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6窟)(下篇)

云冈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是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石窟依山开凿,在五州山(武周山)河北岸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洞窟达51个(其中保存较好的约20个),整个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个,大小佛像51000多尊,佛像高达17米,最小佛像仅有2厘米高。为北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米。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年),本姓“拓跋”,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后改姓“元”,在位28年。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不一,有说造成北魏覆亡、有说带来隋唐盛世、有说不可归功或归过于孝文帝本身。去世后,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昙曜 是北魏佛教高僧。早年出家,在凉州修习。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出巡,遇到昙曜,皇帝的马咬住昙曜衣袖不放。当时是北魏太武帝灭佛之后。拓跋濬很礼重他,下令于平城(今大同市)西的武州山上开凿云冈石窟。昙曜主持开凿的五个大型石窟被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昙曜本人是石窟寺的创始者。译有《大吉义神咒经》二卷。云冈石窟 第6窟第6窟保存较好,窟内雕刻繁缛,气势豪奢,工艺精湛,内容丰富,所以被称为云冈石窟最富丽堂皇的一窟。此窟亦分前后室。窟前也有四层楼阁建筑,且与左右的第5、7窟前楼阁相连,蔚为壮观。此窟所有的富丽石刻也都在后室。后室是“中心塔柱窟”,平面呈“回”形状。塔身分两层,下层四面刻四龛五佛(北面龛内刻两个佛),当是四方佛加中央佛而成之五方佛格局。上层为通顶大龛,四面各刻一身褒衣博带装的立像,雕工极为精美,且与四壁上部的十一身与之相同的雕像相呼应,形成第6窟上部一种特殊的佛国氛围,为中国石窟中之绝无仅有者。四壁及塔的下层刻有“佛传故事”连环式的浮雕,自第6窟后室东南角 “树下诞生” 至 “逾城出家” 约30余幅,虽有不少残泐,但大部仍可观赏,很有特殊风格。此外塔身与壁面的装饰雕刻及陪衬龛像,亦皆极尽华丽,令人目不暇接。此窟塔与窟高达15.5米,窟平面近正方形,边长约13米。对于如此绚丽多彩的一窟。其雕饰华丽的风格被誉为云冈第一伟窟,雕刻时间可延续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后。考古学家们注意了它是与第5窟同时开凿的,故称它是孝文帝开凿的双窟。佛学家们根据四方塔柱下层诸佛,判定它是依据《金光明经》而设计的四方佛。艺术家们则对佛、菩萨造像以外的飞天、花鸟装饰、璎珞细物、楼塔建筑……惊诧不已。旅游者们多半留连在佛传故事浮雕画前追问“宫中嬉戏”、“太子出四门”等故事情节,而对此窟的文化内涵甚少涉及。此窟的文化现象十分丰富,如:一、塔下层五个佛,如何与五方佛配合?二、塔上层的四立像是什么佛?它与四壁上部的那十一个立像又是什么关系?三、云冈石窟为什么这一窟的佛传故事特别详尽?四、门拱上的八佛并列龛与第5窟的是否一样?五、明窗下的维摩、文殊对讲图,是何含义?六、北壁下层大龛内残损严重的三身胎迹,是什么佛?七、孝文帝修建此窟的目的何在?是为谁祈福的?八、文明太皇太后在此窟中有无位置?九、作为云冈的“中心塔柱”窟,其社会用意是什么?它起到什么作用?十、此窟的石刻艺术对美学的贡献有多少?……这些文化现象都期待着破解。它绝非是简单的欣赏品,也更不是惊讶与赞叹所能概括的。

