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章

第七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明太祖注:此老子导人行道,养性修德,行仁利人济物者如是。盖水之性无所不润,无所不益,故善人效之,卑而不昂,用而有益,则道矣。

按照《易》和庄子的理论,道与善是联系在一起的。善必须是道之下的善,道又是不能不讲善的道。但道之下的善,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善,而是虚静渊明的善,如水一样的善。具体来说,就是利万物而不自利,不仅不自利,还要自甘柔弱,不与人争,并且纳污受垢,不以自好。但反过来说只要纳污受垢,不以自好,柔弱不争,是否就算接近道了呢?恐怕未必然。道是一种大悟,没有这种大悟,只会纳污受垢,柔弱不争,还是与道相去甚远。明太祖以为只要养性修德,行仁利人,就是如水之善。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一般信佛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所谓行善积善,与大道之善,仍然相去甚远。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明太祖注:人能访有德之人,相为成全德行,以善人多处则居之,其心善行广矣。若与善人论信行,则政事无有不治者,故善治。既知治道之明,凡百诸事,皆善能为造。及其动也,必合乎时宜。前心善渊者,以其积善多而行无竭也,若渊泉之状。

明太祖认为善人即有德之人。做为皇帝,应与有德的善人来往,而使自己的心性与行动达到善的境界。这样做不是为了做一个善人,而是为了政事无有不治。政事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政事搞好了,其他各种事务都会随之搞好。这就是明太祖最为相素的政治思想。能做到德性品行都善,且把政事搞好,这个皇帝的一切行动就必定完全合乎时宜。这也是积善的作用。清世祖理解水的各种功能,在于它的善处地势,善于渊默,善施仁惠,善讲信用,善洗群秽,善治众事,善合时节。这都是老子提出的思想,后来的人只不过是重复而已。值得注意的是,通常都是学者们研究诸如《老子》之类的古典及其思想,而四位皇帝也能亲自研究,这本身就是他们高于其他皇帝的地方。中国古代的学者,历来有所谓内圣外王的理想,但都不能实现,只有孔子被称为素王,即不在位的王。他的思想,被称为为后代百王立法。现在有四位皇帝也来研究老子的思想了,这表明他们想从孔子之外的思想家那里寻找帝王的法则。他们如能完全做到老子所说的,也可说是圣与王的统一了。

夫惟不争,故无尤。

明太祖注:谓能其事矣而已之,不可太过也。

明太祖根本不相信什么不争无尤的哲学,因为他的天下就是靠争而得到的。这种争,就是他所说的“能其事”。天下大乱时,谁不想当皇帝?但能其事的只有一人而已,所以最终只有一个人达到目的。在争夺天下胜利之后,明太祖也来从老子的思想中获取某种智慧,他看到这句“夫惟不争,故无尤”,一时也大费思索。不过他终于想明白了:该争的还是要争,只不过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有“能其事”的本领,没那本事的去争,就只有死路一条。而能其事者也不可太过。若太过分了,可能就会带来尤祸。明太祖的这一理解,不知老子同意否?清世祖认为,圣人应该具备水的七种善力,但不把这七种善力当做能耐,不用这七种善去天下争夺,这样天下之人就不会怨恨你了。这显然是一个矛盾,既有水之七善,而又不用,那还要这善干什么?只是为了不让天下怨恨自己,就什么事都不干了吗?明太祖肯定不会同意这种观点。清世祖也许是想让别人都这样做,并不让自己也当这样的“圣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