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十景之麓台秋月

在潍城区望留街道往西不远处,有一座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山,远近闻名。其名字的起因于云气雾升,烟雾缭绕悬浮于山坡之上,故因此得名浮烟山。

浮烟山上曾经有几处古老建筑,一处是始建于元代的朝阳观,还有一处是建于明代的麓台书院,由于历史原因,它们都销毁一空,原址荡然无存。当然,还有一处比它们更古老的地方:山之东麓的麓台村有一处高大平台,传说汉代公孙弘读书学习的地方,旁边立有元代状元张起岩的麓台秋月诗,附近有公孙弘墓,以潍县文革所立石碑为证。麓台村的村名由此而来。

风景秀丽的浮烟山东麓,有历史悠久古村:麓台村(附近村民称楼台lou tai)。其位于潍蒋路望留政府西2公里,因村东古遗址汉丞相公孙弘墓(麓台)而得名。据《潍县志稿》载,公孙弘,字季,西汉菑川薛人(今寿光纪台一带),汉代丞相,封平津侯,葬于此冢,所谓公孙弘墓。因其位于(程)符山之麓,又称麓台。又载,唐代有北海县麓台乡。元《齐乘》载,潍州西孤山之麓一阜下名麓台村。

麓台村落周围树木葱郁,环境幽雅,村南槐抱松犹存。《潍城地名志》说麓台高氏在明初由山西洪桐县迁来,而《潍县文献从辑 高庄简先生碑》却说潍县高氏元末明初迁字河北枣强县。麓台高氏名人有明代进士高桂、清代高守训等。

康熙《潍县志》载:麓台“在潍县治西南二十里,台高可以远眺,台下有池,澄清如练。每至秋夕,月印寒潭,台光相映。与他处不同,汉公孙弘别业(即别墅),又燕慕容太子读书于此,今碣(石碑)尚存”。《潍县志稿》载:“潍州北海县西南距城半舍地,有村曰望留,土风繁夥,地脉肥沃,亦州境之胜焉。有台拔出,名曰麓台,上有殿堂巍然,其来旧矣。其台周围景物清幽,非他处所及。巉(chán)巉而立者,台半之山也;澄澄而练净者,台下之泉也。虚檐峻宇,幽窗静户,适当乎山光水色之间,真天仙之攸宅,人间之胜概焉。”

《寰宇记》载(公孙弘墓)在潍州西二十里,高二丈三尺。《九域志》载公孙弘读书处,元张起岩《麓台秋月》诗(麓台秋月当初列为潍州八景之一)。乾隆《潍县志》载燕慕容太子读书于此。潍县文人郭麟竹枝诗词:轶事为传麓台月,当年曾照慕容超。

公孙弘墓,位于麓台村东,时过两千年,其墓犹存。墓上苍松翠柏,百余年树龄,为后人所栽,也显露几分古意。有村民说,此墓年数久远,多次被盗过,墓侧时现盗洞,其中珍品估计早已不见踪影,后来盗洞被农户耕作时填平。墓东南侧,立一石碑,上刻元代首位状元张起岩麓台秋月诗:

银河漾漾净天街,

碧月辉辉照麓台。

台上读书燕太子,

清光依旧向人来。

有说法称,原来石碑被毁,年代不清。

此碑在清末民初由附近村庄秀才所题。

张起岩在诗句中提到的燕太子,复姓慕容,名超,字祖明,鲜卑人,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来是南北朝时代十六国之一的后燕国丞相慕容德的侄子,从小过着游牧流浪生活。隆安二年(398),后燕为北魏所灭,慕容德在固安(今青州)自立为南燕国王,慕容超被立为太子,送来麓台读书。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慕容超继位南燕,改元太上。 

草木葱郁的麓台,圆抔高耸、远近闻名

明朝名臣刘应节回到家乡,变卖城里宅居,在公孙弘墓侧兴建麓台书院,亲授教育,并邀请麓台村高桂前来授课,后来吸引阎循观、韩梦周、刘以贵等山左名儒前来讲学,麓台书院一度成为当时齐鲁大地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刘应节,明朝名臣,潍县历史文化名人,刘氏十世祖,后世子孙多居潍城刘家庄子。其文韬武略,文能提笔,著文集;武能抗敌,修长城。凡中国历史名人,文武双全者,并不多矣,如曹操、岳飞、辛弃疾等,明代刘应节,可算其一也。

刘应节,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历嘉靖、隆元、万历三朝任职,官至工、兵、刑三部尚书。万历年间,辞官回潍县,大兴教育,变卖城里西门大街宅居,于城西南二十余里,浮烟山东麓,修建麓台书院,敦化教泽,长风山左。开创明清以来,潍县之浓郁文风。刘应节传道、授业、解惑,建立了良好的学风,悉心培育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子。“麓台课艺”成为一时佳话,载入张昭潜《重修潍阳碑记》中。

