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胶片机——凤凰205-B | 暂七师长常乃超
2015年,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胶片相机——凤凰205b。购买这台相机的动机我已回想不起,是所谓的“情怀”,或是收藏,又或是在数码摄影之外拓展一个新爱好?但我记得在我决定买下她时,我其实并不了解这个系列是国产相机中产量最大的,也不知道在她身上所附着的时代烙印,甚至不清楚这样的相机该如何使用,就因为俩字——便宜。当我真正拿到这台相机时,锃亮的皮套、金属的质感、宽大明亮的取景器以及镜头上花花绿绿的景深刻度着实令我感到震撼。
激动之余,我决定买几卷胶卷拍拍试试,那时的富士C200才十几块,是真正意义上的“入门练手卷”。稍微熟悉操作之后,我邀请摄友一起扫街,正是他拉我入了胶片坑。那时候他用的是佳能QL17,相比之下我的凤凰显得又大又重,光圈还小,黄斑也不如他的清晰,快门调节的手感还松松垮垮,但那又怎样呢?我终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胶片相机了!
刚开始拍的时候还敢扫街怼脸,现在越来越怂了23333
在合肥西站拍废旧火车,随行的模特帮我拍的,挺好。
在此之后,除了从老爸哪里拿到了他以前用过的尼康F60,还被另一摄友种草入了一台奥林巴斯pen-f半格,但整理照片时我发现自己用起来最顺手、最满意的相机还是这台凤凰205b。虽然最大光圈只有F2.8,快门速度最快也只有1/300秒,好在测光还算准确,取景器里最右侧有三盏小灯分别指示过曝、正确和欠曝,非常直观,而且用的电池是两颗LR44,便宜好买,没电了也不耽误机械快门工作;镜头素质也还说得过去,我也不是全开光圈选手,2.8的光圈也足够用了。
废旧的车厢里还有一个崭新的竹篮,有点吓人。
第一卷自己冲洗自己翻拍fomapan100,比较满意的一张。
从镜头素质上来说,东蔡的镜头自然是比不了后期的西蔡的,但是我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拍胶片,本身就是玩,而不是干活,120巨大的底片面积也足够提供充足的画质保障。而且东蔡的80 2.8和50 4这两颗头真的是便宜又好用。能够提供很好的拍摄体验。对于我这种穷的以拍黑白为主的人来说,买10块钱一卷的乐凯分装卷,自己冲洗翻拍,其实会获得很好的拍摄乐趣,偶尔用一下炮塔之类的彩色卷,就能感到异常的开心。
这是老家废旧粮站,刚刚拆掉的时候我就去拍了,后来听说这两间粮仓被保留了下来,不知道接下来会用做什么。
这是家乡村庄的小路。由于fomapan400颗粒略大,而且我没有高素质的微距镜头用来翻拍,所以没法完全表现这台凤凰镜头的素质,虽然谈不上相当优秀,但评价为“还行”那是绝对没有问题
这是母校的图书馆,拍摄于2018年底考研初试结束第二天。我拿出一卷珍藏的过期炮塔400在校园里乱逛,昔日琅琅书声的图书馆走廊变得十分沉寂,再没有两日前的弥漫硝烟
学校的钟楼,也是考完研第二天去拍的。每当看不下去书的时候,我都会跑到4楼的厕所里透过窗户凝视钟楼脑补着考完之后能在这个角度取景,因为整栋教学楼里唯有这个视角最合适,于是当天我飞奔上四楼,举着相机推开男厕所的门,他仍然静静矗立在那里。
在苏州坐游船,我坐在船头,前面一对儿坐在船尾。
拿着相机扫街,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XX部门/单位的吗?拍老房子的时候会被当成规划/住建局的,拍食物的时候又会被当成市场监督/食药监管部门的。我总是回答:学生,拍着玩的。所幸遇到的都是善良之人,遇上狠茬的话,胶卷和相机总得报废一个。
写在最后:这台相机里至今还有半卷上海GP3没有拍。我曾经决定拍完这最后一卷便把她里里外外擦拭干净,放在皮套中干燥封存,时不时拿出来抚摸一下就好,不让快门再有减损,以便我的子女长大之后稍加处理也能感受她的魅力。后来思索,还是把这个想法否定了,以我的性格,肯定还会在某一时刻想起这台相机用起来有多顺手,然后拿出来、装卷、拍摄。我是个“恋旧”的人,经常故地重游,淘汰掉的手机也舍不得扔,冲完的胶卷壳、空的胶卷盒还摆放的整整齐齐,对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应该也不会有例外吧。
“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创作有奖激励计划
菲林有毒发起“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创作激励计划,提供给大家一个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让自己难忘的经历沉淀下来,不要随着时间在脑海中淡化掉。
主题: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
要求:字数不限,必须要有图片。
奖励:投递文章会经有毒君筛选,入选者奖励胶卷帆布袋一个,可选,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