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我们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不过都是选择权

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主要教大家在面试过程中,如何反过来考察公司,通过面试的感觉和细节,判断一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那些没过试用期就离职的人,都因为面试时,不懂得“反面试”

有读者评论说,看了这篇文章他意识到:我们往往都是被动去选择或者被选择,其实更应该主动。

我表示认同。另外一位应届毕业生读者却表达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求职者没有选择权,或者说应届毕业生没有选择权。

当然,我理解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处境,能有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也非常难能可贵。

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

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努力,都是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择权。

同为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与博士,谁拥有更多选择权?

同样是本科生,北大清华的跟普通学校的,谁更拥有选择权?

同样作为普通学校的本科生,一位在成绩和各项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实习中都拥有丰富经验,另一位大学4年逃课、睡觉、玩游戏,还差一点毕不了业,谁更拥有选择权?

我想答案是很明显的。

图片来自电影《比海更深》

01

受教育,本质上是在为第一份工作

赢取选择权

可能你会说,站在毕业的这个节点上,一切已成定局,再说这些,好像已经晚了吧?

确实晚了。但以后的任何时候再明白这个道理,都只会更晚。

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这是学生时代的结束,但却是人生职业生涯的开始。

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对于每一个职场人来说,当我们重新开始找工作时,也都意味着人生上一个阶段画上句点,下一个阶段开始起步。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无比清晰地看到,我们的过往,如何决定了我们当下这一刻的选择权。

我们现在的选择,以及之后的行动,决定了再一次面临选择时,我们到底有多少筹码。

图片来自电视剧《金秘书为何那样》

龙应台深谙这一点,所以她在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中说: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所有的家长也深谙这一点,所以不管外界如何评价、调侃,都阻止不了他们要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尽可能地去到最好学校的决心。

接受最好的教育,说白了,最终就是为了在从学校跨入社会的这个节点上,手里握着一把好牌,从而拥有更多选择权,能够从容地选择一份自己喜欢又前途光明的工作。

所以北大毕业生最终选择卖猪肉才能成为新闻。

图片来自电视剧《三十而已》

02

教育带来的选择权会边际递减

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其实这场关于给自己赢得更多机会和选择权的游戏远远没有结束,它伴随着我们整个职业生涯,生生不息。

事实上,我们花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接受的教育,随着开始第一份工作,它的边际效用是逐渐递减的。

也就是说,毕业于哪所学校、学的什么专业、成绩如何,决定了我们第一份工作能够拥有哪些选择。

但等到第二份、第三份,越到后面的工作,用人单位越关心的是你的上一份工作在哪里、做成过什么,对教育经历的关注会越来越少。

这个时候,决定我们选择权的,就从教育背景转换成工作经历。

那工作中到底哪些因素,能够让我们未来拥有更多选择权呢?

图片来自电视剧《欢乐颂》

03

如何在职场中拥有更多选择权

1、行业和公司的发展

“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雷军的这句名言,不仅影响了很多创业者,更让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倾向于追逐风口:

O2O火的时候,想去O2O,共享单车轰轰烈烈发展的时候,又跳槽去共享单车。

其实,如果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能够更顺遂、可持续,可以考虑2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传统行业,《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作者说:

已经流传10年的书将再流传10年,流传了2000年的书籍还将流传更多时间,以此类推。

在行业和职业上,这一特点也同样成立,那些很久以前就有的行业和职业,可以预见,也将更加长久地存在下去。比如,我一直不相信,炒菜机器人能够很快替代掉大厨。

在这些能够保持稳定发展的传统行业里积累经验,可以相对不用太担心,某一天这些经验就完全没用了。

第二个方向是对未来的精确预测,从而更早地介入进去。比如,如果04年左右就加入了华为、腾讯、阿里这些大厂,只要在里面做得不算太差,现在也绝不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发愁。

未来几十年里,什么样的行业和公司会有很大的潜力?如果你坚信自己的判断,不妨提早介入,等到行业蓬勃发展时,你就是最炙手可热的人才。

图片来自电视剧《欢乐颂》

2、超越同龄人的专业深度或职业发展速度

不得不承认,其实每一代人的同龄人,都既是亲密伙伴,又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上学时争更好的教育资源,工作时又争更好的工作机会

而如果你能够在专业深度或职业发展速度上超越同龄人,在遇到不错的机会时,跟你同龄的人,还达不到你这样的专业深度和职业高度,在专业深度和职业高度上能跟你比肩的,又没有你年龄上的优势。你就无敌了。

出名要趁早。张爱玲的经验之谈,确实没错。

91年的“李叫兽”,2016年入职百度任职副总裁,年仅25岁。

之所以能做到这个程度,就在于他能超越同龄人,或者更确切地说,能超越很多同行。

他用具有洞见的爆款文章,展示了他在专业上的思考深度和见解,以及他在自媒体运营和推广上的实力。这让他得以拥有无数机会,其中就包括了百度。

图片来自电视剧《欢乐颂》

3、多元的职业经验和能力

围绕着核心能力构建的多元职业经验,是另外一个可以增强个人职业选择权的途径。

这种多元的职业经验,可以是在同一家公司里面的轮岗,或者是积极参与相关项目,也可以通过在公司内部组织俱乐部等兴趣小组的形式获得;

在公司之外,还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发展兼职和副业来充实自己的工作经验,发展专业以外的能力。

尤其是那些需要很多思考和综合能力的副业,比如做兼职讲师、运营出一个自媒体大号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接触的信息和技能都是全方位且有一定专业技能的。

选择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所有我们过往经历加总的结果。

现在每解决的一个难题,每额外完成的一项工作,都是在为未来的选择权添砖加瓦。

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工作吧!或许,这就是我们都是在为自己简历打工的具体诠释。

Miss略知一二

职场·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