刘应节像

自刘应节建麓台书院,麓台一带成为潍县文化教育中心。有史料为证,明清以来,潍县文人增多,文风鼎盛,潍县进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时期,书院许多学子日后成为儒林名士和济世重臣,为潍县乃至齐鲁大地的文化传承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自隋唐科举制起,到明清以来,文风鼎盛的潍县城没有出现一名状元,真是莫大的遗憾。

清末时期,这一尴尬局面,被西南关的曹鸿勋打破,后来又有王寿彭,一条胡同双状元,一时传为佳话。这些与刘应节兴建麓台书院后所带来的倡导文风和他重视教育亲授讲学,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麓台村人、明万历进士高桂和刘应节的五世孙、康熙进士刘以贵,在外地做官归里,都曾来到麓台任教。

在清乾隆年间,昌乐名儒闫循观、闫循中、闫学尹,潍县的高士韩梦周、高守训也相继讲学于麓台。来自昌乐的阎循观倡议募捐集资扩建书院,建成南屋十间、东屋三间,西屋两间,可容百余人就读。这里一度成为潍县古代文化教育的中心,据《山东通志》记载潍县“教育之盛,为全省冠”。在阎循观来麓台书院讲学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轶事典故呢。

阎循观,字怀庭,号伊蒿。1724年生于昌乐营丘黎家村(也叫大北庄),是他父亲阎廷倩的独子,与阎循琦是堂兄弟关系。阎循观幼遭不幸,先是丧父,然后丧母,靠伯父阎廷佶抚养长大。好在他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而且砺志刻苦学习,在十七八岁时,就考中举人。后来阎循观进京参加考试,卷子被卢姓阅卷官看到,十分欣赏他才华,拿给主考官刘统勋看,可是刘统勋(诸城人,浓墨宰相刘墉之父)并不觉得好,丝毫没有照顾这位山东老乡,阎循观落榜。

阎循观老家:昌乐黎家村

他深受打击,从此绝意科举,远离仕途,回到昌乐,选择到营丘西北十多里的浮烟山麓台书院讲学,从此开启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瑰丽篇章,传道、授业、解惑,潜心培育了大批的优秀学子,在麓台书院讲学期间,有人不断苦劝他,为何不再考一下试试呢。经不住好友的百般劝说,某年某日,他又进京考了一次。这次考中进士!被当时皇帝得知这就是身边红人阎循琦的堂弟,而且还才华横溢,于是破格钦赐他为吏部考工司主事。不过阎循观做官不到三年,就以病告归,回到家乡。

他或许觉得还是在麓台书院比较适合自己,他或许认为在麓台书院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啊。仕途官场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于是告归昌乐营丘后,又重返麓台书院,继续他所热爱的讲学和著述工作。除了在麓台书院讲学之外,阎循观在这里还著有《尚书读记》一卷、《春秋一得》一卷、《西涧草堂诗集》四卷、《困勉斋私记》四卷。这些著作全部被《四库全书》收录,这些成就都奠定了他在山东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地位。所以说,我们今天谈到麓台书院时,总是绕不开阎循观这个重要人物,他为麓台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阎循观的好友,来自潍县的韩梦周、高守训,以及昌乐阎循中、阎学尹等,也来到了麓台书院讲学。据说韩梦周幼年曾经受到郑板桥青睐、资助,长大后高中进士,到安徽来安做官,颇有政声。韩梦周归里后,应阎循观之邀进山,在麓台书院教书讲学。他“以存养为根本,省察为修治,穷理为门户”,笃守程朱理学,是当时潍县古文派的代表人物。韩梦周在麓台一呆就是27年,惠及学子无数。其著述如《韩梦周易解》、《中庸解》、《大学解》、《理堂文集》、《理堂诗集》等,传世评价极高。

刘以贵、阎循观、韩梦周都是先在麓台书院读书,做官后,又回麓台书院任教,足见他们对丕振学风、培养人才的执着和对麓台书院的深厚感情。阎循观、韩梦周、刘以贵三人的儒学成就,被《清史稿·儒林传》收录。而且因为阎循观和韩梦周二人对麓台书院的突出贡献和卓越成就,被人并称为“山左二巨儒”。

在阎循观和韩梦周的人生轨迹里,这两个人的童年、中年何其类似。阎循观来自昌乐,韩梦周来自潍县,相隔几十里路远,二人似乎并无交集,其实不然。韩梦周幼时家贫,从小丧父,家母实在是承担不起他上学的费用,带着他投奔昌乐阎氏家族,韩梦周的姑父阎廷佶一家。阎廷佶是谁呢?他可是阎循观的伯父,也是阎循琦的父亲。

阎循琦后来做了高官,被当时皇帝非常看重,成为其眼中红人。阎廷佶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对勤奋好学的韩梦之和阎循观更是毫不例外,还为他们俩请了老师,阎循观和韩梦周在昌乐的启蒙老师就是当地有名的学士滕纲。纲字建三,岁贡生,隐居穷经,不称人过失,一钱之馈不苟受,母病尝日夜行百里为母请医。

