教士的腐化极其严重,各阶层民众对之日益不满。
加上黑死病的肆虐,造成的巨大社会危害,动摇了天主教的控制力。
1517年,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金,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矛头直指罗马教皇,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
1520年,路德又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敦促教廷和教会恢复使徒时代的廉洁和简朴。
此后,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在欧洲展开,天主教再次分裂出一些新的教派。
新教应运而生。
经过近两千多年的变迁,基督教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民主制、共和制种种体制和社会形态。在这些制度的变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基督教的分裂,也证明了一个古老的东方哲学——物极必反的道理。
结语:如今,历经沧桑的基督宗教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一宗教的地位。虽然不能说糟粕已经完全祛除。但仅凭退出政治纷争这一条,就足以证明,它已经回归了最本源的纯洁性。
笔者认为,这对世界而言就是最大的福音。
笔者虽然不是基督徒,但也希望世人皆有信仰。当然,必须是正确选择信仰。
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信仰的约束力量会消弭于无形,彻底的融入人们的道德准则之中。
或许,那时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宗教的意义也会因此而圆满。
END
●释迦牟尼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缘起缘灭,清晰的佛家世界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