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引领的新兴产业为抓手 培育“十四五”时期经济新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兴起的一批新兴产业已在全球处于重要引领地位,主要包括新社交媒体、电商、共享出行、在线直播、在线支付、智能推荐、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生态制造、民用无人机等。与此同时,国内也有若干以前沿科技突破为基础、未来有望引领全球的新兴产业已经逐渐孕育成熟,即将破土而出。这些新兴产业本身的技术属性强,具备跨界融合、非线性发展等特征,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疫后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引领的新兴产业将成为各地培育新动能和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而国家高新区则应成为培育发展全球引领新兴产业的领头雁。

01
中国高新区拥有培育全球引领新兴产业的四大优势

高新区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区,是区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主要承载地。目前,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在国家高新区得以率先探索、萌芽、粲然爆发,开辟了广阔的发展新空间,迸发出强劲的经济活力。从总体来看,高新区已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与产业基础,可为培育全球引领新兴产业提供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完善的创新要素与产业基础、适宜企业爆发式成长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1.高技术优势

国家高新区是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科技创新最活跃、科技投入水平最高、新技术及专利产出最多的区域。截止到2017年,国家高新区集聚企业技术中心1.1万多家、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11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50多个,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的20.8%,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十倍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已接近全球专利产出最高的区域。国家高新区目前已成为中国高技术创新的源泉,承担了国家大量科技专项计划,取得了多项领跑全球的前沿技术攻关,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全球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迭代的基础。

2.创新创业优势

国家高新区把创业作为发展新经济起点,拥有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与要素资源。国家高新区持续推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打造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各类服务机构发展环境,促进创业服务精益发展。截至2016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拥有1598家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1677家,纳入统计的44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共有在孵企业40084家,逐渐形成了创业服务机构的集聚效应和大众创新创业的规模优势。前沿科技创业、场景式创业、跨区域创业等一批顺应新经济时代创业新范式在国家高新区崛起。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可以激发新兴产业发展活力,促使新兴产业得以快速规模化发展,逐步引领全球。

3.新兴产业优势

高新区是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阵地。目前,高新区培育了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抢占全球前沿科技产业制高点,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瞪羚独角兽创新型市场主体持续大量涌现,引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进入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新阶段。同时,高新区聚焦发展创新型产业,已培育出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同时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带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为凝聚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此外,高新区在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无人机、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呈现群体跃进态势,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跻身世界前沿。

4.创新场景优势

高新区作为国家创新的先导区,在政策上有先行先试的优势,拥有更宽松的场景创新土壤。此外,还拥有丰富良好的产业基础、体量庞大的高技术企业等,不同类型产业、企业均有机会找到不同的场景切入点,培育形成多元的场景空间。在高新区向数字化园区、智能化园区改造升级的过程中,不同的项目工程和应用,可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物联网、5G等技术提供良好的实验载体,为培育引领全球的新兴产业提供萌芽的土壤。

02
积极布局未来中国有望引领全球的几个新兴产业

1.第五代移动通讯产业

5G产业拥有很强的带动性,未来市场空间大,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中国5G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储备已进入国际前列,将于今年实现5G的商用。信通院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5G通信产业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高新区拥有丰富的5G技术应用场景,它与自动驾驶、增强现实、智能制造、智能手机等产生融合将会带来新增长点,促进全国的5G+进一步放大产业势能,扩大产业规模。

2.数字医疗产业

当前,全球数字医疗产业发展总体处于起步期。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在数字医疗产业领域中拥有政策、产业基础、数据及市场优势。中国潜在的医疗数据资源,以及政府对数字化+医疗行业的意愿将支撑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麦肯锡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2-7万亿人民币的医疗行业收入来自于数字化解决方案。此外,中国数字医疗产业链较长,行业切入点多,为区域所创造的经济规模也更大。

3.数字制造产业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IDC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29.3%。但目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程度较低,超过50%的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尚处于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伴随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的成熟,数字制造将进入产业的爆发期。据统计,2016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为12983家,占高新区全部企业的14.3%,具备发展数字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和优势。

4.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智能网联汽车拥有较为独立的技术体系,有望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弯道超车、领跑全球的重要机遇。2017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在2025年前,使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此外,工信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以上,同时,有望将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再拓展一万亿元。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企业逐步由技术创新地向产业承载地转移。高新区拥有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将会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的重要承载地。

03
对培养全球引领性新兴产业布局的相关建议

1、抓跨界,促融合

积极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打破产业鸿沟,实现产业间的互联互通。通过平台将区域内相关性产业进行集合,弱化产业间的界线,将产业平台打造成“新物种、新产业”的孵化器,同时基于大数据工具提升对园区内产业发展情况的认知,通过数据挖掘、采集等打通区域内产业与企业平台数据,塑造产业跨界融合的环境;推动跨界型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营造产业与新技术融合的环境。鼓励园区内企业引进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引进技术型平台企业,对园区内产业赋能,实现技术与产业的跨界。

2、发展数字科技

未来新兴产业多数以数字科技为基础,因此要探索围绕数字技术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与途径。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企业集聚,积极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相关衍生产业,重点培育物联网、区块链、芯片产业、无人驾驶等一批代表性的新兴产业。同时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空间载体、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为其收集数据、创新产品、迭代技术提供应用场景。

3、重视场景赋能

构建场景有利于形成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与产业创新生态环境。完善构建场景所需的产业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数据开放、云网端基础设施构建等。制定政务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和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管理规定,建立公共数据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标准体系。加强云计算中心、互联网和物联网设施、个人终端等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推广,开展服务数字化、工业智能化、物流网络化、交通智能化的应用示范。将城市建设本身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场景。在城市交通、医疗、教育、商业等重点领域的中长期规划中为场景创新留白,以此拉动新兴产业发展。应重点考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无人机、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对产业的影响,建设一批前沿技术社会实验室,开展新技术应用推广。

4、鼓励前沿科技创业

前沿科技创业面向未来,具有技术门槛高、颠覆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支持科学家创业、培育懂前沿科技的孵化器等措施促进前沿科技创业。支持科学家带成果创办企业或带成果进驻企业,将技术作用于产业,对科学家创业给予特定资金支持与税收优惠;支持孵化器与专业化众创空间引进科技型人才,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于科学家的创新孵化器,引导成立专注于前沿科技领域的专业性风险投资基金。

5、培育新经济新物种

一是挖掘、培育、服务好新经济的新物种企业。摆脱“小微企业-规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的传统线性企业梯队培育路径,积极向“哪吒企业-高成长瞪羚-独角兽-龙”的非线性企业梯队培育路径转变,聚焦具有平台属性、跨界融合的企业群体。同时,为新物种企业提供规范化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设计和监管机制。二是支持大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等平台化发展。支持大企业以自身优势建立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包括建设众创空间、开展异地孵化及跨境孵化、鼓励探索开放式研发模式,帮助企业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资源。同时以大企业平台化的方式,促进区域双创环境整体提升,推动更多新物种、新产业的裂变诞生。

推 荐 阅 读

将场景-赛道方法论融入高新区十四五发展战略

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要提高想象力,加强未来感

专题丨“十四五”战略规划的一般认识论与方法论——十大会意字的“微言大义、危言耸听、见微知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