121 方柱 西北隅 上層

122 方柱 西北隅 下層

123 方柱 南面 上層

124A 方柱 南面 上層 西塔124B 方柱 南面 上層 東塔

125A 方柱 南面 上層 右脇侍125B 方柱 南面 上層 左脇侍

126 方柱 南面 下層

127 方柱 南面 下層 本尊坐佛

128 方柱 南面 下層 龕内 西部

129 方柱 南面 下層 拱額 中央部

130A 方柱 南面 下層 拱額 西部130B 方柱 南面 下層 拱額 東部

131A B 方柱 南面 下層 拱柱 佛傳浮彫

132 方柱 南面 下層 西拱柱 供養天

133 方柱 南面 下層 東拱柱 供養天

134A B 方柱 南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佛傳浮彫

135A B 方柱 南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供養天

136A B 方柱 南面 下層 内部拱柱 拱端鳥形

137A B 方柱 南面 下層 内部拱柱 供養天

138 方柱 南面 東隅 基壇 獅子

139 方柱 東面 上層

140A 方柱 東面 上層 右脇侍140B 方柱 東面 上層 左脇侍

141 方柱 東面 下層

142 方柱 東面 下層 龕内

143 方柱 東面 下層 本尊交脚菩薩

144 方柱 東面 下層 本尊交脚菩薩 上身

145 方柱 東面 下層 本尊交脚菩薩 上身

146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光背脇供養者群

147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拱額 中央部

148 方柱 東面 下層 拱額 中央北部

149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拱額 南半

150 方柱 東面 下層 拱額 北上隅

151 方柱 東面 下層 南拱柱 佛傳浮彫

152 方柱 東面 下層 北拱柱 佛傳浮彫

154 方柱 東面 下層 北拱柱 供養天

155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佛傳浮彫

156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供養天

157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内部拱柱 拱端獸形

158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内部南拱柱 供養天

159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南拱柱 供養天 上身

160A B 方柱 東面 下層 北拱柱 供養天 上身

161A 方柱 東面 下層 内部南拱柱 供養天 上身161B 方柱 東面 下層 内部北拱柱 供養天 上身

162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額 中央西部

163 方柱 北面 上層 右脇侍

164 方柱 北面 上層 左脇侍

165 方柱 北面 下層

166 方柱 北面 下層 東半

167 方柱 北面 下層 西半

168 方柱 北面 下層 本尊二佛並坐

169A 方柱 北面 下層 本尊二佛並坐 東方像

169B 方柱 北面 下層 本尊二佛並坐 西方像

170 方柱 北面 下層 二佛中央 比丘立像

171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額 中央東部

172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額 中央西部

173A,B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額 菱形部

174A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額 東端174B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額 西端

175A,B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額 上隅

176A,B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柱 佛傳浮彫

177 方柱 北面 下層 東拱柱 佛傳浮彫

178 方柱 北面 下層 西拱柱 佛傳浮彫

179 方柱 北面 下層 東拱柱 供養天

180 方柱 北面 下層 西拱柱 供養天

181A,B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佛傳浮彫

182A,B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供養天

183A,B 方柱 北面 下層 内部拱柱 拱端鳥形

184A,B 方柱 北面 下層 内部拱柱 供養天

185A,B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柱 供養天 上身

186A,B 方柱 北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供養天 上身

187A,B 方柱 西面 上層

188A 方柱 西面 上層 右脇侍188B 方柱 西面 上層 左脇侍

189 方柱 西面 上層 南塔

190A 方柱 西面 上層 北塔 象190B 方柱 西面 上層 南塔 象

191 方柱 西面 下層

192 方柱 西面 下層 本尊倚坐像 上身

193A 方柱 西面 下層 光背右脇供養者群193B 方柱 西面 下層 左脇侍

194 方柱 西面 下層 拱額 中央部

195A,B 方柱 西面 下層 拱額 中央部

196A,B 方柱 西面 下層 拱額 菱形部

197A,B 方柱 西面 下層 拱額 垂幕

198 方柱 西面 下層 拱額 北上隅

199 方柱 西面 下層 拱額 南上隅

200 方柱 西面 下層 北拱柱 佛傳浮彫

201 方柱 西面 下層 南拱柱 佛傳浮彫

202 方柱 西面 下層 北拱柱 供養天

203 方柱 西面 下層 南拱柱 供養天

204A,B 方柱 西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佛傳浮彫

205A,B 方柱 西面 下層 拱柱 内面 供養天 上身

206A,B 方柱 西面 下層 内部拱柱 拱端

207A,B 方柱 西面 下層 内部拱柱 供養天

208A,B 方柱 西面 下層 内部拱柱 供養天 上身

209A 方柱 西面 下層 北拱柱 供養天 上身209B 方柱 西面 下層 北拱柱 内面 供養天 上身

210A,B 方柱 天井 北部と南部

211A,B 方柱 天井 東部と西部

212A 方柱 天井 東部 垂幕 下面212B 方柱 天井 東南隅

(0)

相关推荐

  • 学人学术 | 昙曜五窟的营造次序和理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但我们依然要从纸上开始 昙曜五窟的营造次序和理念 韦正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昙曜五窟的营造分第20窟.第19-16窟前后两个阶段:五窟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分别对应道武帝.明元帝. ...

  • 中国佛教建筑·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的龙门山与香山崖壁之上,据<魏书>记载,其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国家,而地处中原之洛阳中其心意,遂于 ...

  • 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20窟)

    云冈石窟第20窟云冈石窟第20窟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虽是坐姿,却分外高大.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具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 ...

  • 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14-15窟)

    更多的洞窟,是未曾妆扮过的,虽风化剥蚀坍塌残败,但依然顽强地诉说着古人的执着与虔诚. 开凿于公元494-525年的第14窟. 第15窟亦称"万佛洞",与第14窟同期开凿." ...

  • 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11-13窟)

    单就观赏性而言,"五华洞"真的是精美绝仑.前面的9.10两窟已然看得如痴如醉,接下来的11至13窟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片子拍了很多,电脑里翻来覆去,总也不割舍删去.就 ...

  • 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10窟)

    云冈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是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 ...

  • 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1-4窟)

    第1.2窟.北魏开凿石窟从公元460年开始,至524年结束,约有70年的开凿历史.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有关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 ...

  • 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5窟)

    云冈石窟第5窟又被称为弥勒佛洞,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0至494),是云冈石窟中期开凿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洞窟.该洞窟属皇家投资开凿.第5窟现存大小造像共2300余尊,雕饰精美,为云冈石窟保存 ...

  • 国家5A级景区---云冈石窟(第6窟)(上篇)

    云冈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是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 ...

  • 国家5A级景区---南通市濠河景区

    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南通,是一座与水脱不了关系的城市.早在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南通"筑城即有河",这条河就是环抱老城区的古护城河--濠河.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