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12:丰富下的孤单,无限里的无助

高中拓展悦读12

丰富下的孤单,无限里的无助

一、思维探索

培养批判性思维需避免的24条常见逻辑谬误

第二十三条:德克萨斯神枪手

你在大量的数据/证据中小心的挑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证据。

你先开了一枪,然后在子弹击中的地方画上靶心,搞得自己真是个神枪手一样。你先决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才开始找证据,并且你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而对于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就选择性忽略。

例子:红X字会为了证明自己尽到了职责,到处宣传自己拨出了XXXX的善款,却只字不提自己公款消费的奢侈无度。红X字会犯了“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第二十四条:中间立场

你觉得两个极端观点的妥协,或者说中间立场,肯定是对的。

虽然大多数时候,真理确实存在于两种极端的中间地带,但是你不能轻易的认为只要是处于中间立场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谎言和实话的中间地带依然是谎言。

例子:小红认为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孙越从科学研究的结论中得出结论认为疫苗不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小明认为两者观点的妥协——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但不是全部的儿童自闭症——才是正确的。小明犯了中间立场的谬误。

二、古韵寻音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宋)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赏析】

戴复古在诗上是江湖派前辈,学贾岛、姚合,颇负盛名。他的词和他的诗一样,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气势奔放,亦不乏舒快自然之作。有《石屏集》,存词四十余首。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侵扰黄州、蕲州一带,南宋军队一再击败来犯之敌,民心振奋,一度造成了“百载好机会”的有利形势。在这一年,李季允(名埴)出任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今武昌),修建了吞云楼。此时戴复古正在武昌,登高楼而览胜,写下了上面这首词。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开篇突兀而起。紧扣题目,描写吞云楼的胜概。巍巍高楼,直耸云天,何等华美、壮观!“轮奂”,是称美吞云楼落成的话。第一句是作者站在远处仰望云端,直抒赞赏之情,是正面描写楼之高耸入云。第二句用对比手法,说吞云楼的雄姿胜概足以压倒武昌黄鹤山上的南楼。这个对比很巧妙,“南楼”是诗词中常提及的名胜,其中有一个著名典故。《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庾太尉(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庾亮是东晋声名赫赫的人物,拥重兵镇武昌,号征西将军。李季允身份、职务与庾亮有某些相近,作者言吞云楼胜压南楼,言下有李季允胜过庾亮之意,这不免有些夸大,但是应酬之作中的常见现象。然而词人却不停留于一般的恭维,笔势出人意外地来了一个逆转:“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如此巍峨华美的楼,登临纵目,自然是赏心乐事;然而对李侍郎来说,重任在身,哪有观赏风景的闲情呢。李侍郎即使登楼,也是为了观察地形,然后独坐苦苦思索破敌大计,这又暗与当年庾亮登南楼的风流雅事对比,衬托出今日李侍郎的一片忧国忠心。

下面接着这层意思,进一步借楼写人。在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有位齐国乌有先生对楚国使者子虚夸说齐地广大,并形容道:“吞若云梦(楚地广阔的大泽)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在这首词中,戴复古更翻进一层说:“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登上这样的高楼,岂止使人感到“胸吞云梦”,从这里北望中原,简直有气吞残虏(指金兵)的气概。从此句开始词的现实性逐渐显露出来,作者写此词决不仅仅是为了赞美它的雄伟或恭维楼的建造者,而是为了抒写登楼后“西北望神州”,胸中一腔收复失地的豪情。这里,作者巧妙地化用《子虚赋》语,点出“吞云”楼名的来源,同时也就写出它直入云霄的雄姿,更进一步传楼之神,楼之神即人之神,李侍郎及词人自己抗金的壮志亦可“吞云”。

词写到这里,已将“气吞残虏”的豪情抒写得淋漓尽致,突然文势作了一个大幅度的跌宕:“百载好机会,人事恨悠悠!”前面提到词作于1221年,渡江已近百年,终于有了与金作战接连获胜的大好形势,可谓“百年一机会”,可是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却不能抓住这个好机会,一举收复中原,眼见胜势渐去,英雄亦失去了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契机,所以词人不禁叹道:“人事恨悠悠”。

登楼之作除了描景抒情之外,怀古亦是常见内容之一。词的下片便是将景、情和历史陈迹融为一体,继续抒发“人事恨悠悠”的感慨。从吞云楼上放眼望去,江山胜迹,尽收眼底,远处的黄鹤楼使人想起唐诗人崔颢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而归结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悲感。那白浪接天的江中有一片绿地,正是鹦鹉洲。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汉代文学家祢衡在此作出文采惊人的词赋,而有“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之叹息。古人的流风遗韵,依稀还在,却已不可追寻。再向那黄鹄山下看,那里添了新景。

