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6892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82】
精品16892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82】
2069读书(22)梁启超先生毕生治学,著述繁富,同他特别注意读书方法是分不开的5认为钞录和笔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要做到随读随钞。当有关的资料积累得丰富了,再用独有的学术眼光加以整理和分析,便可著书立说。像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陈澧的[东塾读书记],都是用这种积累读书法做出来的学问6同时带着自己关注的学术题目去读书,去积累资料,“斐然有述作之志,实际上(也是)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7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敷用,不能博搜资料8随意涉览书类:学问固贵专精,又须博涉以辅之,读此者不必顺页次,亦不必求终卷也9提倡对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要熟读成诵-梁启超教育子女最成功是典范:其子女皆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2070黄柏药证:主治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1以黄疸为特征的急性肝炎胆囊炎用黄柏+茵陈蒿汤2带下色黄:生殖器感染盆腔炎阴道炎霉菌感染淋菌性尿道炎用栀子柏皮黄连解毒汤3以下肢红肿热痛为特征的痛风关节炎丹毒湿疹用四妙丸+防己连翘3以便血为特征的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痔疮出血用白头翁汤4以遗精尿道分泌物浑黄的前列腺炎性病用封髓丹黄柏栀子连翘5以目眵黄鼻涕黄体液发黄为主诉的鼻窦炎结膜炎湿疹用黄柏+栀子黄芩。黄柏不论内服研末撒敷或煎水外洗皆可治热毒疮疡湿疹。黄柏内服单味使用的机会不多,常配伍其它药物如配黄连治热利,配栀子治黄疸,配连翘治热痹,配黄芩、阿胶治月经过多或漏下**工区素荣慢性鼻炎是我治愈后她给我介绍多个鼻炎患者皆治愈,如陕西新桂鼻炎3年鼻塞流清涕咳嗽口苦苔黄腻,用小青龙汤去半夏白芍合选奇汤加黄芩苍耳子辛荑白芷附子川芎白吉藜冰片做胶囊服。
2071唐宗海1青色属肝,风邪也,亦主脾寒;黄色属脾,湿气也,亦主食积;赤属心,火热也,亦主假热;白色属肺,虚寒也,亦主血脱;黑色属肾,水气也,亦主肾虚2小便不通,诸药不效,气道迫塞也,宜通气麻杏汤:麻黄杏仁甘草2小便过多及遗溺者,膀胱与肾寒也,宜附子温肾丸:桂枝黑附子熟地山萸肉白术青盐3用其长而去其短,善炮制者也;损其长而益其短,不善炮制者也4同一苦味,黄连之质枯而不泽,大黄之质滑润有汁,故主滑利。又黄连纯于苦味而无气,故守而不走;大黄纯于苦味又有雄烈之味,以气行其苦味,则走而不守6凡药根之性多升,实之性多降,茎身之性多和,枝叶之性多散,何也?-根主上生,故性升;子主下垂,故性降;茎身居中,能升能降,故性和;枝叶在旁,主宣发,故性散。每药或重在根或重在实或重在茎或重在叶,各就其性之所重以为药之专长,未可泛泛议论也7酒由蕴酿自然流出,得气之化多,故气盛而升;饴糖熬煮逼之使出,得气之化少,故味盛而气不升。盖酒得天之气厚而升,饴得地之味厚而补。
2072谈读书(23)1王岩[过桓君山(桓谭)藏书处]:当年石室虽云古,此日风流犹可睹。图书插架犹连云,翰墨淋漓尚如雨2易中天: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3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1)自传: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主要的思想和某些深刻的感受在影响着和支配着他的一生,使其生活沿着一条主线在往前走。这条主线通常比较容易确定,容易找到。有了这条主线,就会明白当初为什么这样做,而没有那么做,就可以看到当事人的性格等各个方面的特点(2)忆居里:居里像是一个感悟真理的先知,完全摆脱了羁绊,全身心地向往理性和真知.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只要以追求理想为自己的生活目的,以自由和正直的精神鼓舞自己,勇往直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就完全可以像他一样达到尽善尽美的精神境界。
2073清·汪文绮(1)-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的代表人物。中医世家,幼承家学,研读内经及历代各家著作,尤其推崇张景岳学说,治病强调扶阳抑阴,在医理和临床方面多有建树。好读书,博涉如举子业,尤喜为诗。著有[杂症会心录][脉学注释汇参证治]。会心录是汪文绮研究古典医籍心得及经验总结的汇辑,辨证析因细致,不乏独到见解,是一部较好的中医临床综合著作。讲求“读书求理,深思求意”,对古人的学术经验则强调“明其理而不必泥其文,会其神而不必袭其迹”,这种读书治学法对今人如何更好地学习运用中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医者意也。不得其意,则虽博极群书,而于医茫然莫辨;得其意则守古法而非苟同,变古法而非立异,引伸触类,起斯人于阽危,跻生民于寿域2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人不能以意告今人,今人当以意会古人也3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苟无所本于前,安能有所述于后?然而善师者不阵,得鱼者忘筌,得心应手,不违乎法而不拘乎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