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扇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不足盈尺的扇面上经丹青妙手巧运匠心,精心布局,或山水花鸟,或人物走兽,或各体书法,能小中见大,表现出美的情致和意韵。明清时代,是扇文化发展的鼎盛期,自“吴门画派”以降,文人写扇逐渐形成一种特殊形式的“雅文化”。至清代,扇的使用在文人官员间更加频繁,扇子已不仅是扇风引凉的工具,更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尤其到了清末民国阶段,携带扇子已然成为彰显社会地位的道具,因此在书画市场中十分畅销。上海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留下了许多具有江南特色的名家书画扇,今日展玩,仍觉逸趣横生。朵云轩春拍隆重推出中国书画成扇专场,遴选了许多精致的工艺款式,精彩的书画作品,供藏家、鉴家前来品玩。其中包括吴昌硕的《芦梦秋意、草书》扇、齐白石的《荷花蜻蜓》《菊花小鸟》《牵牛花》扇、徐悲鸿的《双雀》扇、张大千的《山寺讽读图》《振衣千仞冈》扇、张善孖的《虎啸生风》扇、于非闇的《水仙螳螂、行书》扇、冯超然的《荷亭消夏》扇、吴湖帆的《君子猗猗、行书》扇、陆俨少的《雁荡山色、行书》扇、唐云与江寒汀的《池塘蛙趣、海棠小鸟》扇、郑慕康与沈尹默的《风尘三侠、行书》扇、钱瘦铁的《远游归棹》扇、钱松岩的《钟馗》扇、张石园的《松泉山居》扇、陶冷月的《幽壑飞泉》扇等等。兹拈几例赏读之。
一、欧初旧藏。欧初(1921-2017),广东中山人,生于广州,诗人、书画家、收藏家。出版有《五桂山房诗文集》、《欧初书画集》、《欧初自用印及藏印集》。
二、陆澹安,江苏吴县人。中国现代文学家、侦探小说家、古典文字研究家。
说明:
一、瞿宣颖,湖南长沙人。晚清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子。早年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后在南开、清华等大学任教。解放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精诗词书画,尤擅文史掌故。
二、上款若愚为著名文博专家、古文字学者郭若愚(1921-2012)。
《荷花蜻蜓》扇是齐白石晚年典型的红花墨叶画风,用笔雄健,以篆笔入画,细微处如蜻蜓、莲蓬以细笔中锋勾形,用笔简洁生动,扇骨刊朱益藩行书诗,甚少见。《菊花小鸟》扇是齐白石为曾传居士所绘,背面为章梫行书《节录妙法莲华经》,湘妃竹扇骨。《牵牛花》扇同出齐白石手,然扇面本身的材料制式更有可观,扇面选用发笺纸,扇骨为包浆古厚的湘妃竹配玳瑁柄贴片,选材上十分考究,为书画玩赏增色不少。出版:《添语实录——中国扇画》,第127-128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9月。
说明:
一、上款少山即金少山(1890—1948),京剧名净金秀山之三子,是世所公认的京剧花脸首席代表。
二、此扇经邓苍梧、霍宗杰收藏。
张大千的《山寺讽读图》创作于1941年,据款云“偶记袁郎'磵底有松、人出山顶’二语”,因戏写此图,所绘情景与句相合,二高士相顾遇于山顶,山磵下有屋舍、松林,设色简淡,应写秋凉之意。《振衣千仞冈》扇与前作同写于蜀,创作于1946年,以西晋左思名篇《咏史八首》句诗意写之,上款为京剧净行名角金少山,张大千以“豪士”称之,应与其京剧中扮演的“花脸”英豪角色有关,背面书法为张大千自作诗,赞誉金少山戏剧艺术入化境。“振衣千仞冈”一句所表达的形象正与金少山英豪气质相合,因作诗意图绘一豪士立于山巅,作俯瞰江山状,以赠金少山。张大千之兄张善孖善画虎,尝于苏州网师园圈养幼虎以资写生观察,《虎啸生风》扇绘三虎于金笺之上,二虎作饮水状,一虎作环顾状,警惕危机,交替补水,十分符合自然环境中的真实场景,虎的动态、结构亦非常逼真,配以传统的山水景色,画面有张有弛,乃张善孖难得之佳构,背面张大千录《踏沙行》。说明:池上日慎,日本日莲佛教僧人。三岁时跟随市川日辉先生在长胜寺出家,1928年任池上本门寺第七十四代住持,任寺庙住持期间,修缮庙堂,发行月刊杂志《日莲主义》等,做出了很多贡献。曾任佛教各宗联合会会长,大日本佛教会长,89岁逝世。于非闇的《水仙螳螂、行书》扇,作于1936年,拟元人小品画。于非闇自30年代始学宋徽宗法,书画皆得益于彼。扇面绘萱花螳螂小景,置石于画面右侧,压住画面一角,萱花则以柔姿向左上侧生发,穿插以清灵的萱叶尽显花之媚态,敷色淡雅,惟将石色集于花瓣,浓厚醒目,螳螂攀茎而上,与花蕊相对,似有顾盼,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用笔无多,然巧思非常;背面以瘦金体书宋人绝句,结体稳健,笔力挺拔,极见骨力。诚佳作也。冯超然与吴湖帆曾比邻而居,与吴待秋、吴华源并称“三吴一冯”,民国时期享誉海上,名声甚重。冯超然所作的《荷亭消夏》扇,绘于1946年4月下旬,正值初夏,天气渐热,冯超然非常应时地绘制了这把消暑之扇,可用可赏,画面色彩浓丽,一片青翠景象,河塘莲角初露,生机盎然,绘一茅亭,二人对坐闲谈,甚得佳趣,天色以红衬染与远山冷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暑热景象尽出。冯超然作画设色多淡雅,如此浓丽者少见。说明:上款“毅斋内兄”即潘利榖,字子义,号毅斋。江苏苏州人。吴湖帆妻潘静淑之兄,其女承吉嫁与吴湖帆之子吴孟欧为妻,故有“内兄亲家”之称。潘氏事可见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飞鸿延年》专场中其与陈子清通信数封。吴湖帆的《君子猗猗 行书》扇,作于1942年,同是四月下旬,天气渐热的时节,吴湖帆则绘一枝绿竹以赠,清清爽爽,纳凉拂暑之能不输“荷亭”。说明:谈锡恩收藏。谈锡恩(1874-1951),字君讷,湖北兴山人。