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军的“大本营”是个什么机构?
在阅读二战时期的日本史料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大本营”这个名词。像什么“大本营指导方针”啊,什么“大本营会议”啊,什么“大本营决策”啊。很显然,“大本营”应该是日军的一个指挥机构,而且还应该是最高的指挥机构。那么,这个最高的指挥机构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它平时都是怎样运作的呢?下面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大本营”是一个日语名词,实际上,它就是以日本天皇为核心的战时最高统帅部。
众所周知,二战前的日本宪法明文规定:日本天皇才是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日本内阁虽然设立有陆军省、海军省,分别由陆相、海相领导,对日本首相负责。但是,陆军省和海军省都属于军政系统,真正指挥军队作战的军令系统则是由陆军的参谋本部与海军的军令部组成,负责人分别是陆军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长。
1889年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统帅陆海军,参谋本部总长直隶天皇,参划帷幄之军务,掌管国防及用兵计划……”
这便是由日本宪法所确认的,日本军方所拥有的“帷幄上奏”之权。由于这一条规定,因此,日本军队实际上就可以不听从政府的指挥,只要和天皇打个招呼,就能自行其是了。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在此前一年,日本方面为了筹划这场战争,就以天皇敕令的形式,决定设立大本营。天皇敕令规定:“……在天皇之大纛下,设置最高统帅部,称为'大本营’……”
在大本营中,天皇是最高统帅,陆军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长为幕僚长,直接指挥陆海军作战。这样一来,战争中的最高指导方针,自然就是来自于大本营了。
由于大本营的组成人员为天皇和陆军参谋总长与海军军令部长三人,日本首相为代表的政府成员实际上被排斥在外了。然而,没有政府人员的参与也是不行的。因此,又出现了“御前会议”这么个形式。由首相、外相等主要内阁成员,与天皇和他的幕僚长们共同出席,商讨研究战争中的各类问题。
大本营是个战时机构,战争一旦结束,自然而然就取消了。在日本的历史上,曾经三次组建大本营。第一次就是甲午战争前的1893年出现的大本营;第二次则是在1903年,日俄战争的前一年,处心积虑要对俄国开战的日本再一次组建了大本营,同时还规定,每周还要召开一次“御前会议”。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虽然也参加了,但是由于出兵不多,参战规模较小,所以没有组建大本营。
第三次就是1937年,尽管当时中日两国彼此之间并没有正式宣战,但是在11月20日,日本还是再一次成立了大本营,依然是由天皇出任最高统帅,陆军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长担任幕僚长。
由于裕仁天皇并不像明治天皇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战争决策之中,他平时很少过问具体的战事,所以御前会议一般很少召开。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这么一种形式。
“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一般处理日常事务,由参谋次长,军令部次长,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共同参加。遇有重大问题需要决策的,才会提请天皇召开御前会议来决定。至于下面的人,不会区分得这么清楚,他们一般都是简称为“大本营”。
1944年,小矶国昭担任首相后,又设置了“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这么个形式,取代了“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由陆军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长,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六人组成,俗称“六巨头会议”。
1945年日本投降的决策就是这个“六巨头会议”做出的。
虽然此时无论是名称还是组成人员都改变了,但是日本军人称呼习惯了,对于来自东京的最高指示,还是习惯性称为“大本营指令”。也就是说,“大本营”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名词,类似于中国古代人称呼“朝廷”一般。
“大本营”作为一个日语词汇,很快就传入了中国。中国也出现了大本营。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就组建了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实际上行使政府职能,统揽一切事务。
“大本营”还很快在汉语中变成指挥部、统帅部或是根据地的代名词,经常会出现某某地方是“革命的大本营”,或者“敌人的大本营”之类的说法。后来,大本营这个词还进入到娱乐游戏之中,我们熟悉的军棋里面,就有“大本营”这么一个核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