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数次“灭佛运动”的缘起

在历史上曾经数次发生“灭佛”运动,有记载的四次,历史上称为“三武一宗之厄”,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时期发生的灭佛运动。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

北魏为了一统北方,推行全民皆兵制度,然而和尚一向是免除赋税、兵役。北魏太武帝下诏书,凡是低于五十岁以下僧众全部还俗。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天师道,最后逐渐发展为“灭佛”行动。宰相崔浩奉劝北魏太武帝信奉道教,并且前去嵩山祭祀。后来北魏太武帝又自称太平真君,并且修改年号为太平真君。直到六年后,北魏太武帝驾崩,北魏文成帝继位,才重新恢复了佛教地位。

二、北周武帝灭佛运动

北周武帝灭杀宇文护,将大权归拢在自己手上。然后在第二年,召集百官、僧道讨论“儒、佛、道”三者地位。最后得出“以儒为先,道教次之,佛教最后”,然而这些只是灭佛的前奏。北齐灭亡后,佛教才算是迎来真的灭顶之灾。摧毁四万多座寺庙,强制命令300多万僧侣还俗。

北周武帝灭佛还有个原因是因为当时佛教寺院很多僧人造反,加上北周朝并不推崇佛教,所以灭佛。

三、唐武宗灭佛运动

唐朝武则天作为第一个女皇帝,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登基,曾经借助佛教的影响稳固了局势。从这个时候开始,佛教算是到了辉煌时刻。佛教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唐穆宗、唐敬宗等人,其人数大规模上升,但是也加重了国家负担。唐武宗即位后,为了重整国务,收复失地,决定展开“灭佛”行动。他认为废佛是恢复国家强盛的唯一办法,然而佛教之所以在唐朝这么盛行,其中武则天的推动作用不可被忽略。

唐朝灭佛的皇帝是唐武宗李炎而不是武则天,唐武宗时期主张灭佛的是韩愈等人,韩愈认为佛教是外族异教,而且儒家思想当时已是正统,韩愈等人就上书主张灭佛打压佛教

四、周世宗灭佛运动

周世宗时期的灭佛和韩愈等人的主张差不多,但是处理方式比较和平,没有造成太多毁坏寺庙和屠杀僧人的行径,但是一直有打压佛教的活动势力比如减少寺庙修建和不支持百姓入佛门等。

在我们普罗大众眼里,佛教宣扬的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理念,为什么这几位帝王还要“灭佛”呢?

为何灭佛

究其原因来说,还是和经济、政治相关,影响到了皇权统治。

一、寺院的经济过度繁荣

寺院经济过度繁荣也是诱发古代历次灭佛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佛寺不光有信众香火钱,在几次灭佛事件前,还占有了大量农田,免交赋税。同时,在战争时期,大量的青壮年为了逃兵役,躲进佛寺。这对于国家后备军事资源和土地劳动力来说都是巨大损失。就因为这,在元朝时候朝廷还想出一个办法,用烧戒疤的方法来避免为了逃兵役出家。

A 佛教畸形发展占据大量财富和生产力:

1、佛教有一个习惯,就是“占山建寺,划地为治”,就地开垦;

2、古代社会有一个毛病,就是“不像神佛收税”,所以这些佛教占据的生产力,开垦的土地,是没有赋税的,这个优惠条件最终成为了许多人出家的原因;

3、佛教兴盛起来之后,它有大量信众捐献的香油钱(这是不收税的),还有大量生产力以及开垦荒地的所得(这也是不收税的),所谓“饱暖思淫欲”,就容易滋生奢侈和腐败。

注:唐睿宗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说法:“天下十分之财,佛占七八”,这种恶性发展最终导致唐武宗灭佛。

B、严重影响社会发展:

1、税收怎么办?“天下十分之财,佛占七八”意味着税收也就减少了七八成,再强盛的国家,你把它收入减少个七八成,我保证它国家机构的基本运转都很难维持下去;

而那些维持基本秩序的机构是不可能从事生产的,现在社会也没见哪个法院能去做生意,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比如兴修水利)也是需要启动资金的,没了收入来源这一切都成空谈。

2、兵役怎么办?除了乱世,其他时候你没见过把和尚都征募到军队里的吧。现在大量青壮年都当和尚去了,基层兵员会枯竭。

3、国家怎么办?没有收入,没有军队,换你是皇帝你能有安全感么?看到问题的关键,你就只能向佛教下手。

二、教义

佛教教义使得它很多时候发展成为大量参与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实体。这样子,那些皇帝自然就不干了,他们是不容许政教合一的出现的,更何况还是一个番外宗教。

佛教的教义尽管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但是一些思想还是和传统的忠君思想格格不入。比如在中国古代根深蒂固的儒家倡导忠君至孝,但佛教提倡今生来世,对现世是淡漠消极之情绪。

三、劳民伤财

佛教雕塑很多会用到贵金属,你看现在的佛像都是金光闪闪的,佛教寺庙的建设也是需要大量资金,你看现在建大殿那一整根整根的合抱粗的原木,都不便宜。这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那时候可能不懂用寺庙开发旅游赚钱吧。如果国家贵重金属短缺,造成货币发行量不够,那统治者毁佛像也就不足为奇。当年灭佛的柴荣不就说:〝佛是佛,像是像,佛连身上的肉、眼都能施舍,砸佛像铸钱,佛也会同意的〞这样的话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