阎循观和韩梦周的深厚友谊从童年时光一直蔓延到麓台书院。他们后来先后辞官回到故里,把余生精力都挥洒在浮烟山东麓的麓台书院。麓台书院成就了阎循观和韩梦周的一代功名,让他们在这里成为至今还被人所知的文化名人;而阎循观和韩梦周也分别拿出二十五年和二十七年的人生光阴和余生精力,都给了他们所热爱的麓台书院。

其实除了前面说的张起岩那首脍炙人口的《麓台秋月》诗之外,诸多文人名士都有歌咏麓台的上乘佳作留世,比如刘廷锡的《夜饮麓台》、刘应节的《雨中登麓台》、潍县知县邢国玺的《游麓台诗四韵》等。在麓台村东路北,立两块石碑,其一为麓台村碑,另一为邢国玺诗碑,因年数久远,碑文已是模糊不清,甚憾。此事载入乾隆《潍县志》。

公孙弘墓,两千年风雨,岁月悠悠,藏诉多少千古事;麓台高氏家族,人才辈出,多少人才俊少,文化传承;麓台书院文风鼎盛,文人名儒涌出,麓台文化乃至潍县文化走入新时期;这些与人杰地灵浮烟山和麓台文化的日月熏陶都是离不开的。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抄袭

一切不打招呼的转载,视为侵权

如果喜欢他的文章,就关注他吧

(0)

相关推荐

  • 【脑洞小说】潜伏三国之赤途(三)

    (承前) 7 233年,东吴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出使辽东.公孙恭得到风声,要带阎璞与他们会合,说服他们公孙渊不可信.但因为有蔡方的前车之鉴,阎璞决定暂时躲避. 言谈之间,张弥.许晏果然铁 ...

  • 蓝田县的文化名人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47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 蓝田县的 ...

  • 麓台月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月是故乡明,而那一段段潍坊往事又有谁还记得? 这是一篇旧文.近几年里,我大约写了十几篇这样的文字,陆续在当地的报纸刊发,也有些公众号推送过,如像风一样自由,如万物草堂.最近 ...

  • 【脑洞小说】潜伏三国之赤途(二)

    (承前) 5 步先生死了,麋芳死了,士仁死了,阎璞发现知道自己是"海蛇"的只剩下自己了.而且很多人知道他亲生父亲是曹魏的平乐乡侯,知道他写檄文说曹魏的好话,甚至看到他手刃恩师步先生 ...

  • 老城旧事:张起岩与潍县十景

    说起潍县十景,我们应该感谢一个济南人: 张起岩,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另外,他还是元朝首届科举状元.厉害不? 据传元延祐年间,状元张起岩原标定"潍州八景",每景并赋一诗 ...

  • 潍县十景:玉清烟晓

    在金庸小说里,提到了一位山东籍的重量级江湖人物,那就是全真教的丘处机.关于他的一位弟子尹志平,更是被广大金庸迷所知.在小说里,尹志平是一位好色之徒,设计迷奸了小龙女.但在历史上的尹志平,却完全不是这一 ...

  • 潍县十景之青阳晴眺

    时光回溯到七百多年前的元朝初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人来到潍州,为秀美的景色倾倒,诗兴大发,挥毫写下广为流传的"潍州八景"诗,到了清代,又加上"北楼晓钟"和&qu ...

  • 潍县十景之石桥漱玉

    时光回溯到七百多年前,一位叫张起岩的年轻人,在安丘做官时,为当时潍州的秀美景色所倾倒,挥毫写下流传至今的"潍州八景",到了清代,又添加二景,成为今天的"潍县十景" ...

  • 潍县十景之东园早春

    元代一位叫张起岩的青年,极有才华,在考取元代首位状元之前,曾经在潍州做官,喜欢游览潍州周边各处景点,写下流传至今的潍州八景诗,后来到了清代,有人又添加二景"塔山望日"和" ...

  • 潍县十景之西山霁雪

    行尽青山是潍县,过完潍县又青山.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二百多年前的一天,正在潍县做官的郑板桥不吝笔墨如此深情地描述他治理下的潍县城. ...

  • 潍县十景之玉清烟晓

    前言 时光回溯到七百多年前的元朝初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人在考取元代首位状元之前,曾经在安丘做官,喜欢游览潍州周边各处景点,为秀美的景色倾倒,诗兴大发,挥毫写下广为流传的"潍州八景" ...

  • 潍县十景

    友情提示:本文996字,阅读约需3分钟 据传元延祐年间,状元张起岩标定"潍州八景",每景并赋一诗.后来,清<潍县志>.民国<潍县志稿>均增加两景,称&quo ...

  • 潍县十景:“西山霁雪”的由来

    友情提示:本文1223字,阅读约需5分钟 潍县十景:"西山霁雪"的由来 清乾隆<潍县志>插图:西山晴雪 查阅有关史料,位于县治西约二十五里处有一座山叫孝迹山,又名青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