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庸的人,才强调自己“很努力”
作者 | 止戈 · 主播 | 军旗
首发 | 皓然成长(ID: growing-power)
1
前不久,看到一个热帖,吧主说,他那个整天在朋友圈晒加班的同事被开除了,在吧主上传的朋友圈截图中,那位同事如是写道:
从大楼出来,又是相同的出租车司机,他见了我,笑着说:“我就知道是你,你总是大楼里最后一个走的,每次送完你刚好凌晨四点半,我也该下班了。”
员工如此努力却被辞退,我跟其他人一样,连忙回贴询问他被辞退的原因,直到后来被做HR的表姐一语点醒:
很多员工的工作量并不大,竟要加班到四点半,工作效率如此之低,被公司开除那也是意料之中。
水平不够,努力来凑,这样的招术,在职场显然是行不通的。
职场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的陈奇雄,在ABA公司工作了12年,一直兢兢业业,但仍然屈居主管一职。
在华东大区的经理竞选赛中,陈奇雄竞聘失败,他找领导哭诉:
“我在ABA工作12年,天天加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我这么努力,难道你们都没看在眼里吗?却只给我一个小小的主管?”
领导一口硬气回绝:
“我要你的劳苦干嘛?我要你的功高。你好意思说你干了十二年,你看看你的业绩,部门排名倒数。老员工啊,没开了你就可以了,还要求升职加薪……
你的工资不是按‘努力’来算的。你的‘努力’更加不是公司给你升职的理由。”
不管是那个加班的新同事,还是工作12年竞聘失败的老员工,正如李尚龙所说,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想通过秀加班,借此晋升,是不靠谱的。秀加班,顶多显示了苦劳,但苦劳,却不代表能成绩,更不能和实力划等号。
所以,这种看上去的很努力,大多数是无效的,它的本质是,一种伪努力,或者说是低质量努力。
2
前些日子,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公布,按时在朋友圈打卡学习的娇娇,挂了!看着花姐488分的成绩单,她崩溃了。用娇娇的话说,花姐真是运气爆棚,被老天眷顾。
真的是运气这么简单吗?
没错,娇娇是在坚持打卡学习,但作为室友,没谁比我更了解她的“努力”:
背单词五分钟,编辑朋友圈半小时;
自习室刷题半小时,追偶像剧两小时;
练习听力一节课,网上购物大半天;
隔三差五为犒劳自己的用功,时不时来个通宵游戏
……
殊不知,她熬夜打游戏时,花姐已经刷完习题按时入睡;
她早上呼呼大睡补觉时,花姐已经操场练习口语一小时;
她数着朋友圈的留言和点赞无比满足时,花姐已经把高频词汇都背完了……
和娇娇陶醉于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不可自拔相比,花姐则在默默下功夫、夯实基础,不同级别的“努力”,最终收获了不一样的结果。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娇娇一样,很容易沉醉于努力的过程,在自欺欺人中自我标榜,而不自觉地忘记了努力的目的。
我们坚持晨跑,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不是为了每天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积极人设;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而不是为了每天在朋友圈标榜自己的勤劳形象;
我们努力写作,是为了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每天在朋友圈彰显自己的文艺情怀。
努力,应该是一种不忘初心的付出,更是一种时刻关注结果的持续精进,就像花姐那样,脚踏实地、厚积薄发,最后用成绩来晒实力,这才是“努力”的更高级操作。
3
有人说:平庸的人,总是强调自己在努力,然后碌碌无为;成功的人则是默默耕耘,最后用结果说话。
那么,有多少人是这样平庸呢?
其实,我们朋友圈里不乏这种“言不符努力”的人:晒深夜加班,晒早起苦读...看似踌躇满志,实际上并未获得什么成绩,却满足于被点赞的短暂快感。
心理测试证明,当我们把自己的flag告诉别人,得到大家认可,会使我们产生一种目标已经达到的满足感,但这种赞同,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的关注度失去方向,反而会让我们对完成目标的动力降低,这样因果关系在心理学上又称“威尔脆饼综合症”。
而一旦别人不再肯定自己,本人就会开始自我怀疑,甚至会产生无能感和羞耻感。
所以,当打卡秀努力,成了塑造形象的手段,而不是实现目标的动力时,它更像一个无形的枷锁,不知不觉间偷走了我们更多的宝贵时间。
不止如此,陷入这样的“假装努力”中,我们还会走进一个恶性循环:开始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越来越习惯于用运气不佳这样的绝好借口,来安慰自己、掩盖自己的失败,从而不再去做真正的努力。
然而,现实是真实且残酷的,事实证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沉迷于别人关注的状态,会让自己陷入“形式主义”的无效努力之中,最终难以成功。
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努力,但更需要的是关注结果、持续精进的努力,而非自我标榜、自我感动式的努力。
毕竟,能捉到耗子的猫,才是好猫。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