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院,回国后任教育部佥事,曾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芦梦秋意、草书》扇,一字一画皆出吴昌硕之手,画以蒙泉外史奚冈法写红蓼,用笔清逸,若有秋凉之感,书法以行书录石壁僧舍诗,书写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扇骨有“竹山”刊《观瀑图》《携琴访友图》,人物绘刻精细,饶有趣味。陆抑非、唐云、江寒汀与张大壮并称“四大花旦”,以崭新的面目闻名近代海上艺坛,他们的画学都植根于传统,而后又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在造型与色彩上都有明显的吸收。出版:《博爱堂藏书画古玩艺术精品集·第二卷》,第187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博爱堂藏书画古玩艺术精品集·第一卷》,第193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8月。唐云与江寒汀的《池塘蛙趣、海棠小鸟》扇,二人各绘一面,二花旦集于一,甚少见。《池塘蛙趣图》创作于1945年,此时唐云画风尚工细,笔墨仍带有华岩风格的空灵意韵,而在青蛙的造型上已经显露西方写生法的成果,用色亦极力还原青蛙的肤纹,红蓼的色彩运用也非常艳丽,一反传统的含蓄韵味。江寒汀的《海棠小鸟图》创作于1944年,其画于前代深谙虚谷、任伯年之法,上承恽寿平、华岩等,四花旦中其最重写生,在家中喂养了多种灵禽异鸟,积数十年观察写生之功而得面目。此图即充分展现了他的写生能力,小鸟侧立枝头做回首状,嘴微张,头部、颈部、腹部、羽翅的刻画各有其法、各有其色,海棠以没骨法写出,颜色艳丽可人,雅俗共赏。说明:上 款“润龙先生”即邵润龙,南货行老板,常州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二届南货染料公会主任委员。出身于收藏世家,与一众海派画家相交甚密,尤与吴湖帆、冯超然、谢稚柳交厚。出版:《博爱堂藏书画古玩艺术精品集·第二卷》,第186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说明:上款仲祥应为秦仲祥(1914-1968),宁波鄞县人,著名篆刻家、鉴藏家。
成扇这种特殊的书画表现形式,兼艺术性、实用性、工艺性于一体,因其独特的审美趣味至今仍受到收藏者的追捧。在朵云轩的中国书画成扇专场中,精彩作品不一而足,有待各地藏家前来品鉴。说明:上款倚魂应为上世纪30-40年代客居无锡的文坛名人元高,别署倚魂馆主。
陶冷月 幽壑飞泉
陈树人 草书
设色纸本成扇
18.5×48.5 cm
出版:《光风霁月—陶冷月画集》,第36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1月。
说明:上款“家干”为顾家干,江苏淮安人。早年与其兄顾家熙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后为上海《文学报》编辑。说明:上款君石应为虞典书(1891-1954),字君石,无锡人。国民党爱国将领。百年老字号朵云轩自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两个甲子,和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风雨同行,她目睹了海上艺坛藏界百年来的演变历程,在近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书画之家”、“江南艺苑”的美名不胫而走。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风雨和阳光,完成国有化的朵云轩作为沪上艺术品行业代表性企业最终走向发展壮大,坚持开展书画收购、出版、教育和研究业务,抢救、收藏了大量民间流散珍贵文物。
1992年,朵云轩注册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其创办宗旨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养。1993年朵云轩敲响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开启了中国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领跑者,和大家共同见证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公司每年举办多场艺术品拍卖会。规范经营、诚信操作、业务精准是公司走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自创办以来,朵云轩恪守“守法、诚信、文明、优质”的经营理念,已集揽、培养了大批专业鉴定人员,全体同仁以精心组织、谨慎操作的认真态度,以公平、公正、公开的职业准则和重信誉、重质量、重服务的敬业精神,为朵云轩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优良的业绩、规范的经营和诚信的服务享誉海内外。自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设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青花奖”及相关年度排行榜以来,公司年年入选含金量最高奖项“年度十佳企业”,同时获得结算能力奖等多项单项奖。2018年,公司提供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服务”首批通过“上海品牌”认证,并在2019年、2020年成功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