你看那旌忠坊岳王祠畔的杨柳,多么郁郁葱葱!但在那烟笼雾罩之中,深锁着他“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及忠而见杀的遗恨,当年抗金名将岳飞为了“收拾旧山河”,竟至饮恨惨死于投降派的屠刀之下这等悲壮的事,怎能不让人生出无限感慨?借岳飞抗金宏愿抒作者自己壮志未酬之愁。直至今日,中原仍在陷落中,活着的人何以慰忠魂?因此词人又调转笔来,寄厚望于李侍郎“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了。同时作者又感到收复中原这项事业的艰巨,心生凄怆。还是让我们来干一杯吧,如果没有酒来解忧,秋风起时,真要愁得双鬓都变白了。

登临是古诗词中的主要题材之一,如何能写得不落常套而有新意,是不容易的。成功之作大都不是停留在描模亭台楼阁的外形而已,而是通过写物来写人,来抒情。试将戴复古这首吞云楼词与苏东坡黄州快哉亭词(同是《水调歌头》)比较,不难看出它们都是通过写亭台楼阁抒发人的情志的范例。东坡写快哉亭上所见情景:“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但东坡见此情景,并不胆战心惊,而是豪情满怀地称赞:“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显然,这是抒发他自己作为一个正直的士大夫的情怀,虽是身处逆境,却胸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气。

戴复古吞云楼词和东坡词一样,也是紧扣住亭台楼阁的名字做文章,他定楼的“吞云”雄姿,却是为了表现人的“气吞残虏”的凌云壮志;他写登楼所见之景:“骑黄鹤,赋鹦鹉”,“岳王祠畔杨柳”,也都和报国的壮志雄心联系在一起。楼与人、情与景,结合得很自然。这样的词,不仅写楼之形,而且传人之神,可谓形神兼备,充满豪情壮采,并使人感到其时代脉搏的剧烈跳动。由此可见,作为文学,不管写任何题材,最根本的都是写人,这是文学的生命所系,否则便不成其为文学了。

三、热点时评

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光明网》

曾经有一句流行语,说的是“天空飘过五个字……”如今观看网络电影、网剧或网络综艺节目,时常是屏幕飘过一串字,蔚为壮观,甚至对整个屏幕实现全方位的覆盖,形成另一种意义上的“霸屏”效应。

弹幕评论已经成为人们在观看网络文艺节目时难以忽视的存在。有的刚开始观看就启动一键屏蔽的功能,让屏幕回归以往的干净,安心欣赏节目本身;有的却在满屏的弹幕飞速滚动之中饶有兴趣、见缝插针地体味节目的起承转合;有的关闭一会儿弹幕,又开启一阵,在交替之间,感受别样的观看体验;有的将弹幕视为网络文艺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还有直接奔着弹幕去的,对看弹幕的兴致压过了看节目的欲望;有的干脆参与其中,一边观看节目,一边脑洞大开,有话要说,而且是马上就要说,随手输出一条又一条的弹幕,成为“生产者”“创作者”。

弹幕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文艺现象,为何得以兴起并广受青睐?它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和共同意识在发挥作用?它对于传统的文艺评论样式而言有何影响?这究竟是一种接地气的话语表达,还仅仅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无聊游戏?

参考点评:弹幕通常是屏幕之中剧情的即时评论,表述形式短小精悍,往往限于一两句话,甚至一个词。即时评论的内容五花八门,从崇拜、感叹、喜悦、剧透,到不解、调侃、吐槽,其中包含了许多弹幕文化的暗语行话,例如“前方高能反应”“大猪蹄子”“劝你善良”,如此等等。还有一些弹幕字符仅仅记录一时的情绪反应,借助“美爆了”“帅”“好想你”这些词语打卡。

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弹幕的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弹幕的吸引力在于即时性、交互性与视觉经验。

关键信息(原点):

我的联想(旧知):

我的想象(发现):

四、美文品读

丰富下的孤单,无限里的无助

连岳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幸福的一个时代。

技术进步让人们告别物质匮乏,都讲扔东西,断舍离了。在信息上,更是全球大同,只要有网络信号,信息从生产到消费,几乎同时完成。

在网络出现之前,信息还是很昂贵的,书、CD、影碟,满足自己的喜好,尽情搜集,花费的时间与金钱,都很可观。

继续上溯,农耕时代,书是奢侈品,富裕阶层才有实力藏书、聘请好老师,几乎垄断知识。

不敢想像你出生在那个时代,即使投胎于上层,天天摸那几本书,知识的产出与更新极慢,也会闷出病来。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信息泛滥被人当成坏词,它恰恰是现在幸福的象征:知识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提供给你。

面对无限,我们觉得美,也生出恐惧。仰望星空,想到宇宙无边无际;每天上网,好文章潮涌而来,想到时间太少,未知太多。两种感觉是一样的,丰富下的孤单,无限里的无助。

不会选择,任由信息淹没你,除了更累,更恐慌,你很难享受新时代的红利。

你会选择,迅速将最新知识整合进已有的体系,或将似乎毫无关联的知识组装起来,即为创造。你在知识巨浪上享受冲浪之乐。

有位德州扑克顶尖高手,大学修过数学与心理学,她认为德扑的本质就是信息战: “扑克的本质就是利用你的筹码,比对手更快地获得信息。”

