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突然不想娶你了”,感谢凤凰男悔婚,让我得到了解脱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周国平在《思想的星空》一书中说:“我衡量一本书的价值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制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
所有涉及到“对象”的事,都可以用它这种方法去衡量是否有价值,感情的事也是一样。
就拿相亲来说,从男人和女人各自的角度来说,都会在相亲的过程中先判断对方是否适合自己,而不会先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对方。其实这样也挺好,因为双方都在判断,你判断对方是否适合你的同时,对方也在判断你是否适合他,两个人都替对方做了判断,结果就会自然而然浮现出来。
除非两个人都是只想找个人一起生活,无关感受,感情,否则彼此必然会衡量对方在自己心中的价值,有价值了才会继续,否则就不可能继续。而价值二字,就是周国平说的那种感受,是否能让你身心愉悦,是否能让你开始展开对婚后生活的联想。
这些道理不需要人教,只要注意内心的感受,就会有答案。有些人明知道不合适却还是结婚了,无外乎这三种原因:要么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太重,要么是两个人都不懂表达,自惭形秽,要么就是这二者的结合。
02
朋友小燕之前面对的那段婚姻,就存在“价值判断”方面的问题,虽然判断出了不合适,但却没有及时舍弃,原因在于前文中提到的三种因素。
她和那个叫阿铭的凤凰男是相亲认识的,因为是她的一个亲戚牵的红线,亲戚又跟双方父母很熟,以至于他们俩相亲只能算是走个过场,掌控权握在双方父母手中。
他们俩也不是完全没有决定权,只不过,两个人在性格方面的相似之处都是太胆小,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都有些自惭形秽,觉得对方比自己优秀,对方都没说不同意,自己也就不敢说了。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来自双方父母的压力,婚事就定下了。
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两个人总是冷场,总是无话可说,不是诗人顾城在《门前》一诗说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的状态,而是很压抑的状态,连随便说点什么的冲动都没有。
小燕说这样的相处状态让她很累,一想到婚后几十年都是这种形同陌路的状态,她就感觉看不到希望了。她不知道的是,阿铭的感受跟她的感受一样,只是两人谁都没有表达,所以不得而知。
随着婚期越来越近,阿铭终于忍不住率先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对不起,我突然不想娶你了!”
如果是一对一直很恩爱的恋人要结婚,男人突然说这种话,女人难免心痛。但对于小燕来说,她求之不得:“正好,我也不想嫁了!”
虽然她没有跟阿铭说“感谢你悔婚,让我得到了解脱”,但当时她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如此。除此之外,阿铭的主动还影响到了她:“原来主动表达内心的想法没那么难,从今往后,我不能再做闷葫芦了,要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尤其是当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否则一直不表达,没有人会知道,人家只会当你默认,在这种状态下任由不满意的事情发生,苦的只会是自己。”
有句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我说,这句话应该改成这样:世上无难事,只怕主动的人。敢于主动主导自己生活的人,必然是有心人,主动以后,有关自己人生的所有事都会变得清晰,你该嫁给谁,你所面对的婚姻是否适合你,答案都很直观,让自己随心而动,才会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
就像她跟现在的老公结婚之后所说:“夫妻二人是否适合结婚,能否一生相伴,在结婚前就注定了。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很别扭,很压抑,很累,无话可说,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合适的人结婚没办法一生相伴。唯有两个人在一起很轻松,有幸福感,不自觉地就会描绘未来,才适合结婚,以合适为基础结婚,才能一生相伴!”
03
张爱玲在《半生缘》一书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有人说这样的话只是在自欺欺人,但仔细想一下,即便是自欺欺人,有时候也是很必要的。况且这也不算自欺欺人,而是一种信念,一种心理支撑,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当你感到不被爱情女神眷顾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想。
人活着,总得期待点什么,明天才会变得有意义。否则,你直接认定自己注定会孤苦一生,不给自己任何期待,这样的人生还有何意义?
需要提醒的是,张爱玲那句话中的“总有这么个人”,指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并且,这么个人会随着你自身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你好了,遇到的他必然会好,反之亦然。如此一来就好办了,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把自己经营好,当有一天遇到那个在等你的人时,你能感觉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个人就是那个能与你一生相伴的人。
小燕所说的“能够一生相伴的夫妻,在结婚前就注定了”,说的也是张爱玲表达的那种意思,两个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都有非君不可的感受,这就是两个人能够一生相伴最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