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什么说面板产能过剩是伪命题?

今年第二季度面板市场供不应求的行情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中小TV面板的价格一路昂扬,让去年下半年开始陷入苦战的面板厂松了一口气。细究起来,可以分析出两个原因,一个是台南地震导致群创的TV面板出货量减少以及三星工艺变更导致的良率下跌使供给减少,这两项都是偶然性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必然性因素,那就是TV面板的平均尺寸的上涨,奥维云网(AVC)产业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TV面板出货的平均尺寸由年初的40.1寸增加到41.3寸,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细算一下。40寸的面积是0.4411㎡;41寸的面积是0.4634㎡,以上半年124M的电视面板出货计算,增加的面积为2765200㎡,相当于558.6K 8.5代线的玻璃基板的面积(以玻璃基板的效率90%计算),需要一座新的100K/M产能的8.5代线。
而在可预见的下半年,平均尺寸的大型化还会持续下去,预计到今年年底,平均尺寸将达到42.2寸。以下半年出货136M的预期,按照同样的算法,在增加100K/M的8.5代线产能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629K的8.5代线产能,等于下半年又需要增加一座100K/M以上产能的8.5代线工厂。

今年除了预计Q3投产的40K/M产能的群创8.6代线,没有其他新工厂开始投产。现有工厂多为扩产计划,具体如下表:

整体来说面板产能的增量略少于面板尺寸增加带来的消耗量,这里还未计算三星7代线转为OLED而减少的产能,三星计划关闭的L7-1的产能为150K/M。

算到这里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偶然因素,面板产能过剩的理论也有待商榷,此间的逻辑在于,面板一旦开始供过于求,必然导致降价,面板降价会使面板厂无利可图甚至亏损,而扭亏为盈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产品结构的优化,特别是附加值高的产品,其中大尺寸化就是最立竿见影的改变。大尺寸化的产能消耗能力如上文所述,再加上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包括更高分辨率、曲面产品、无边框产品等等,初期都会大幅度影响生产良率,三星的BCS制程导致的良率下降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因素都会快速将多出来的产能覆盖掉并且回到平衡或者紧缩的状态。

到了下半年或者明年后年,更大更多的新面板厂会开始量产,京东方的福州8.5代线、惠科的重庆8.6代线、中电的咸阳8.6代线、甚至京东方合肥的10.5代线等等。同时伴随的是各个面板厂不断的产品结构调整,下半年各大面板厂不约而同的增加了55寸及以上产品的比重,数量上基本是MoM30%的涨幅,而且这种趋势会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笔者并不担心所谓的产能过剩,更多的是对更大尺寸更高规格更便宜的电视的期待。面板厂一直是改善消费者“视界”的重要推动力量,而面板厂的产能扩张是这股力量的重要推手,不会把“视界”推向深渊,只会让它越来越美好。

作者简介:崔吉龙,就职于奥维云网(AVC)显示产业链事业部,任高级研究经理,研究方向:面板产业链

(0)

相关推荐