这岂止是扑克的本质,简直就是人生的本质。所谓人是观念的产物,像吃饭一样,你得每天不停喂自己信息,锻炼思维,比别人判断得更快、更高、更准。

信息战听起来很可怕,很难掌握的样子。不必害怕,它不需要你有数学和心理学学位,养成两个简单习惯即可:

一是讲逻辑。那些低效的人,往往充满了情绪、偏见和幻想,希望通过发怒、痛哭或嫉妒来解决问题,一生追求同时得到A与非A。违反逻辑的,当然追不到。这是活在动物阶段。

二是讲概率。时间有限,不应追求小概率事件,做一件事,成功不足5%,那就别太执着。各种成功故事,励志段子,包括日常聊天里的“某某中大彩”之类的,几乎都是小概率事件,你无法复制。

(0)

相关推荐

  • 五十五首《南楼令》词作,值得品读

    南楼令,一般指唐多令.唐多令,词牌名,又名"糖多令""南楼令""箜篌曲".以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 ...

  • 懂你的人,不会让你感到孤单无助

    爱你的人 不会让你输得一塌糊涂 疼你的人 不会让你眼角挂着泪珠 懂你的人 不会让你感到孤单无助 凡是在你落寞时 困难时,痛苦时 转身而去的 都一时热情的人 只有在你身伤心时 需要时,失意时 不离不弃的 ...

  • 唐多令 [宋]刘过

    唐多令 [宋]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 ...

  • 诗词笔记: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糖多令 作者 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 ...

  • 词曲汇编(12)赵书成

    221.南楼令.庾楼 2020.9.15 人老忆曾游,风光不创收.却储存.雪雨春秋.贞意为民魂魄铸,丰碑立,世长留. 时疫确添愁,旗飘黄鹤楼.向前冲,苦海同舟.文苑咏吟歼灭战,撰诗史,颂雄州. 注:编 ...

  • 高考阅读52:庄子——拿得起,放得下

    高中拓展悦读52 庄子:拿得起,放得下 一.成语积累 焚膏继晷(刻苦学) 韦编三绝(读书勤) 夜以继日(工作忙) 辨析:这三个成语都有不分昼夜,持续做事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焚膏继晷一般只用于读书.学 ...

  • 高考阅读64:因为说“不”而攒下的人品

    高中A班拓展悦读64 因为说"不"而攒下的人品 一.素材集锦 门可罗雀(人来少) 门庭若市(人真多) 辨析:这两个成语的区别在于门可罗雀指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 ...

  • 教研专家指点高考备考方略(下)

    政治 拒绝死记硬背答题多用术语 湖北卷文综政治试题,强调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社会热点,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文素养.因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对现实的关注,导致考生答题时得分率较低. 复习备考建议 ...

  • 诗歌 | 冯至《十四行集》第二十一首:我们在灯下这样孤单

    诗歌 | 冯至<十四行集>第二十一首:我们在灯下这样孤单 00:00 02:42 当前音频可试听120s,点击收听 十四行集 第二十一首 冯至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 ...

  • 中考议论文阅读《疫情下的脆弱与坚韧》有答案

    论议时评,关注当下(19分)疫情下的脆弱与坚韧张涛甫①疫情如冬日般凛冽,但我们终究会等来春回大地,温暖斯人.②遭遇新冠疫情,我们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在凶险的瘟疫面前,生命如此脆弱,如朝露,似昙花.一个 ...

  • 高考阅读理解不认识单词怎么办?这8个猜词义小技巧你一定要掌握!

    做阅读理解,最怕遇到生词,不仅影响文章的理解,也会拖慢阅读速度,而在阅读理解当中,生词又是不可避免的,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巧猜词义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掌握哦~ 1类属法 即通过类属来推测词义.如: ...

  • 解题方法 | 高考历史12类选择题点拨方法及例题解法,备考必看~

    转载来源:历史论文悦读分享公众号 解法类别: 第1讲[通法]选择题高分方法思路 1. 读懂题干 (1)确定时空与背景.利用题干材料的时空信息,关联历史事件和背景,将材料所述史实置于熟悉的时空背景下分析 ...

  • 踢好高考临门一脚,赢得人生无限美妙(王金战)

    踢好高考临门一脚,赢得人生无限美妙(王金战)

  • 高考阅读《一种美味》“诡异的光”的标准答案

    诡异的光是什么梗?近日全国高考正在进行,浙江高考语文的一篇阅读理解火了,文章结尾"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发出诡异的光",当考生也一头雾水时,最后一题恰巧问的也是"诡异的光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