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此时,人体腠理打开、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正是驱散体内陈寒、冬病夏治的好时候。
冬病指的是冬天易发的病,比如畏寒怕冷、宫寒、痛经、手脚冰凉等等。冬病夏治就是在“盛夏之际,外界暑热骄阳、体内心火正盛时”,排除旧寒、预防新寒,将寒气沉积在体内导致的气血瘀滞,用“内用温热”、“外散风寒”的方式祛除出去。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冬病夏治,可以选择三伏贴、三伏灸、或是刮痧、拔罐、热水泡脚等等方法。
这是迷罗老师亲自研发的古法通络节气贴。在普通三伏贴的基础上重新配比了草本物料,采用红花、肉桂、小茴香、川穹、老姜、当归、艾草等具有温阳通行、活血祛寒类的草本物料研制而成。贴敷穴位,可以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有助于渗透及邪气外驱。可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对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效果。
通络温阳三伏贴 | 迷罗老师亲研
温阳通行、活血祛寒
适用于平素畏寒、夜尿频繁、容易腹泻、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艾灸疗效强大,方法却很简单,只要一根艾条和正确的方法,即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用手腕带动艾条,在被灸者身体的不同位置探查,在某个穴位停留,直至灸透;此外,还有这种更方便艾灸的纯铜艾灸盒,盈盈在握,就能利用碎片时间燃烧小段的艾柱,持续温养自己。包裹铜盒的纯棉布袋防烫、耐用,内含的无烟布套可以过滤艾条点燃后产生的有益于人体但略微呛鼻的自然烟雾,让艾灸的体验更自然、舒适。
方法回顾:手持艾条,循经往返;定穴施灸,气随火生。在膝盖关节的小腿内侧有一个骨头突出的地方,在它的下方凹陷处,即为「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个排湿大穴,可以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对于因水肿所引起的肥胖也有效用。有些女性痛经的反应特别强烈,上吐下泻,有时甚至分不清到底是肚子疼引发的呕吐感觉还是痛觉同时发生。这种情况,艾灸关元穴、血海穴、阴交穴。将头部向前倾后,脊椎骨第七颈隆突出下方的凹陷处即为「大椎穴」。按压、艾灸这个穴位,对于改善肩颈僵硬、高血压及支气管炎症状都有帮助。方法:手持艾条在任脈上巡经往返,后在膻中回旋,局部温通。此时,会感觉热量在前胸左右移动,后停在左胸乳房及其上方。可灸2根艾条,每根大概在1.5个小时左右,灸后的心情会逐渐愉快,乳腺增生也会渐渐缩小。足三里在小腿外侧处,膝盖骨下方4指3寸处,艾灸这里,可以理脾胃、调气血、补虚乏,让筋骨强壮,精力充沛。特别的是,如果女性经常艾灸这个穴位,会面色红润,显得年轻;如果经常觉得肚子凉,夏天爱吃热的又怕冷畏风的人,可以常艾灸这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